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卖场是否饱和?与国际商业巨头差距何在

   2003-01-13 7850
2002年岁末,江苏省某市,一家营业面积达27600平方米的大卖场开张在即。作为投资商,上海一家颇具实力的连锁超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几乎都赶到现场“火力侦察”。他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上亿元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就在离这个大卖场不到1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同样来自上海的大卖场已经营业近一年了,而且取得了日均72万元营业额的业绩。其投资方则是在上海大卖场业中初露“霸主”相的一家外商。

  开张前夜“数字游戏”

  由于我们的大卖场商战探营涉及到商家的“高度机密”,因此,我们在以下的行文中常常会缺失具体企业的名称。

  大卖场开张前夜,这家连锁超市公司的3名领导和具体负责选址、筹建的经理开始了一场冷峻的“游戏”:就“开张第一天能做多少营业额”这个问题,他们4人分别在一张纸上“无记名”圈出一个数字。

  结果,4个数字是:“85万”、“60万”、“35万”、“20万”,简直是一组等差数列。取个平均值,也只有50万。“要知道,择吉开张的这一天是周末,而且有力度很大的促销。我们自己的信心不足啊。”第二天晚上,电脑终于无情地显示出这个27600平方米大卖场这一天的营业额:263000元!

  我们讲述的这个故事,似乎有点悲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大卖场在以后的日子里营业额会不会出现变化,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经济越来越趋向国际化的今天,类似惊心动魄的竞争故事,会经常在上海,在华东,乃至在全国上演。在国际商业巨头长驱直入的前夜,作为颇具成长性的大卖场,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商业流通领域,当家人的心头都铭刻着这样一个时刻:2004年11月,我国将全面开放商业。

  收银区前“天机”泄露

  同济大学秦老师居住在彰武路同济新村旁的一栋高层建筑的顶层,他非常认同我们关于国内零售业“山雨欲来”的描述。他说,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家乐福”、“大润发”、“联华”、“农工商”、“易买得”、“欧尚”等大卖场的招牌。每个周末,在这个居民区的门口,那些大卖场的免费班车排成一长溜,真不知道该坐哪家的。

  上海人比全国其它地区的消费者更早地感受到这场“商业战争”的影响力。麦德龙、家乐福、欧尚等世界级商业巨头早早安营扎寨,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农工商等国字号奋力应战。于是,在一些居民密集区,大卖场已成扎堆之势。在杨浦、虹口交界的不到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经建成的大卖场有七八家;普陀区的金沙江路上,就有“好又多”、“农工商”等大卖场五六家。而在近郊的一些新兴居住区,大卖场的布点已经与房地产开发同步了。在今日上海,每到周末,“到大卖场去”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假日节目”。

  然而,并非每家大卖场的投资者都会感到高兴,竞争对消费者的分流,已经导致门可罗雀的大卖场的出现。按照上海目前的经济水平,考虑到房租、工资、折旧等几十项费用,维持一家大卖场生存的下限是日均营业额在65万元以上,也就是年营业额2亿元,而根据调查,目前上海市民在大卖场的一次消费值平均约为85元。要做到这2个亿,大卖场的收银台总共要打出超过200万张结帐单,也就是每天约6500张。“你数一下大卖场的收银台数量,再计算一下每单结算的时间,就可以知道这家大卖场今天的处境了。”一位大卖场的老总说。事实上,大卖场收银区已经成为同行的“火力侦察地”。

  几年前,大卖场刚刚在上海兴起时,市有关部门曾经有过要适当控制大卖场数量的想法,当时准备控制在30家左右。但是,目前上海已经建成营业的大卖场就有60家。按照发展态势,估计到2003年底,上海的大卖场有望达到75-80家。

  上海的大卖场是不是已经过剩了呢?一位行家告诉我们,按照上海目前人均GDP近5000美元的水平,结合国际大卖场发展的历史,上海应该是每20-25万人口可以建一个大卖场。如此说来,上海的大卖场还没有饱和。

  然而,事实是,上海的大卖场至少有一半还没有进入“投资回报期”。我们不禁要问:大卖场投入期还有多长?经济领域中有所谓“二八定律”,即20%的企业将占有80%的市场份额。那么,在沃尔马、麦德龙等世界级商业巨头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国内大卖场20%的“龙头”中会不会有中国企业?

  能和沃尔玛“共处”吗

  沃尔玛有一个很“牛”的说法:我们沃尔玛在全球任何一个城市开店,不需要做任何广告就可以家喻户晓。在亚洲,沃尔玛开店选址还有一个“怪癖”,即采用“贴身战术”,开在竞争对手身旁。沃尔玛的年销售额为2180亿美元,是家乐福的大约4倍。虽然,到目前为止,这艘航母还没有驶临上海滩。但有消息说,这一天也为时不远了。

  沃尔玛也要来了,可以说,上海大卖场的世界级“搏杀”已是“风雨欲来”。问题是,我们有足够的准备吗?

  目前国内大卖场和国际商业巨头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些方面?

  一位上海本土大卖场的老总说,在与国际商业巨头相比时,我们看得见的常常是他们的规模优势,但看不见的则是他们的系统优势、整体优势。其实,他们的优势可以集中归纳为理念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信用优势、信息优势和管理优势等6个方面。

  于是,在上海,有了如下的“好戏”:外商投资的大卖场,时不时会有管理人员“成群结队”地出走,有说是“跳槽”,也有说是“卧底”,更有说是“留学”;各家大卖场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管理要求据称属于“机密级”,电脑的“加密程度”不亚于证券公司;上海的公交公司为大卖场提供“免费接送”的任务越来越重,而在有关停车点,“数人头”的“探子”很是活跃……

  然而,即使这样,难道我们就具备了与外资“大鳄”抗衡的实力?我们就能够与沃尔玛们“和平共处”了吗?

  今天,当所有的生意人都在埋怨生意越来越难做时,中国经济却被认为正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还远远没有结束。现代商业载体——大卖场的商战,其意义已经超越了连锁商业的本身。(李浩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8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