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成功背后的秘密

   2007-08-06 《商界》杂志6810

  2007年3月,味千拉面在香港主板上市了,这是国内第一家境外上市的餐饮连锁公司。目前,味千拉面在全国有150多家连锁店。一直以来,餐饮公司上市都是一个难题。味千拉面凭什么能够上市?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故事要从10年前讲起……

  1997年元旦刚过,飘雨的深圳阴冷得刺骨。世界之窗的门口,腾腾的热气从一辆大篷车里飘出来,周围三三两两的人们蹲在地上,手捧着一碗面条,吃得津津有味。车上挂着一个横幅:“味千拉面,来自九州的白汤之雄。”每碗面15元,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深圳,15元一碗的价格,无论对于商家还是顾客,都是需要勇气的。

  路人:“怎么样?”吃面者:“还可以。”就这一句“还可以”,引来更多路人纷纷加入;这种商贩式叫卖,持续了一周,营业额居然20多万,绿花花的现金啊!平均一天竟卖出2000多碗!

  随后的10年是味千拉面苦练内功的峥嵘岁月:把每一碗面都做到工业化,把每一家店都做到系统化,这就是味千能够上市的逻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第一家店的成功

  把味千拉面从日本引入中国的人,名叫潘慰。

  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慰在日本吃到了味千拉面,对食品敏感的她当即决定要把味千拉面引入中国,自此,潘慰拥有了味千拉面在中国的永久代理权。原先,做了10年食品贸易生意的潘慰,她的外贸生意按说也不错,只是拖欠货款的行规逼迫她找一个能够有现金流的营生。

  10年前世界之窗门口排队吃面的场景,让她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商机;而吃面人的那一句“还可以”,种下了十年来味千拉面不做广告、只靠口碑宣传的基因;就这一句“还可以”,形成了味千拉面口味至上的信条,即使在 10年后“卖服务”大行其道的时候,味千依然固执地认为:口味是一个餐饮品牌得以延续的最重要因素。

  味千拉面,在大陆的首次亮相以一种最低端的方式,得到了最高规格的认可。这令首次亮相之后,潘慰急于开一家真正的味千拉面店。那些天,潘慰跑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是选在居民区还是商业区?潘慰左思右想,最后定在了华强北,当年深圳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黄金商圈。与肯德基、麦当劳档次的快餐毗邻,店铺160平方米,有日本本土味千拉面店的5倍大。

  一碗拉面,选在黄金商业街,这一冒险行为得到了回报。庞大的人流量解决了味千的客源问题,快速的上餐又成就了超高的翻台率,地道的口味吸引了不少的回头客的同时,也使得味千拉面口碑相传。仅仅一个月时间,华强北店便以实现盈利。从此,人们便逐渐在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看到味千拉面,也只有在黄金地段才能看到味千拉面,这也着实省了味千不少的广告费。

  扩张难题(一):标准化生产

  从大篷车到华强北店,味千实现了开门红。接下来,复制扩张的议题摆上了潘慰的案头。对于中餐来讲,复制可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不同厨房做出来的饭菜,难免出现口味差异,如何减少人为因素,保证饭菜品质一致,是中餐连锁的关键。标准化生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惟一途径,可是怎么实现标准化生产呢?

  “我来教你怎么做,我对你有信心。”日本味千拉面的重光社长发话了。

  在日本,味千只是一个地区性品牌,单店面积也只有二三十平米,但是产品的标准化做得相当成功。各门店的汤、面条、半成品原料,都采取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提供,门店里的厨房,所需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再加工的过程。

  为此,味千在深圳开出第二家连锁店的时候,就把华强北店的厨房转移到了工业区,扩建了一个食品加工厂,称为中心厨房。以后,在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所有味千连锁店的产品,都来自于这个中心厨房。1999年,味千走进上海,同时在上海也成立了一家和深圳一样的中心厨房,负责为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味千拉面店提供产品。

  盛夏的上海,天亮得早。4点钟,中心厨房门口的配货车排起了长队。味千拉面的中日文字样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鲜艳。配货员小齐从信息处出来,手里拿着一张配送单,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今天要配送的几个门店、行走路线、到达时间,以及各店所需产品及数量。

标签: 餐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68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