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吸引人们的是什么?当然是旅游,还有有特色产品,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椒江以北,临海以东,40余分钟车程,便可到达临海小芝镇。杉林葱郁,溪涧潺潺,这里被称作台州的“后花园”。每逢周末,城市里的人喜欢携亲带眷,来这里“洗肺”。尤其是秋冬季,小芝的蜜橘,更引得众人纷纷来此采摘。
“传统的采摘游,只注重采摘,不注重游,如果将采摘的乐趣,与自然风光、休闲娱乐、餐饮结合起来,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是80后创业者虞贤鸥的“金点子”,他正逐渐把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传统采摘游不注重“游”,农场主升级自家的采摘园
沿着小芝镇下里村的小路往北行,可看到一座座小山,多年以前,这里发生过山火,烧掉了所有的草木。后来,村民们将山承包下来,在上面种起了作物。
“那一片山,都是我承包的。”站在海拔300米的山顶,虞贤鸥向记者介绍他所承包的1300亩土地。山地被开凿成阶梯状,种着一排排的橘树,由此从上往下蔓延,共栽种了3万余株。眼下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橘树的枝丫上结满了金黄的橘子。
“采摘橘子,已成为台州的一种文化了。”虞贤鸥笑说,近年来,采摘游很火热,然而,多数采摘园地的周边配套却不完善。“很多人大老远地开车过来,摘个橘子,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去了,很不带劲儿。”他觉得,有必要给自家的采摘园“升级”一番。
从10月初时开始动工到现在,虞贤鸥的“升级版”采摘园地已颇具规模了。“这里是乡村大舞台,往下走是烧烤区,往上则是儿童游乐场所。”此外,还有一间用石头砌成的老房子,原本作茶庄用,现在已成了吃农家炒菜的专用点,“如此一来,采摘体验会有趣得多。”虞贤鸥说,那些原本只花一小时采摘的游客,如今在这里能待上一整天了。
放弃白领工作,包山当起了农场主
虞贤鸥告诉记者,他把创业精力投入到打造橘子采摘园地的时间并不长,在此之前,他是临海当地的金银花种植大户。2006年,虞贤鸥辞去了一份年薪10万元的白领工作,决定下海创业。“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就决定当农民,搞农业种植。”虞贤鸥说。
几经考察后,虞贤鸥把目光对准了金银花种植,他在小芝乌岩村附近承包了一座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开山造路。随后,又历经了开荒、买苗、种养、施肥等,而这些都需大量的资金支持。
“创业头3年,种植技术未成熟,市场也未打开,造成损失惨重,后续的资金压力,也一度让我喘不过气来。”虞贤鸥说,但他凭着一股韧劲儿,几经周旋,最终挺了过来。
2009年,虞贤鸥所种植并加工的金银花开始盈利了。之后规模逐渐扩大,虞贤鸥成了临海规模化种植金银花人,其产品不仅有了销路,同时也形成品牌,许多荣誉也接踵而来,例如临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青年创业大赛银奖、浙江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说起栽种橘树,虞贤鸥称,当初是为了丰富自身农产品的种类,而如今,橘树已不亚于金银花的规模。虞贤鸥渐渐意识到,在目前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搞生态采摘游,也不啻为一项极好的创业项目。
形式多样的采摘游,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虞贤鸥说,他的种植园地搞采摘游,相比其他同类采摘园,有不少优势。
“我的园地周围有红杉林和鸵鸟基地等旅游资源,我可依托这些资源,把园地打造成集餐饮、休憩、生态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园。”他觉得,产品和形式多样化的生态采摘园地,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如今,每个周末,虞贤鸥的采摘园都会接待一两百名游客。他信心满满地说,等基础设施铺垫完备了,周末招待上千名游客将不是问题。“我计划引进枇杷、桃子等各个季节的水果,这样,一年四季都会有游客前来观光玩耍。”
当人们还沉浸在创业的幻想中,已经有人将自己的梦想付诸于行动了,所以有梦想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无动于衷,为了一个目标而去努力,有所成就,是一件多么值得人兴奋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