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发布报告《2018全球零售力量:转型变革,复兴之道》。报告显示,2016财年全球250强零售商共计创收4.4万亿美元,复合增长4.1%。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1至2016财年,增长最快的三家零售商中有两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唯品会(年复合增长率103.8%)和京东(62.6%)。
德勤全球首席经济学家Ira Kalish博士解释道:“目前,全球经济增势相对强劲,整体环境趋向利好。欧洲与日本加速发展,中美两国表现平稳,诸多新兴市场亦大幅回暖。稳健的经济态势对零售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助益。然而,零售商仍须应对诸多不良因素,如日益扩大的收入差异,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以及货币紧缩的潜在影响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报告显示,在汇率调整后的基础上,2016财年(截至2017年6月的财政年度),全球250强零售商(收入高于36亿美元的零售商)共计创收4.4万亿美元,2011-2016财年收入复合增长(CAGR)4.8%,复合同比增长率4.1%,复合资产回报率3.3%。
2016财年,排名前十强的零售商收入占250强总收入的30.7%(去年该比例为30.4%),沃尔玛连续20多年继续蝉联全球最大零售商。
排名前五强的零售商保持不变,而排名第六至十强的零售商则经历了洗牌: 亚马逊升至第六(2015财年第十,2001财年第157),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跻身十强,此外印度超市Reliance Retail India、德国电商Zalando SE等十家零售商首度跻身或重新回归250强榜单。
对比2001财年的榜单对比,仅四家零售商守住了前十的江湖地位(沃尔玛、克罗格、家得宝、家乐福);对比2006财年(经币值调整后),2016财年250强的平均增长率约缩一半(9.1%→4.8%),高成长50强的增速亦由28.7%缩至20.9%;对比2015财年50家增长最快企业,有38家留在了榜单中。
按子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服装和配饰零售商依然保持最高盈利水平,但销售增长四年来首次未能领军行业;250强中,耐用及休闲品子行业分类下共51家企业,有13家负增长,但依然在电商巨头亚马逊和京东的强劲带动下,实现了增长。
前四家增长最快的企业中,有三家主攻电子商务:中国零售电商唯品会、京东(两家都有腾讯的投资),以及德国服装电商Zalando。
总的来看,快消是目前250强中数量最多并且销售额最大的品类,有135家企业(占54%),平均零售收入近217亿美元(占2/3);多元化经营方面,四分之三的大型多元化经营企业营收负增长,导致了整个子行业的复合收入持续低增长。
就中国零售行业而言,德勤中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领导合伙人张天兵认为,纵观亚太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泰国均被视为区内主要的增长市场。
在全球250强零售商中,就有13家是中国大陆或香港企业,包括唯品会和京东,按企业在2011-16财年收入的复合年增长计,这两家企业在增长率排名中也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
张天兵表示:“与其他国家的零售商相比,中国零售商已经开始在发展数字化业务能力方面领先,以此来迎接中国独特的数字化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与机遇。这独特表现为移动数据流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手段的不断渗透。此外,中国零售商不但需要完善各种不同数字化渠道的客户体验,也必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加强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并更有效利用新技术对客户和市场进行分析。”
另外,报告还揭示了四大趋势:
培养一流的数字化能力。全球零售商正快速形成共识,即对于消费者而言,购物无关实体店与网店之间的博弈,亦非不同渠道之间的角逐。消费者并不在意渠道之分。
线上线下整合,弥补错失时机。起初,许多零售商持观望态度,未有效跟进数字化趋势,因而错失增长良机。如今,这些零售商正奋起直追。
打造独具特色的店内体验。全球90%的零售额仍来自实体门店,因此实体零售店并不会黯然没落。然而,相较于种类繁多、方便快捷的线上购物,实体零售商须打造良好的客户体验,并提升品牌参与度。
把握前沿技术,重塑零售内涵。每家零售商均应实时跟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增强与虚拟现实以及机器人技术。
(来源:腾讯《一线》 作者:孙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