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精细化运营和商品开发能力是本土便利店共同的短板,而发展领先的日资便利店一直被作为对标案例。
然而,《零售老板内参》发现,一些本土便利店正在“觉醒”,通过借鉴日系便利店成功经验,正在拉近与日资便利店的距离。
重力打造鲜食供应链和自主研发零售云平台Today便利店在本土便利店中很具代表性。
根据Today官方提供的数据,近两年内全国门店数增长了3倍,现在全国有400多家门店,武汉地区有320多家门店。武汉地区即存店单店日销售额在1.2万左右,年坪效在4万+。
选址方面,Today的店大部分开在商业街,商业店铺占比为63%,以加盟店为主,加盟店比例大概占到70%。
而前不久Today也公布了新一轮融资的消息。继2017年11月获得B轮融资,2018年6月1日Today完成3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30亿元。
融资之后,Today便利店创始人、CEO宋迎春在36氪专访时阐述过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本轮融资3亿元的资金将围绕今年“单店极致”的战略,全部投入到武汉、长沙两座城市中,不断刷新迭代,加深领跑的壁垒。具体策略包括提升商品研发能力和营运效率,继续加大对鲜食品类供应链的投入以及重仓投入新零售新技术。
9月6日,Today便利店举办了首届商品展,有3000余种商品参展,以自有鲜食为主。商品展一向是日资便利店的“专利”,例如7-Eleven的春秋商品展,Today这次能够开辟了本土便利店的先河,和多年在鲜食供应链上的投入分不开。
1、自有鲜食40种,满足“一日六餐”需求,三明治成销量王
便利店经营的商品主要可以分为3 类:第一类是快餐鲜食:包括盒饭、关东煮、面包等,日系便利店的快餐鲜食基本都是自有品牌产品;第二类是加工食品,包括面包、甜点等,这类产品中部分为自有品牌产品;第三类是非食品,包括日用品等。
在这3 类产品中,鲜食是拉客流的利器,能顶半边天,也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关键。对比日资便利店来看,罗森的鲜食销售占比在40-50%;7-Eleven的鲜食销售占比50%;全家的鲜食销售占比超过40%。
“现在Today的鲜食销售占比平均在35%左右。今年以来陆续刷新三明治、便当、饭团等主打鲜食,鲜食占比也在随着持续提升。”Today商品负责人介绍向《零售老板内参》介绍,2018年Today武汉门店鲜食销售占比目标是达到45%。
宋迎春也曾表示过在鲜食上的决心,他认为,有两点决定便利店的生死存亡:一是鲜食,二是自有产品。Today要做到鲜食SKU占比50%、毛利贡献占比65%,自有产品SKU占比50%,只有这样将毛利率最大化提升才能承受日益高昂的租金。
据透露,目前Today自有鲜食已达40种,能够满足人们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宵夜和小吃的“一日六餐”需求。为提高门店回报率,秋冬会进行全品类鲜食刷新,每个月将会刷新两个鲜食品类,销量较好的三明治、便当、饭团也已实现了二次刷新。2017年新品汰换率达85%。
以鲜食销售Top 1的三明治举例。据介绍,Today对三明治进行了改良,今年3月,Today鲜食研发团队进驻了自建的鲜食工厂,从食材原料挑选开始,到研发、检测、配方、包装,再到生产线、冷链,把控三明治50道工序的刷新。
现在Today店里的三明治改变了原有吐司配方和工艺,口感会更柔软和湿润。Today便利店的核心消费群体在18-35岁之间,这种便利和口感层次丰富的三明治颇受年轻人喜爱。上新销量增加百分之三百,上新当日销售19000多份。
谈到下半年的发展重心,Today相关负责人表示,回归匠心做更多好产品,是下半年的主要方向。至于开店,将尽量找最好的位置开店,不会强调开店速度。
2、自建鲜食工厂和物流,一日两配
前端的稳定销售离不开后端强大供应链的支撑。
2015年,Today与仟吉集团共同投资4000 万元建立鲜食工厂、面包代工厂,以及建立4个常温、低温、鲜食等不同温层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整合多个行业领先的OEM厂商。
2016年3月正式投产,主要生产便当、饭团、三明治、凉面、包子、热狗等产品。
今年Today还计划投入数亿元在武汉、南宁、长沙扩建和新建鲜食工厂,继续扩大鲜食产能。
除了鲜食工厂,Today也陆续搭建起常温、冷链配送体系。Today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全国已建起9个常温、低温配送中心,且物流系统全部实现自主研发。
冷链常温配送车有500台,物流服务人员有1000名,物流配送能力已经满足一日两配的需求,可以覆盖武汉、长沙所有门店的配送。采用供应商直送、仓库统配、越库配送、共同配送等多元化配送方式。
Today在武汉、南宁和长沙三城运营了三个常温仓、三个冷藏仓、三个冷冻仓,仓储设施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每天有近100台配送车行驶在配送道路上,平均每4家门店就有一辆专业配送车辆服务。Today所构建的,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用数据实时驱动的新零售协同物流及供应链平台。
鲜食工厂对于便利店来讲,并不仅仅是解决上游供给配套不足、实现自身造血的关键,也被资本重点关注。
