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时代,已经是打工不如创业的时代,很多人都选择回来创业,而创业最轻松的就是养殖,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常不错的养殖案例,相信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蛟河市河南街八垧地村,提起臧雪娇,左邻右舍对她的评价都是勤劳、朴实。跟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臧雪娇曾到外地打工,然而,经过6年多的奔波之后,她感到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于是,她回到家乡,办起了养猪场。如今,她的养猪场年出栏1000多头猪。
回到家乡当猪倌儿
臧雪娇今年33岁,是土生土长的八垧地村人。农民的孩子早当家。2000年,刚刚20岁的臧雪娇便开始到外地打工。
2007年,臧雪娇结婚后,决定回到家乡自己创业。正好这时候,有一家招商引资企业落户蛟河,需要大量收购猪肉制作香肠。臧雪娇感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她决定养猪。
可是,臧雪娇的这个想法遭到了亲友的反对,因为当时生猪市场不稳,怕赔进去。有的人劝她:“你一个女孩子,养哪份猪呢?还是找个轻闲的工作,赚点零花钱就行了。”
但执拗的臧雪娇还是认准了养猪这条路。她拿出自己在外打工积攒的所有积蓄,并向父母借了一些钱,开始建猪舍。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臧雪娇说,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她常常陷入困境。有一次,工人准备给猪舍安装水管,但臧雪娇已经分文没有,实在拿不出来买水管的钱了,她只好央求父母帮着借钱。最终,父母将留给弟弟结婚的钱拿出来支援她。
不久,一个占地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建成了。
一边读书一边养猪
臧雪娇说,刚起步时,不懂养猪技术,她就向有经验的人虚心请教。2009年,国家推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政策,正感到养殖知识极度匮乏的臧雪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来到吉林大学农学部,学习畜牧专业。
臧雪娇说,为了不耽误养猪,她常常往返于蛟河与长春之间,她的大学生活十分忙碌。
有一年冬天,一头母猪生下了18只猪崽,为了让这些猪崽都能存活下来,臧雪娇只能给猪崽喂奶粉。为了不让猪崽挨冻,臧雪娇每次去猪舍,都是把猪崽揣在怀里,抱回到屋里喂奶粉。为了给那些猪崽喂奶粉,臧雪娇不知道要在冰天雪地中,往返猪舍多少次……
2012年,臧雪娇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当拿到毕业证、带着学成的技术回来的时候,猪舍中猪的数量也翻番了,臧雪娇更加坚定了将养猪进行到底的决心。
自创养猪经
臧雪娇说,当初决定养猪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但一路走过来,挺顺利的,主要是运用科学知识来养猪,尤其是在防疫方面。
为了便于管理,臧雪娇给猪舍内的每头猪都标上“耳标号”。不仅如此,2011年,她还投入一万多元,给猪舍安装了监控系统。这样一来,足不出户,臧雪娇就可以随时观察猪舍里每头猪的状况。
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任务,养猪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未来的事业会发展的更加好,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市场,同时也创造了充足的平台,致富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