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养殖来说,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明显的产品才更容易致富。衢州市柯城区农民的“寻鱼”之路,最后定格在鲟鱼身上。目前,柯城区鲟鱼主导产业示范区养殖面积达860亩,去年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矮壮敦实的王益文,是柯城区花园鲟鱼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将鲟鱼引进衢州养殖的人。王益文说,2002年他开始试养冷水鱼,主要是金鳟、虹鳟,但养了两年,发现夏天水温偏高,鱼大量死亡。
站在约30亩的鱼池旁,王益文指着满池欢快游动的鲟鱼苗说,后来经人引荐,他去了北京房山,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先后学习两次,带回了名贵的鲟鱼。“现在合作社主要培育鲟鱼苗种,后来跟上步伐养殖鲟鱼的农民,养殖场规模都比我大。”谈话间,王益文有种功成身退的满足感。
有冷水资源,农民积极性又高,柯城区顺势力推,2006年引进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鲟鱼主导产业示范区。在此基础上,2010年柯城区出台了对农民养殖鲟鱼给予每平方米60元补助的政策,2012年正式修编出台《衢州市柯城区鲟鱼产业高新技术园规划》,鲟鱼产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王益文说,在养殖鲟鱼过程中,养殖场一度资金紧张,当时正好赶上柯城区出台鲟鱼养殖扶持政策,从政府得到了30多万元的扶持资金,才渡过难关。
拎着一个红色的大水桶,65岁的黄雨木走在鱼池间纵横交错的水泥埂上,一勺一勺地往鱼池里抛洒鱼食。他所在的富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08年建起51亩鲟鱼养殖场,现在最大的鲟鱼已经6岁、重100多斤。
“每年大概养两万尾鱼苗,年底长到1.5斤左右可以卖商品鱼,每斤大概二三十元。其中,留下10%至20%的鱼继续养六七年,等到可以产卵了,再卖给鲟龙公司,取卵做鱼子酱。”合作社负责人黎耀富说,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
在石室乡,鲟鱼养殖还与休闲观光进行了结合。响春底村的鲟鱼渔家乐占地15亩,鲟鱼养殖面积7000平方米。在这里,游客既能观赏、垂钓、休闲,还可以品尝“鲟鱼宴”。
“鲟鱼产业已经形成了繁育、养殖、加工、出口、休闲为一体的格局。”柯城区水利局渔业管理科科长刘卸生介绍,去年柯城区鲟鱼产量达2260吨,接待游客4.6万人次,鱼子酱加工27.5吨,出口23吨,创汇1800万美元,养殖产值3764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鲟鱼还是一个比较特色的行业,人工养殖虽然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都不曾为大众所示,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产业。由于鲟鱼身体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鲜美独特,因此养殖鲟鱼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