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快速消费品的代表康师傅(00322.HK)出现了较大的股市向好表现,2018年6月,当沪港深三市大幅下挫之时,康师傅总市值竟然重新回到1000亿港元上方,成为年内港股涨幅最好的消费类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自从2016年9月,康师傅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在此前的两年间,该股股价持续下跌,市值一度从1200亿港元跌至400亿港元下方。这也意味着,两年间,康师傅的市值跌宕高达600亿元。
康师傅到底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新预期? 清华大学快营销与顶层设计专家孙巍在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表示,经过三年的市场调整、资产重组、业务结构优化及产品升级,康师傅成功的顶层设计引领其走出了消费升级带来的“双下滑”拐点,已经健康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饮料事业的快速增长,以及方便面事业走出泥潭,拉动了康师傅结构优化和投资预期。
股价上演大逆袭,市值再创新高
根据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从2018年5月3日起,康师傅股价从近期低点14.325元每股开始,拉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增长周期,最高达到18.88元每股,创造了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特别是在5月28日,康师傅公布一季度业务情况以来,业绩公告显示,今年首季度康师傅实现收益150.4亿元,按年增长5.91%;集团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之28.04%上升1.62个百分点至29.66%;期内录得股东应占净利润达到7.12亿元,按年大增64.26%。
在康师傅目前四大产品组合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及其他类别中,方便面销售额为63.08亿元,同比增长8.55%,期内占集团总销售额约42%,上年同期的销售占比则为41%;饮品期内实现销售额83.51亿元,同比增长4.62%,占集团总销售金额比例与上年同期持平为56%。
另外,康师傅的方便面和饮品两大主营业务模块涨势亮眼,在成长最快的方便面业务中,又倚重容器面和高价袋面的销售增长。当中容器面销售额于期内增长了6.91%,达32.39亿元,高价袋面则增长16.77%至23.92亿元,成长可观。
被恒指“扫地出门”,千亿市值蒸发
回到两年前,2016年6月30日,恒生指数公告宣布,从2016年9月5日开始,康师傅控股将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取而代之的是瑞声科技。
恒生指数是港股最重要的指数,只有50只成份股,能入选恒指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可以成为海外基金资产配置的备选。而被剔出恒指则不仅意味着颜面无光,还可能让一些指数基金将公司从被动买入名单中除名。
事实上,市场对于这个坏消息其实早有预期,在这之前的两年康师傅的股价已经开始深度下跌。从2014年8月到2016年6月,康师傅股价最大跌幅超过70%,市值由2014年的1200亿港元附近直接跌破400亿港元,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2014年开始,康师傅的营收和利润开始了持续的下跌。总营收由2013年的110.11亿美元下降至84.39亿美元,降幅达到23.36%;同一时期的扣非净利润也是一降再降,从3.34亿美元降至1.26亿美元,下降幅度超6成。
中高端面或成救命稻草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方便面也遭遇了一场寒冬。
康师傅公司年报显示,2013年至2016年,方便面板块营业收入从43.32亿元降至32.39亿元。2015年,22家较知名的方便面公司中有6家已倒闭。
作为业界巨头,康师傅近年来变卖资产,传递出该行业的丝丝“寒意”。康师傅则在2018年年初,将西安空置的方便面厂和饮料厂出售,并计划出售江门、南宁等地的饮料厂。
究其原因,除了人口结构和消费偏好发生根本性变化。此外,外卖市场由2013年的42.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15.8亿元,增长高达近16倍,也给方便面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
一位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除了外卖市场的兴盛,方便面企业依靠高端面重获市场,还需防止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毕竟客户冲动消费后,更多地还是会考虑口味、营养价值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