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战略早已被精明的商家所推崇,但在竞争激烈而多变的市场上,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日系百货巨头伊都锦一夜之间退出中国市场给众多企业以警示:实施多品牌战略必须灵活地顺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喜好。
入夏以来,先是大连、天津、青岛、哈尔滨四个城市的伊都锦商厦被香港百货零售商利福国际打包收购,业界纷纷推测伊都锦将力保其大本营上海伊都锦商厦;而相关方面已经证实,该商厦在9月初也将易主。此番紧缩过后,伊都锦在华业务发展几乎重回起点。
伊都锦发生的变故或许有多种原因可以解释,不过,其多品牌战略未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同是一个关键因素。
可以说,多品牌企业在成败两条路上的分化决非偶然,决定性因素其实很简单:在于其灵活性的强弱。何时应扩张地盘,何时应适当收缩?何时该走到台前,何时又该退居幕后?各品牌拥有多大的自主权为好,统一的宣传推广又以何种力度为宜呢?拿捏好这个火候,企业才不至于变为八爪鱼:看似十八般武艺,一耍起来却把自己缠绕得死死的甚至窒息。因此,没有企业能单靠坐拥多少个品牌而成功,最佳战略不但应当是动态的,更应当平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胜者通吃
事实上,早已深入当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多品牌战略,不过是博弈论中胜者通吃原则在消费时代的生动演绎。小到可乐,大到汽车,从日用品到奢侈品,各行业的佼佼者似乎都是多品牌战略的高级玩家。
更客观地说,这些佼佼者并没有创造什么,只是顺应了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不断扩大并且不断被细分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价值观的多元化,企业得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开发新产品、新品牌,在定位上需要与原品牌进行刻意区分,这就为多品牌战略奠定了基础。
其次,多品牌战略进可攻、退可守,在适应市场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创新是艰难的,但大部分技术含量平平的创新也是最容易被跟进的。如企业仅仅固守单一的强势品牌,其竞争对手很快就会唱起对台戏,瓜分市场份额及利润,使先发优势迅速消失。而如果市场的主导者主动启用多品牌战略,通过定义明晰的品牌组合将不同的消费者一举囊括,其竞争对手就只能夹缝中求生了。
近年来,宝洁等公司多品牌管理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印象中这一战略总是高调的:的确,快速消费品公司藉由多品牌织出的网络展开宣传轰炸,可较快地将公司本身的知名度推向制高点;但另一些公司实施该战略则非常隐蔽:仅以手表为例,街头少年追捧SW ATCH的花俏,年轻白领崇尚CK的简洁前卫,高级管理层则喜欢选择机械贵族BLANC-PAIN。其实它们同属一家公司瑞士SM H集团。很多与时尚沾边的企业都喜欢这样隐身于品牌之后,通过档次来区分多品牌,循序渐进地培养奢侈品的潜在消费群。
无论高调或低调,正确实施多品牌战略的企业大多获得了极大的规模优势。有人形象的形容道:在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中,在对渠道的控制上,由于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多品牌的张力,他们都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当各个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形成合力,企业还能获得更高的股票市值。
伊都锦迷局
跟一些蜂拥进入国内、旋即匆匆退出的同行不同,伊都锦早在1997年便开始在上海设立生产基地,开设百货卖场,根基不可谓不扎实;10年来,其在华生产基地和百货卖场一度达到26家,拥有服装品牌40余个。回头再看伊都锦此次大瘦身,我们可以追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生意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这个答案,太广则失之浮泛、缺少针对性,太窄则等于主动放弃关联的产业机会,而伊都锦正是没能画下一个恰到好处的圈。作为服装企业,其在华的所有商厦均定位为服装商厦,且自营品牌占据了压倒性份额。这就使得美容产品(即通常大型购物场所一层所设置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和大众知悉度较高的服装品牌几乎完全缺席。现今人气鼎沸的购物场所,很多都是走美容产品带动服装销售的路线,伊都锦却一直自我隔离于这个圈子之外。而大众熟知的服装品牌除了吸引客流,更重要的作用则是在档次上形成参照,使消费者明白伊都锦的自营品牌定位何在。这对于宣传并不得力的伊都锦,应当是不需花一分广告费就能获得的推广效果。对比欧莱雅所致力的美,LVM H集团所专注的奢侈,伊都锦在这方面的缺失实在明显。
第二个问题则是:我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对该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揭示了品牌所对应的目标顾客群及潜在盈利点。伊都锦并不是没有市场野心,旗下数十个品牌从平价少女装、白领通勤装到高端个性服装应有尽有,但琳琅满目的产品却没有一个纲举目张的品牌决策。这些档次差异极大的品牌共栖于同一商厦之内,真是最好的选择吗?结果是,风格不统一,性价比不高成为大多数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概括性评价。能吸引忠实顾客的始终是几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其他牌子则后继乏力,形象模糊。越想兼顾,反而越容易失去目标顾客。
总结来看,没有正确地定义市场机会从而正确地管理多个品牌,是伊都锦耕耘中国市场10年却依旧没能破解的迷局:规模、格局、影响力都上去了,只有销售没能随之增长。其内部人士曾表示今后将改走效益第一,规模第二的路线,也正反映了企业开始对这个困境进行反思。
同业不同命的启发
与伊都锦同业不同命的代表当数I.T服饰集团。从1988年香港街头仅2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今天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服装业巨头,旗下店铺更已发展到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等地,数目逾70家。I.T的经营理念简单如故,而品牌战略则高人一筹。
首先是品牌的多而不乱,格局明晰。熟悉I.T的人都知道,它的旗下品牌分为代理和自创两类,但都统一于前卫、个性、引导潮流的大原则之下,风格各异而不突兀,多元而相辅相成。这足见I.T在企划上的用心,使店铺得以在最大范围内吸引需求不同的消费者。
此外,按高价和平价,将品牌划归大I.T和小i.t分别开店,大I.T网罗的是欧洲一些一线品牌及其附属二线品牌,国际T台上最新的流行元素在这里都能找到,因此这也成为各路明星和时尚圈内人士首选的潮流胜地。小i.t网罗的主要是日本和欧洲一些深受年轻人追捧的个性品牌,重在为想要以衣饰来展现性格的年轻人提供创意空间,店铺从货品到布置处处体现出年轻、有型的态度。如此划分的目的并不是要不同的消费群泾渭分明,而恰恰是要强调穿着品味是具有递进性的,从而达到循序渐进、与顾客一起成长的目的。
I.T还擅长在适当的时候隐身。一方面,根据旗下品牌的人气度,它特地将部分广受欢迎或特色鲜明的品牌独立出来,开设专门店销售。这些专门店往往网点更广,价格也较大众化。
另一方面,即使今天知名度高涨,I.T仍以做代理为主。这种模式对于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很有利,因为代理商可大大为其降低运营成本。而I.T亦不越俎代庖,只是专注于原汁原味把别人的品牌呈现出来。通过跟商场、百货公司打交道,去为这些品牌找好的位置,进行到位的服务,从商业的角度让自己代理的品牌生根发展。
成名之后,I.T十分注重与品牌的双向选择。它拥有一支强大的买手团队,在世界各地寻找能更好发挥I.T特色的产品。对于有意投奔自己的品牌,它也充分发挥自己多品牌运作的优势,根据品牌自身的情况,或将其放在综合店铺内,或帮其做独立的经营企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