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社区商铺突现投资热 多重桎梏商铺成`伤铺`?

   2007-08-02 4650
      《楼市》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自5月份起,京城商铺销售情况突然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楼市》京城商铺销量排行榜中,乐成中街等社区商业均首次挺进10强,社区商业成交行情迅速升温,打破了以往写字楼底商成交行情领先的局势。 

  社区商铺销售火爆 

  投资比例超50% 

  社区商铺销售火爆的局面,在个案楼盘中表现尤为突出。据《楼市》市场研究部监测统计,位居宣武区马连道的格调商业街销售均价高达35000元/平方米,6月份共销售20套,远远超出了4、5月份的销量总和。 

  “目前社区商业的开发模式是先开发住宅后开发商业,受到2008年北京城区禁止施工的影响,大多开发商都会在2007年结案。而按照此开发节奏,2007年尤其是下半年,是社区商铺集中供应的时期。戴德梁行商铺部助理董事张家鹏(张家鹏博客,张家鹏新闻,张家鹏说吧)认为,供应的增多是社区商业销售火爆的首要原因。社区商业销售火爆还在于当前股市动荡,有部分投资客撤离股市转而投向社区商业。社区商业购买人群多为投资客,一般自用客户很难超过40%。 

  多重桎梏并存 

  社区商铺成“伤铺”? 

  在《楼市》记者的采访中,多位投资社区商铺的投资客都对未来收益充满期待。然而高力国际商铺部董事陆启浩认为,与社区商业销售火爆现象相反的是,多数经营状况不佳,空置率居高不下。为此,记者对亚奥板块的欧陆经典、朝青板块的兴隆家园底商、朝阳园尚街等社区商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底商功能重复 

  “我五年前就投资了新街口的社区底商,经营服装生意。投资后一年小区的两期先后入住,一开始生意的确不错,可是好景不长,经营服装的商户越来越多,竞争比较激烈。”郭杰无奈地说,他现在只好转让商铺。在欧陆经典社区底商中,记者同样看到了纤体、足疗、美容等漫天盖地。而兴隆家园的底商则是二手房经纪公司占了主流。 

  开发商将楼盘底层建为商铺,很大原因是利益驱动。位于底层的住宅相对不如高层安静、安全,往往售价相对较低,而将其做成商铺却可以售比同等住宅高3~5倍的价格。 

  对此,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秘书长钟铁滨指出,社区商业现存问题之一是运营管理不规范。主要是由于缺乏整体策划和统一服务,大多数开发商销售完毕就不再管理。 

  必备配套缺失 

  在底商功能重复的同时,当前部分社区商业的必备配套却不并齐全。从“现代城”、“欧陆经典”,到“朝阳园尚街”等,社区商业已经改变过去纯粹底商的配套功能,商业街和社区购物中心开始兴起,一些规划性较强的社区商业出现。 

  然而就整体来看,还存在部分社区商业只注重概念包装和宣传,难以达到社区商业的便民功能。记者对走访的几个社区商业的十位居民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五位反映小区中无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点等配套;三位居民反映社区商业配套档次太高,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消费水平;仅有两位居民表示社区生活配套便利。据北京市政府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指标规定,其中51%用于社区内必设的项目,包括综合超市、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点;49%用于其他商业服务业项目,比如餐饮、便利店、书店、洗衣店等。 

  规模不当 

  社区商业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规模不当。钟铁滨指出,规模不适合是社区商业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有的社区商业规模太大导致空置,有的严重稀缺,居民购物不方便。 

  李洋投资的商铺位居朝青板块,所在社区以住宅为主的同时,还打造了酒店、高档写字楼等多种业态。 据开发商介绍,楼盘在2007年底全部竣工,届时将有上万人在此生活、办公、娱乐、消费。于是,李洋一次性买了四个商铺,面积100~300平方米不等。然而,后来李洋才发现,周边其他楼盘后期都有配套商业开发,商铺目前很难出租,而他却需每月还银行的贷款,压力可想而知。 

  编后: 

  社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最大的区别是便民性。而在《楼市》记者的采访调查中,多数社区商业满足不了居民需求,投资回报达不到理想便不难理解。在北京市商务局制订的2006~2020年商业发展规划中,要求重点发展社区商业,使其成为商业主体,占全部商业的60%。然而社区商业要达到成熟,还有待专业运营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对于开发商自持的社区商业,市场调节最终会起到作用;而社区商业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保障型业态和业种,应列入公共服务的范畴,在进入初期,需要政府予以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方案。只有社区商业功能完备、健康发展,投资客的投资才能得到保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6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