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村官创业路

   2015-01-15 9110

   说到刘贺这个人,其实他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做了村官以后就一直在为村里的经济建设而努力,有一天,他走上了养牛的道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刘贺仍觉得自己走上养牛之路,是一种天生缘份。


   2009年7月,刘贺从淮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专业毕业,顺利地与福建一所高校签约,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舒适的工作环境、按部就班的生活,让生性“不安分守己”的刘贺动摇了。


   “留在大学当一名辅导员,一个月3000多块钱工资,如果贪图安逸的话,也挺好,可是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2010年7月份,刘贺毅然辞去人人羡慕的工作,选择回到老家农村创业。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刘贺次跟家人提出要返乡创业,但立刻遭到远在老家怀远农村父母的极力反对,对于在农村生活了50多年的老人来说,穿着白衬衫、干净皮鞋、坐在宽敞教室上班的城市生活,是农村人梦寐以求的。然而看到刘贺心意已决,父母也只能点头同意。


   怀远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会有大量的玉米、水稻秸秆面临处理难题,然而这些农作物秸秆不仅是肉牛养殖的理想饲料,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因此,刘贺选择肉牛养殖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拿着父母东拼西凑的10万元,刘贺又通过怀远县团县委在当地银行贷款5万元,于2011年购买了36头牛犊,从此,他就没有离开过牛舍。


   “一开始走进牛舍,一股股腥臭味刺鼻而来,可是再难闻,我也要坚持下去”,就这样,面对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从容面对,逐一克服。给牛犊量体温、观察生长情况,刘贺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凭借着钻研的精神和拼搏的毅力,8个月后,这批牛在上市后,刘贺不仅挣回了成本,还净赚了10万元。


   初次创业的成功,坚定了刘贺肉牛养殖的信心。2011年,刘贺调整养殖品种,以养殖品种好、生长快的“架子牛”为主,并扩大养殖规模,最高峰时期达到48头。


   回首创业路,刘贺很感慨。他说,头两年中几乎每天都特别累,特别是在牛生病的时候,经常通宵工作到天亮,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又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有意义。


   “我必须要用学到的本领为父老乡亲服务,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原来,现在农村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不外出务工,要不闲余在家无所事事。刘贺觉得作为村干部,光自己富还不行,还得带领百姓一起富。于是刘贺萌生念头,带着乡亲一起养牛致富。


   刘贺主动上门传授养牛知识,生了病他还会帮忙治疗。由于肉牛养殖风险小、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可观的经济效益,激起了当地农民创业的梦想。


   “这两年,很多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人,节后没有再出去了”,刘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外打工一个月3000元,出去生活成本,每年最多结余2万元。然而在家养牛,最少一年能挣5万元,是外出打工的2倍。


   在他的积极引导、推动下,当地村委会成立了采用联养形式成立了五福肉牛养殖场。为了形成品牌,形成影响,2012年6月,刘贺组织养殖户又成立了怀远县绿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年存栏量已达1200头,带动就业30多人。


   目前,刘贺的主要任务是抓管理、跑市场,让规模逐步扩大。今年元旦期间,刘贺用挣到的钱买了辆新车,没事就会到蚌埠、宿州、淮南等地与当地食品厂和屠宰户联系,推销产品,为当地养殖户打开“销路”。


   牛棚里的牛越来越多,身边的村民也一个个走上养牛致富的道路。然而,刘贺没有止步,他又盯上了另一个环节。他说,以往选育苗,要跑到河南,不仅路途遥远,而且牛犊容易水土不服,带来风险。刘贺计划下一步成立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不仅搞养殖,还要育种,让外地人带这里选种,让当地百姓得到实惠。


   村里的养牛户多了起来,人们的经济发展了起来,让养牛的队伍更加的扩大了,对于致富指条路,他也让村民看到了不一样的发展,当地村民在刘贺的带领下,闯劲更足了,致富的路更宽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1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