不久前,作为闽系房企代表之一的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龙地产”)发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月份若干未经审核营运数据。今年前6个月,公司合约销售总额(连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约为90.61亿元,同比增加约20.7%;合约销售总面积约为65.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约5.1%。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上半年闽系房企销售数据后发现,旭辉、世茂、泰禾销售金额均已突破400亿元大关,位居闽系房企前列。紧随其后的是正荣、阳光城、融信等,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禹洲、中骏也已在上半年实现百亿销售额。相比之下,宝龙地产略显尴尬,销售额位列闽系房企末端。
宝龙地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廖明舜此前曾透露,公司2017年销售目标为200亿元。然而上半年其目标完成率尚不及50%。
不过,近日传来消息,今年2月加盟宝龙,担任宝龙地产控股副总裁兼商业集团总经理的潘丽君已经离职,接任这一职务的则是曾两次出走万达的王寿庆。业内人士认为,若消息属实,王寿庆的加入或能帮助宝龙地产撕掉“掉队者”标签。
为证实上述消息,《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致函宝龙地产证券部,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而宝龙地产品牌部总经理臧伟则表示,公司目前正处于半年度业绩公告前的静默期,根据香港联交所的规定,无法接受采访。
闽系房企中的“掉队者”
十多年前,主打商业地产的宝龙地产曾与万达集团同属一个阵营,然而由于战略上的失误等种种原因,如今二者在体量上已不是一个等级。
如今,在一众闽系房企中,宝龙地产也难逃“掉队者”命运。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显示,旭辉、世茂、泰禾分别以471.5亿元、453.4亿元和405.0亿元的销售额位列闽系房企前三;正荣、阳光城、融信的销售额则分别高达396.6亿元、395.8亿元和310.3亿元;禹洲、中骏也均突破百亿元。在这其中,上半年销售额不足百亿的宝龙地产黯然失色。
记者发现,在如今闽系房企纷纷将大本营迁入上海的大潮下,宝龙地产曾抢占先机,早在2010年就迁“都”入沪。但当时将总部搬至上海的宝龙却提出了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失误策略,导致其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业绩出现大幅波动,全年合同销售额分别为62.15亿元、54.81亿元、65.19亿元及93.73亿元。
经历了这轮挫折之后,2013年,宝龙地产才回归一二线城市,大举拿地,业绩开始平稳增长。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各个房企的策略不一样,宝龙一直以来主打商业地产,拿的地也主要以商业性质居多,住宅的比例非常小,而这几年很明显的趋势是,商业地产已没有多少盈利空间,只有把注意力放在住宅上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和销售额。所以品种没有对路,产品与市场发展主流不一样的话,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但其同时也表示,不能仅凭销售规模论“英雄”,关键还是看宝龙地产后续有无优质房源。“所有的闽系房企在拿地上都很激进,相比之下,宝龙在这其中属于拿地较少的,企业有持续经营的问题,拿地需要有连贯性,但宝龙地产一是拿地少,二是在上海拿的地都比较偏,这对销售也会造成压力。”
宝龙地产2016年年报显示,其在上海的15个项目全部位于上海市外环外区域,2016年在上海新增的土地分别位于南汇、吴泾、西虹桥、马桥等区域,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资产并不算优质。直到今年6月,宝龙以29.8亿元拿下杨浦区一宗商办地,才首次进入上海内中环区域。
另外,随着今年年初暂停“类住宅”项目网签,上海房地产市场“类住宅”整顿不断落下重锤,宝龙地产作为中国首家商业地产上市企业,旗下多个商办项目被暂停,打乱了公司部分项目原来的推盘计划,或对其全年业绩造成影响。
宝龙地产此前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函件中坦言,今年以来,被暂停网签配合类住宅清理核查的项目都是商办类型,而宝龙是以做商办为主营业务的,肯定会被波及。但在被停售的这些面积里,只有不到20%的体量有可能被划为“类住宅”,因此公司仍看好在上海的发展。
上半年目标完成率不足50%
廖明舜在今年3月31日召开的投资者推介会上曾透露,宝龙2017年销售目标为200亿元,内部目标是250亿元,其中住宅销售占四成,商业销售占六成。
然而从上半年成绩来看,宝龙地产完成的销售目标尚不及50%。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房企销售目标整体完成情况形势较好,在部分已公布2017年销售目标的企业中,大部分房企目标完成率已超50%,平均完成率已达59%。其中,龙湖、碧桂园、旭辉这3家房企目标完成率已在七成以上。
对此,卢文曦坦言,宝龙今年的200亿元目标或实现困难,“人家都是几条腿在跑,以住宅为主,商业为辅,再加上近期信贷收紧,而商业地产又是偏投资类的,我估计销售目标上有一定的压力。”
不过,在8月9日举办的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宝龙地产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肖清平表示,房地产白银时代,宝龙还将继续坚持做商业地产,不会盲目追去数量,走精品路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老本行,在这个行业我们经营了多年,整个运营相对来说比较成熟。”
公司方面在此前对本报的回复中也表示:“公司对未来顺利实现各项经营指标充满信心,业务目标和策略不会发生变化。”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宝龙地产与其他房企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可能在销售上增速较慢。如果从自持物业或者运营角度来看,宝龙地产的宝龙广场在租金上是持续稳定的,销售型物业更多的是为公司提供后期现金流的支持。所以,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偏低,比较符合它现在的发展现状。
引入万达高管执掌商业地产?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加盟宝龙,担任宝龙地产控股副总裁兼商业集团总经理的潘丽君目前已经离职,接任这一职务的则是曾两次出走万达的王寿庆。更有宝龙地产内部人士透露,潘丽君于8月6日离开,而王寿庆于8月7日到岗。
公开资料显示,王寿庆1994年进入商业地产行业,于2002年加入万达集团,主要参与上海项目公司的工作,包括运营上海万达广场。
2012年10月,王寿庆以万达集团副总裁、商管常务副总裁的身份离职,加盟广东创鸿集团,任执行总裁。然而2013年11月,创鸿集团董事长黄鸿明因涉贪案被拘,创鸿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王寿庆也因此最终在2014年离开创鸿集团,转投收购了创鸿部分项目的金地集团,任金地商置总经理。
兜兜转转3年,2015年11月,王寿庆回归万达,被任命为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兼万达主题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分管各地万达文化旅游城。没想到再次入职万达不足1年,又传来了王寿庆离职的消息。之后,有消息称,他在海银控股的豫商置业短暂任职,紧接着就来到了宝龙地产。
至于宝龙地产此次“挖”来王寿庆的原因,卢文曦认为,可能是公司想在商业地产上有所突破。“因为万达在商业地产上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拿地利润普遍较大。王寿庆的加入可能对宝龙的现状会有一定的改善,关键看宝龙能否一下子转变经营思路,前几年发展比较保守,有新的人过来,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公司来说还是很有机会的。”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媛媛 石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