根据《左驭》统计,2017年-2018年7月,已公布的获得融资的便利店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拥有自有鲜食工厂或计划建造自有鲜食工厂。
业内普遍认为,鲜食供应链长期来看确实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投入资金和精力来建设。然而,想要追上日资便利店的脚步,Today便利店注定还要走一段稳扎稳打的路。想当年,铃木敏文对美国7-Eleven的重建也花了近20年才彻底完成。
3、重仓新技术,投入超总人工成本50%
便利店进入了一个拼效率的时代,数据化运营也是未来可预见的一个趋势。以日资便利店企业为例,其较早就在大数据技术上有所布局,并形成了很好的转化效果。
例如,在日本的唐吉诃德,可以做到以单品单店小时的颗粒度来分析商品。同时,做到了数据透明化,所有员工都能看数据,还有足够权力来推进新品去试卖,卖不好就打折出售。
唐吉诃德集团董事中村好明曾讲到,在日本劳动力及人口下滑情況下,唐吉诃德逆势增长持续28年,而使用数据也是帮助他们完成连续增长28年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7-Eleven对信息系统的也是十分重视,从1978年到现在,7-Eleven的信息系统已经迭代到了第六代,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达到十亿美金级别。
在数据化上,Today也开始了布局。在2018年初的年度共建大会上,宋迎春曾介绍过云平台的构想:“Today围绕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去重新构建我们的整个技术平台。我们首先通过大数据去赋能其他的三部分,Today的零售云未来将变成一个全新的自主研发的零售云平台。Today的物流将重新定义,未来便利店店仓一体化。整个中台的价值就是怎么样更好的链接前后台。”
在宋迎春的构想中,Today不是一个零售公司,而是一个创业平台,输出品牌、技术的公司。便利店做为前台入囗,后台做为一个巨大的聚合平台。
基于这样的定位,宋迎春在技术的投入上毫不含糊,现在技术团队已超150人,人工成本投入了5100万,2018年技术中心人工成本投入占到了总部总人工成本的50.77%。
从2017年底开始组建团队,到2018年9月1日,在全国成功上线自主研发的新零售云平台。包含供应链仓配系统、Eywa中台系统、云POS收银系统、Navi智慧门店系统和Allspark大数据系统。
供应链物流系统与云中台也完成无缝对接,这意味着,Today自主研发的系统从门店、商品、营运到仓库、配送,实现全链条打通。门店与仓库可实时共享库存,能够大幅提升订购、仓储、配送效率与服务能力。
据Today相关负责人介绍,Today的云POS系统上线后,也极大的提升了门店效率。比如,收银从12步优化到4步,豆浆也可以做到15s出餐。再比如,Today便利店内鲜食只保留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商品会全部撤架,怎么控制货损?Today的大数据系统未来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同样天气情况下的销量等数据智能推算出门店需要的合理配货数,最大化地减少货损。
4、武汉便利店市场成香饽饽,品牌便利店扎推进场
在武汉市场,各大便利店对垒,慕臣、Today、中百罗森等,品牌罗立、门店众多。同时,《零售老板内参》APP注意到,来自江西的有家便利店,已经将武汉作为其布局华中地区的第一步;苏宁小店也在徐东大街开业,加入到便利店市场的竞争中。不久前,无锡商业大厦大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拟在湖北省开展7-Eleven便利店业务的公告。
为什么武汉成了便利店的香饽饽?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到武汉便利店市场的潜力:
一、在2016年年底时,武汉市成功入选为国家中心城市,走向了中国城镇体系的顶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更多需求会被释放。
二、据统计,武汉去年毕业生落户人数较前年同期增长了311%,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都在显著提升,这相当于是第二次人口红利。
三、在生活服务消费上,武汉的平均每次消费金额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62.16%,消费总额排在二线城市的第二名。
四、根据CCFA《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17年武汉市便利店密度约为1家/万人,要上升到约每1000人拥有1家便利店的成熟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对于各大便利店品牌的纷纷入场,Today储备副总裁闻莺认为,对于Today来说,市场不会被稀释掉,市场需要同业共同培养,需求还远没有被完全挖掘。
有业内人士认为,武汉便利店行业将经历一轮“洗牌”,眼下层出不穷的新品牌,一方面把市场越做越大,另一方面也会促进行业资源的加速集聚整合。可以预见的是,经过激烈的竞争和淘汰,将留下真正底子好、实力强的3-5家品牌,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
(来源:零售老板内参 张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