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的一篇《阿里拿下大润发: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了。让业界对于传统大卖场商超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连这个行业的头部公司都遭遇到被收购的局面,其他的公司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巨大转变,传统大卖场的发展发生逆转。老牌商超企业人人乐,2016年刚刚摘帽,2017年净利又出现亏损,同时关店动作也在继续。而透过人人乐,传统大卖场的出路也不由得引人注意。
人人乐11家门店关闭 保壳后再陷亏损
上周,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8.55亿元,同比下降12.81%;利润总额-5.27亿元,同比下降570.54%;净利润-5.36亿元,同比下降986.18%。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52.51亿元,较年初下降7.14%。
对于业绩下降原因,人人乐方面表示,主要受关闭11家亏损门店影响。原有业态在结构调整期对经营产生阶段性影响。新业态仍然处于培育阶段对整体营收增长贡献有限。此外,尽管实体零售行业在新零售带动下下降趋势有所放缓,但实质性影响仍然存在。
人人乐前身是深圳市人人乐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截至去年6月30日,在全国开设121家自营门店,网点遍布广东、陕西、四川、天津、广西等多个省市。
对这一老牌连锁超市,西安消费者也并不陌生,十多年以来,人人乐的购物广场开设在西安的多个主要商业区域。不过,从其官网信息看,西安地区标注了开业时间的25家门店里(不含未标注开业时间的门店),有20家显示开业时间在2014年以前。在本地一些消费点评网站上,有网友对人人乐部分老店的环境和布局提出改造建议。
传统零售企业近年来关店现象频现,人人乐也不例外。特别是2014-2016年,合计关店34家,期间也包括西安的部分门店。同期财报中,单店盈利能力弱、新店培育周期长等因素都成为人人乐亏损的主要原因。
据人人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介绍,店面经营是按照总部战略发展需要,近几年对西安地区的部分门店也进行了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在曲江等地有新店计划。
2014、2015年,人人乐曾连亏两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16年扭亏后成功保壳。去年,人人乐继续关闭亏损门店。在分析人士眼中,这样的“断臂”做法有利于改善现金流量,但不可避免会影响企业商誉和社会形象,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经营业绩。
遭遇物业和供货商诉讼 导致业绩“变脸”
对于人人乐而言,近年来伴随关店和业绩下滑的,还有诉讼案件。该公司在2017年的半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已结案、已执行完毕诉讼4起;已撤诉诉讼4起;未结诉讼中,11起未有最新进度、8起有新进展;此外,报告期内新增5起诉讼。从内容来看,这些诉讼有不少集中在房产纠纷上,还有一些则涉及供应商货款结算等。
“零售企业遭遇的诉讼中,供应商和物业类纠纷占比较大,这是由行业特性所导致的。”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教授仝铁汉表示,一方面零售企业与房产所有权人签订的房产租用合同期限较长,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水电、消防、安全等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在闭店时还可能出现房屋产权、场地复原、违约金或其他赔偿纠纷;另一方面卖场与供应商就货款支付往往都有约定账期,如闭店或业态调整可能会产生经济责任和存货损失等。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曾接手过多起零售卖场的诉讼案件。该律所姬英凡律师介绍,大卖场在关店时更容易引发诉讼问题,除了供货商和物业,由于用工量巨大还容易牵扯员工薪资和安置问题,也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
诉讼也对人人乐业绩核算造成影响。去年7月,该公司关于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提到,第二季度新增诉讼仲裁事项预计产生的损失约为1900万元。上述因素也是其半年业绩预告修正的原因之一。
有行业人士指出,前些年是大卖场的黄金期,大超市在洽谈进驻物业、供货渠道时往往比较强势,有的在合作中就已埋下“隐患”。企业向上发展的时候,一切都好谈;可是当企业经营发生变化的时候,很多谈不好的问题就会演变成纠纷和官司。
