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吸尘机器人在台上四处走动,这是一个零时搭建的居住空间,它被用来向人们展示这台新机器的性能。
英国科技公司戴森一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让消费者明白自己在销售什么。看起来有点像一场科技产品的发布会,只不过这些机器不可以被你塞进口袋里——它也称自己为一家科技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就是工程师出身,这家公司有着浓郁的工科氛围。包括9月12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没有娱乐明星,演讲嘉宾为工程师,他们讨论的话题是普通人可能还需要稍加反应的参数细节。
在这场发布会上,戴森一次性推出了Lightcycle台灯、Pure Hot+Cool空气净化暖风扇和360 Heurist吸尘机器人3款智能家居产品。它们其实都是戴森此前产品的升级,三款新产品都能对室内环境进行自动监测、诊断判析并作出反应。
先看看这家公司的新产品好了。
新款台灯内置有3枚冷光和3枚暖光LED,戴森宣称基于热管冷却技术,可以确保灯光亮度和照明品质维持60年。不过它最大的卖点还在于,能运用算法,基于时间、日期、GPS定位等信息,推算出地球不同时刻的日光效果,并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支持人体生物钟另外它还能连接手机APP,你可以设置灯光“闹钟”功能,在指定时间模拟出日出的效果来叫醒自己。
新一代的空气净化暖风扇滤网升级了,和上一代产品相比,增加了73%的HEPA滤网材质净化超细颗粒物,和3倍的活性炭净化有害气体。而全新的吸尘机器人有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可以避开路障,即使是在光线不强的环境下也可以准确识别周边环境。
戴森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并不低,不过在中国开新品发布会还是第一次。
“戴森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情况格外地好。”戴森首席执行官Jim Rowan告诉界面新闻,毫无疑问,中国正在成为戴森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2012年9月,戴森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7年5月,戴森还在上海组建了创新技术实验室,由50名工程师组成,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过去几年时间里,这个来自英国的家电品牌因为科技化的定位、富有设计感的外观和较高的定价,一跃成为不少中产阶层消费者的“新宠”,可以说赶上了一波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红利。
你会花3000块买一只吹风机,还是4000块买一个吸尘器?说起戴森,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价格偏高。从吸尘器、风扇、台灯到吹风机,戴森所在的家电领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不过戴森会在技术和设计上提升产品性能,所以那些只需要基础产品功能的消费者并不会被戴森吸引,而它的目标客群更有可能是那些在乎产品细节和体验,并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的人。
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成为“网红”便是个例子。
不过戴森的营销策略倒有些特别,很少专门讲品牌故事,或是做一些花哨的创意,而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产品的性能和它背后的技术原理。甚至,戴森还在知乎上开设了机构帐号,动辄以几千字的长文章来告诉消费者,为什么它的产品可以卖得那么贵。
“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技术的讨论很热衷,”Jim Rowan说,“网络上有很多博文来讨论戴森的产品和技术。”
“对于知乎用户来说,找到一个好的沟通方式是很重要的,在这样一个讨论型社区,他们已经有了长文章的阅读习惯,所以这种讲技术的文章能让他们觉得‘有干货’,愿意读下去,并且引发讨论。” 戴森数字营销及电商总监李新源在此前的采访中对界面新闻表示,“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戴森急于告诉用户关于它技术的信息,而在电视广告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有限的展示空间里,这是不可能的。”
戴森位于上海兴业太古汇的demo store
当然,对于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产品的技术原理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更关心的是更直观的体验——产品怎么用,好不好用,还有好不好看。
为了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体验到产品,戴森在实体门店上投入了很多。2017年,戴森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设了中国首家官方体验店(demo store)。“在中国,我们有710家线下实体店。” Jim Rowan告诉界面,“而其中体验店(demo store)就有8家。”体验店的形式也是科技公司常用的一种方式,让消费者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产品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拔高戴森的品牌形象。
中国市场无疑满是潜力。戴森除了加速渠道的建设之外,想要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本土化策略或许也应该是它下一步的侧重点,毕竟中国市场比想象中要更复杂。
(来源:界面新闻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