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现两家运营商,布下100多个网点,并进军北京、杭州,还打算利用大数据赚钱。
6月26日,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与布后街交界的路口,两个约两米高、一米宽的白色柜子很显眼,里面摆满了畅销书、儿童书、漫画书等。不时有人驻足观察这个新鲜玩意儿。
从去年开始,这种书柜悄然走上成都街头,它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共享书店。
国内的共享书店,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江苏无锡兴起的“鸟巢图书馆”,但这个当初试图通过以书换书公益行动唤起公众阅读理念的图书馆,却在一年后遭遇了“空巢”的尴尬。互联网技术和资本支撑下的图书共享,会不会走共享单车一样的“老路”?
运营者说
市场有点大,仅成都就需要上千个店
目前成都街头的共享书店,有小新书屋与文轩云图两家。
小新书屋是成都首个共享阅读品牌,主要分布在地铁站、住宅区、购物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目前注册用户超过4万人,拥有共享书籍1万多册,年借阅量近20万次。小新书屋由民营创业公司成都草堂书香科技公司提供研发和服务支持。品牌官谭美华告诉记者,自2017年4月问世,小新书屋已在成都布局近150个网点,眉山20多个网点正投入安装。
依托后台借阅系统,小新书屋对不同区域的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推荐。“地铁站旁文学作品借阅量高,社区附近少儿书籍更受欢迎。”谭美华透露,后期还会根据各网点共享书籍流通情况动态调控,借阅效果不理想的网点,将调剂到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四川文轩云图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背靠国企新华文轩。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在缴纳99元押金后,最多可免费借阅20天。因为免费,成都九方购物中心广场的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投运8个月,总借阅量超过2000次,流通率达300%,二次借阅率较高。
相比小新书屋,文轩云图在推进社会化市场项目上更为谨慎。文轩云图总经理袁沙介绍,一年多来,通过市场化运营,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在四川有100余个机构建成运行,而作为试点项目的免费共享网点仅10个。文轩云图依托新华文轩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在80万个在读品种中优化选取上架书籍,24小时内送达至所有共享书店的网点。
四川是全国第二个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规划的省份,并要求各级政府将全民阅读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具体指标包括,到2020年,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8册、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6册……并致力于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便捷阅读文化圈、农村“10里”阅读文化圈。
谭美华据此认为,成都至少需要1000个以上的共享书店。
小新书屋已在杭州、北京等地相继铺点。云轩文图的共享书店也已落户北京石景山区,50个网点顺利铺开,后续将做到该区150个社区全覆盖,可成都—北京跨省通借通还。
用户观点
家门口借还书很方便,费用未必划算
川大国民经济学教授邓翔认为,共享单车是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共享书店则在培养全民阅读兴趣。“前者是老百姓的‘刚需’,后者则是有品位的事业,要成功,离不开政府‘刚推’”。
市民陈川下载了小新书屋APP,注册缴纳99元押金后,给女儿借了两本绘本书。“借书很方便,可想起来还的时候已过期一周。”按照每本每天1元的收费标准,陈川需付14元,“划不来,都可以买本书了。”
6月24日,九方购物中心广场,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打开文轩云图的共享书店借阅书籍。用手机下载APP,身份证注册后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选择书柜编号,开门选书,一分钟内就可完成借书。
张先生是共享书店常客,他表示,家门口有了24小时共享书店,就不用跑5公里外的图书馆,可随时借还书。
部分读者则认为,共享书店虚大于实。记者的一位朋友说,共享书店里的多是畅销书,“从共享书店借书的人主要是图个新奇,真正爱书的不会看这里的书。”
能盈利吗
靠押金租金入不敷出,但流量可以变现
通过政府购买阅读服务的渠道,目前已找到“归属”的小新书屋不超过20个,这部分收入比起近1000万元前期投入几乎是杯水车薪。小新书屋背后的创业公司融资谈判进展缓慢,投资机构继续在观望。
袁沙认为,共享书店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仅靠押金和出租书籍的租金养活不了自己。
文轩云图促进企事业单位通过共享书屋的整套设备和图书,代替企事业单位原有的职工书屋。现已有30多家学校、80家企事业单位与文轩云图签订协议。
助推图书馆智能化升级,馆店融合发展也是文轩云图的发展方向。目前文轩云图正与省图书馆探讨合作模式。
“10个书店靠租书,100个书店卖广告,1000个书店用户可变现。”邓翔认为,不同量级的共享书店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不同,达到1000个以上,通过采集用户大数据信息,可实现数据资产化、资本化。
“你借什么书,就是什么样的人。”袁沙说,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后台数据能准确分析出用户的家庭、受教育情况等信息,这可以用来精准推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