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国内造 南京高档商场“假洋牌”泛滥

   2004-04-12 2350
谁在投机 ?谁的尴尬?

  高档商场“假洋牌”唱主角

  记者昨日在南京某高档商场男式服装区看到,满眼都是“洋品牌”,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经典品牌外,更多是叫不出的洋名,而国内品牌则几乎不见踪影。二三十家柜台前,记者只寻觅到了一家中国香港的品牌。奇怪的是,在满眼的“意大利”、“法国”品牌中,很多是在中国内地“出生”的。在某品牌专柜,巨幅广告上标注着“源自意大利百年经典的名牌”,记者翻看了一下标签,产地一栏明确标注是广州某制衣公司。记者大概统计了一下,这种情况几乎占到80%。面对记者的询问,一营业员坦言这些国际名牌都是国内厂家代理生产的。她还告诉记者,该服装区基本不受理国内品牌服装的销售。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洋品牌”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正宗的国外品牌,例如BOSS、登喜路等国际经典品牌,它们有的直接源自进口,有的在中国内地加工、销售,但是工艺、面料和设计都是严格按照自身规范要求的;还有一种“洋品牌”的娘家其实在中国,但是到国外登记注册了一个“洋名”,回来后俨然以“洋品牌”自居,而实际上的设计、生产、销售统统在国内。所谓的“假洋牌”,主要就是指这类品牌。

  “假洋牌”是另类突围

  江苏省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阎承余认为,“假洋牌”的出现并不奇怪,中国加入WTO后,服装行业同样出现了“国际市场本土化、国内品牌国际化”倾向,一些看重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有的直接到中国来销售,例如韩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一些品牌在南京开店;有的在中国委托代理,包括生产和销售,允许中国企业用其品牌进行生产,但是要收取代理费并要严格按照其规范进行,如“皮尔·卡丹”羽绒服便是一例。“洋品牌”的渗入使得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使得民族品牌服装面临的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当自己无力与国际品牌抗争时,有些国内的服装企业便寻求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即“国际注册、国内生产”,为了便于在国外注册品牌,有些甚至是先在香港设立公司,即所谓的“香港公司、美国注册”。

  阎承余说,这种“假洋牌”现象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但是成功的也还是少数,真正做得好的还是那些“行动较早”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假洋牌”的行为实质是“傍大牌”,其主观动机并不是为了培育品牌,充其量也只是“市场策略型品牌”,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为了迎合国内顾客喜爱洋品牌的消费心理。但这类品牌毕竟没有“根基”,对强调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服装行业而言,缺少文化根基的品牌很难赢得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商家看销量说话

  那么,商家为何对“洋品牌”甚至“假洋牌”青眼有加呢?南京东方商城副总经理卢革宁有着另一番解释。据其介绍,目前东方商城男装区“洋品牌”占到90%以上,其中生产加工在国内的占到60%左右。“这种品牌选择策略完全是由商城的定位决定的”,卢革宁说,东方商城的中高档定位要求进场的服装也都必须是中高档品牌。此前他们也曾经销售过国产品牌,但是一些在其他大众化商场销量很高的国产品牌在该商城的销量就是上不去,由于东方商城对进场品牌采取“末位淘汰制”,连续几个月销量居尾后只好请这些品牌出场.

  “所以,一切都是以市场检验为标准的。”卢革宁认为,商家开店的目的是赢利,无论是什么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最后都要看消费者是否接受,如果款式、质量得不到市场认可,不管什么“品牌”都没有用。就这一点而言,“假洋牌”尽管生产、销售都在国内,但是不排除其中很多品牌经过国际注册以后,也引进了一些新型设备、从设计、工艺到面料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又因其价格较之国际大品牌实惠许多,反而更能得到消费者认同。

  “伪大牌”带来灾难性后果

  如果说国产服装品牌以“挂洋牌”为荣的话,那么我们从国外品牌“华伦天奴”、“鳄鱼”在中国的命运更可以看出国产服装“傍大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去年,意大利著名服装品牌华伦天奴宣布从整个中国市场撤出。南京天一商标事务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正是中国市场上无法遏制的假冒商品冲击的结果。在国内市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华伦天奴”,而且均冠名为“华伦天奴·××”,这些加了前后缀的其实都不是源于真正的意大利名牌华伦天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本土企业正在申请加各种前后缀的“华伦天奴”品牌多达160多个。其实,真正“华伦天奴”在“V”字商标底下有“Valentino”的英文字样,标签上有总经销商、代理商的名称、地址、电话、传真、举报电话,同时作为世界名牌还会附有制作精美的英文说明;再次,“华伦天奴”作为世界级的名牌绝不是几十或百来块可以买到的,其价格一般都会是相似品牌商品的3-5倍……诸多带前后缀的“华伦天奴”品牌均是国内厂商打的擦边球而已。

  二十年前,在中国内地几乎没有人知道世界上有“鳄鱼”名牌服装;十年前,在中国内地市场还没有多少人能分清头朝左还是朝右的三条“鳄鱼”品牌服装的区别;但近几年来,中国已经穿上或者准备购买“鳄鱼”品牌服装的消费者中,已经有很多人能分清“法国鳄鱼”、“香港鳄鱼”、和“新加坡鳄鱼”各自的商标标识与服装品牌了。这三条“鳄鱼”是中国市场中鼎足而立的大家,但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有大大小小100多家“假鳄鱼”服装厂家。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几乎每天都有可能诞生出新的鳄鱼,有的鳄鱼嘴朝外,有的鳄鱼嘴朝内,有的鳄鱼嘴张得很大,有的鳄鱼嘴张得较小,另外,舌头吐出的长短、颜色也各不相同,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分清楚的。

  现实表明,这种“傍大牌”的行为并未给这些国产服装品牌带来多大的生命力,即使有些商机也是暂时性的;这种行为同样也并未使混乱的市场秩序变得规范有序,相反却使得原有的品牌可信度变得荡然无存。

  地产品牌如何抗衡“假洋牌”

  一家江苏地产服装企业负责人昨天对记者说:“我们的产品各方面做得都不错,可是有些高档商场就是不让我们进去;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洋鬼子’却卖得堂而皇之的,这真是不公平。”这种抱怨听起来确实如此,然而在真假洋品牌全面涌入市场的局面下,地产服装企业除了抱怨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江苏省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阎承余认为,“假洋牌”的存在有其客观性,但它不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健康方向,从长远看,这类品牌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服装企业应该从“数量型”逐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以“原创品牌”为主,“加工品牌”与“合作品牌”为辅,重“水平”超过重“规模”,同时也要注意品牌整体形象的把握。他举了个例子说,江苏的羽绒服品牌在全国享有知名度,而且也声称要打造“国际品牌”,在每次的国内或国际展会上,这些品牌也都能拿出一些高端产品展示其品牌实力,但是在真正到市场销售时,却经常在一些大众商场内进行四五十元钱一件的抛售,这样怎能让消费者认同你是“品牌”呢?

  阎承余表示,中国的零售业面临进一步开放,对服装行业来说,民族品牌和民族工商业应该考虑实实在在地联起手来,既要学习外来品牌的先进观念和经验,也要相信自身的优势,不能太自卑,毕竟,民族品牌有着更完备的销售终端,也比国外品牌更了解国内的消费者。(消息来源:南京现代快报 记者/郑春平 实习生/毛翠娥)
标签: 服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23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