大卖场份额受挤压 七大超市去年关店45家
面对电商冲击、低租金红利消失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现实,寻求新的出路已成为零售连锁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选择关店调整的零售企业并非人人乐一家。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有沃尔玛、家乐福、永旺等七个超市品牌关闭45家门店,比2016年多出10家,增长28.57%。仅沃尔玛一家,就关闭了广东、湖南、江苏、河北、吉林、北京、上海等全国多个省市的24家门店,其中包括西安的曲江银泰城店,几乎赶上了自身新开店速度。据观察,各大超市闭店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租约到期,有的是因为区域战略调整而停业。
尽管如此,超市闭店背后原因更多是大卖场生存空间遭到挤压,盈利不理想,加上线上零售分走部分客流、租金水涨船高等因素,企业无奈闭店止损。
“大卖场的日渐式微根本上是消费需求的变化。”陕西经典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林表示,传统的大卖场模式依靠生鲜聚集客流、依靠食品赚取销量,依靠快消品赚取利润,更多强调商品大而全,被动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这种粗放模式,在产品经济年代是行之有效的。但近几年,随着购物中心里集合店、专业店对自有品牌、多元化陈列和消费互动的发力,对消费者形成了较大分流,“逛超市”的人少了,大量商品也沦为无效陈列。
朱林认为,现在的消费者不再纠缠于商品价格,而是更注重购物体验与购物便利性。随着汽车大量普及,前往配套设施落后的大卖场购物反而可能成了令人苦不堪言的体验。
曾在多家卖场负责招商的张先生介绍,上涨的人力、物业成本甚至自建物流费用,加剧了大卖场的经营压力,但并非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举例说,面积1万㎡以上的大型超市,西安地区月租约在15-20元/㎡,相当于租金一项的年支出在两百万元左右。算上前期装修等投入、日常水电、员工工资等成本,相比过亿元的年收入本来是稳赚不赔的。但如果营业额持续下滑、多处开张后单店效益减少,甚至付不出入驻商家期账,商家拒绝再投入,那么经营风险就会显现,关店调整就相当于是为过快扩张而买单。
另一方面,电商的风靡和便利店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大卖场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去年,口碑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线下零售新生态报告》显示,2012-2016年,大卖场整体销售份额从24.11%下滑至20.9%。
转型需要把顾客拉回来 挖掘新消费需求
“传统”二字让超市巨头们倍感压力,从而谋求转型,逐渐调整和布局社区超市、生活超市和精品超市。
不过,精品超市要想令顾客满意却并不容易。以西安小寨附近两家由不同品牌开设的精品超市为例,从本地点评网站上的反馈来看,其中一家因为商品种类丰富而被不少消费者推荐;另一家不仅评价寥寥,也被消费者提醒“和普通超市的区别不大。”
商业运营人士王建红认为,做精品超市首先要让市场认可,而不能是自说自话。在具体经营上,大卖场和精品超市、社区超市的管理、采购和物流等业态都有较大区别,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条,这对很多过去以大卖场为主业的超市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了布局新业态,“卖场瘦身”是另一个尝试。全国多地开设了不少紧凑型门店,场地面积大约比传统卖场减少近40%左右。那么,这种办法可行吗?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在此前发文称“卖场面积由大变小的调整,是一种权宜之计。”他认为,当前大卖场的主要问题是来客数急剧下降,所以门店的调整一定要围绕能不能把流失的顾客拉回来。
朱林表示,传统超市企业,更需要来一场深度变革,丢掉“一站购物、一次购足”的旧理念,打破商品经营的旧思维;重视互联网带来的连接手段,以挖掘更精准的顾客需求为核心,强化在物流配送、商品陈列和支付等服务上的创新,“同时关店调整恐怕仍将继续。”
也有观点认为,强强联合将是超市的出路之一,期间有资本雄厚的互联网巨头的身影。“传统超市与电商巨头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寻求转型升级。”王建红认为,电商的“新零售”本质是突破线上向线下延伸,实体店面和运营经验不可或缺。如何挖掘新消费需求下的“新实体”价值,让顾客重新爱上逛超市,这是超市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