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益槐的痴迷蘑菇路

   2015-03-30 5220

   菌类的产品,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欢,如今菌类市场种类非常多,高益槐始终都在菌类市场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产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创造一个市场奇迹的,且看以下文章分析。


   上苍有时注定要某些人做某些事。高益槐生长在福建古田,这里物华天宝,气候炎热湿润,菌类资源极为丰富。至今谈起与菌类的缘份,他都不能忘却幼年时外祖父在他身上展现的一个奇迹——赤脚的高益槐被一枚钉子扎得很深,血流不止,众亲友焦虑的目光中,出身中医世家的外祖父不慌不忙地用浸过童尿的香菇涂抹伤口,三日后伤口竟愈合了。


   也许,这个奇迹从此让高益槐痴迷于菌菇世界。“文革”中大家忙于闹“革命”,他却躲在家中山间琢磨蘑菇;高考分数名列前茅,有许多名牌大学可选择,他却走进了福建农学院,只为能研究菌菇;学业优异,毕业留校任教,他又觉得菌菇事业在乡间,只有在一线,才能有技术上的突破,也才能以此为父老乡亲造福,1986年他毅然停薪留职返回家乡。


   这里的沃土滋润着高益槐和他的菌菇,让他在扎实的学识与汗水的交融中不断迸发出科技创新的灵感,孕育出丰硕的果实。高益槐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借助国家“星火计划”的春风,在闽东大地发芽、绽放。


   汽车在烈日下驶向古田。“尝尝这个。”教授递过来一听饮料,说这是他**的产物。淡绿的底色上白色的“个个健”三个字让人未品先凉。教授介绍说,这是用竹叶的提取物制成的饮料,含有竹叶黄酮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具有驱离心脑血管垃圾的功能,刚刚上市,已经供不应求。“个个”者,竹也。


   竹荪,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价格昂贵,人称“皇后菇”,可它的人工栽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业界被视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高益槐要啃这块硬骨头。他的老师听说了都觉得难度太大——野生竹荪的整个生长史还不清楚,怎样从孢子变成菌丝体,之后又怎样从菌丝体介入后产生菇类,菇类以后又如何产生菇……这整个过程还不为人知。整整3年,高益槐上山下乡,屡败屡战,苦苦探究竹荪的种子驯化、生长条件、物理环境。研究条件简陋,没有无菌室,他就自己设计无菌箱替代。


   天道酬勤。一天阴雨,高益槐来到一块试验地,地里种的竹荪都没有长出来。正当失望之际,他忽然在地旁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两朵开扇的竹荪,大喜过望。高益槐联想到,竹荪需要遮阳阴凉的环境,同时,雨天前的几日极度干燥形成的强烈温差刺激,也应是竹荪生长的必要条件。1990年9月18日,福建经济报头版刊登了稀有野生竹荪人工栽培成功的消息。


   报道说,高益槐培植的批竹荪,每平方米平均产值130元,扣除成本后是112元。高益槐一举打破竹荪无法人工栽培的断言。一时间各地食用菌行家纷纷前来讨教,因此受益的农民尊称他为技传四方的“财神爷”。


   不安分,大概是高益槐的天性。完全可以守成的他又把眼光投向海外。“我知道,我当时那种研究的学术水平和操作方法是不高的。要实现更高的目标,我一定要借助西方生物科学研究手段,借助外面的仪器、资金,借助外面的思维——西方科学家的思维去研究新的领域。”1992年,高益槐走进了新西兰皇家科学院,负责整个新西兰食用药用真菌的研发。这里优越的科研条件坚定了他在真菌世界知其所以然的抱负。


   “菌菇里面的成分很复杂,我们就重点进行菇的多糖研究。”高益槐说,国际营养学有三大领域:基因、蛋白质、多糖。当时大家公认,真菌多糖的研究将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突破口。菇里面有很多真菌多糖。当时最让高益槐困惑的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多糖让动物吃进去以后,一做实验却没有了,而有些多糖能够通过动物的肠壁、胃壁进入治病的位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起作用呢?它的分子结构又是怎样的?


   两年多的时间里,高益槐夜以继日,反复实验思考,终于有了突破。“我发现任何一个药物成分和人体的结合必须是亲和的,要亲和就必须要跟人体的结构相似。我猛然想起人的基因(DNA)螺旋状的结构……”于是,一种以氢键连接,由3个螺旋体交叉形成的一个漂亮的三维螺旋结构——β结构被高益槐发现了,那时的他甚至还没有意识到,他的研究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


   对于高益槐的研究来说,发现只是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提取、应用。“提取非常困难,因为过程中条件稍不合适,就会把里面的基团破坏,小小的基团一但丢掉或者扭曲,整个活性就没了。”经过大量实验,高益槐和他的团队没有采用通常的高温提取法,而是进行了低温水提取的新的尝试。


   1998年3月的一天,高益槐像往常一样走进实验室,一抬头,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试验器皿的底部呈现出一层淡淡的黄色沉淀物,这不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情景吗!之后的化学检测证实,这沉淀物的结构与高益槐团队在理论上推导出的螺旋状结构是吻合的。同年8月,高益槐因成功发现并提取出β结构的活性多糖,获得爱因斯坦发明金奖。


   远赴他乡二十载,对故国的牵挂始终萦绕于怀。与高益槐一同走在古田家乡葱郁的山道上,道两旁他从新西兰引种的猕猴桃已是果满枝头,树下套种的各种中草药正花色斑斓。高益槐掰着手指为记者算着这样种植一年下来果农会增收多少,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意。


   20多年前,高益槐带领科技人用自己的“一朵菇”帮助43万古田人民走出了科技兴农致富之路,使古田县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食用菌之都”。为此他成为全国5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和18个省、市、县脱贫致富的高级技术顾问,其香菇、竹荪、白木耳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纳入当时国家科委和福建省“星火计划”。如今,怀揣更大的设想和抱负,他再回故里,要用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以及综合现代生物科技手段为民谋得更大福祉。


   如今,他的产品已经成为了市场上最火爆的产品,非常的受欢迎,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走开始走上了种植这个蘑菇的道路,相信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的好,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奇迹就能够诞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2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