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院大拐点:过度建设打破供需平衡、电影院投资价值大不如从前

   2018-11-02 壹娱观察 连博壹娱观察 连博13970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曾经盛极一时的星美院线就被频繁爆出关门、暂定营业等各种消息。仅广东省就有多家星美影城关门,深圳星美影城也有多店关门。更有报道称,星美因拖欠工资,全国维权人数超过了3000人。

可以说,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一方面是一万多家电影院密集的分布于国内各个城市,市场几近饱和。另一方面,由于观影技术的冲击,受众被不同渠道分流,单块银幕盈利比前两年出现了严重下降。此外,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基于影院的投资失去了保值,甚至升值的开发价值。

今年影视行业无论从制作还是到院线,整个产业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危机。相对于前几年影视院线的快速扩张,星美的大量关门或许只是院线大拐点的开始。

电影行业产能过剩

做电影院的,这两年最怕听到周围又开了一家,尤其开在四五线城市的电影院,由于人口规模小,对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

从几年前到现在,中国的电影院数量飞涨。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底,中国内地电影院合计9965家,银幕总数达到54165块,银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而在54165块银幕中,3D银幕47541块(可兼容放映2D电影),占全国银幕总数88%;全国地级市影院5060家,县级影院4905家;巨幕合计797块,其中IMAX银幕502块,中国巨幕295块。

这些数据仅仅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影院数量统计,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私人电影院、4D、5D小院线。有数据显示,这些小电影院在国内已达到9万多家。

“我家在的小县城就有两家以上的电影院,大多数场次都没有人看。”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有回老家的朋友这样感叹。

院线下沉,原本是为了满足更大的观影需求,但过度的建设则将影院与观影的供需平衡打破了。就像这个小县城,人口不多,或许1家电影院就已经能够满足当地人的观影需求,过多的建设,结果也只能是多场次空置,上座率不高,当院线的盈利能力远低于成本支出,那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根据艺恩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影院数量总计10089家。对比之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短短6个月,全国影院净增124家。

中国影院大拐点

数据来源:艺恩

伴随着影院数量的增长,是场均收入的下降。《第一财经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电影投资人高军的分析,认为场均收入的红线正在逼近。“电影内部人士特别关注的点,叫作场均收入,就是每场电影收入多少钱。2015年是七八千元,2016年降到了610元。而且有一条红线,如果场均收入低于550元,影院收入就会受到威胁。”

中国影院大拐点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单影院票房产出591.4万元,2017年单影院票房产出升高至598.5万元;而单银幕票房产出则从2016年单111万元,下降到105.71万元。

根据拓普电影智库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0个月里,确认倒闭或停业整改的影院已接近300家。近3个月内因营业调整等原因,没有票房入账的影院已经多达2100家,占全国影院总数的五分之一。

电影院产能严重过剩,单块银幕盈利能力逐步下滑,影院经营困难。这就是中国电影院线的现实。

中国电影院的现状与美国当年歌剧院的发展何其相似,要知道“1900年左右,在纽约就有37家歌剧院,但现在只有一家了。”

市场供需关系已经转变,而你的城市还缺电影院吗?

观影技术对院线的冲击

“我预计10年或者15年之后,许多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功能放映厅可能都要倒闭。”纽约电影节名誉主席理查德·佩纳在2016年北京举办的一场国际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断言。

也许,这不是耸人听闻。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技术对观影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把更多观影时间用在手机或者电影上观看影视内容。

其次则是因为流媒体的发展,新上映院线电影在下映之后就会在各个平台播放,这就让很大一部分人在面对上映的新片时多了一个选择——对于那些不足以吸引人走进影院的影片时,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便捷的角度,人们宁愿等它下映之后在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上观看。

美国电影协会相关报告称,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达4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世界第一大市场北美在这一年里的票房收入111亿美元,下滑2%,而其观影人次为12.4亿次下滑6%,是1995年以来该市场观影人次最低的一年。同时,该报告指出,家庭娱乐收入在2017年高达478亿美元上涨11%,其中大部分来自视频流媒体服务。

图片来源:网络

“你花了更多的钱,却只有更少的观众和更少的影响。”前派拉蒙影业总裁亚当·古德曼(Adam Goodman)说道,“你开始电影项目,就只能看到票房在逐渐烧毁。”

“在家里提供电影服务可能会吸引有着年幼孩子的人们。”《界面新闻》在关于“美国院线的危机”的一篇文章中援引美银美林媒体分析师杰西卡·雷夫·科恩(Jessica Reif Cohen)话称,“这是一件必须发生的显而易见的事情。”

虽然美国2016年的电影票房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亿美元,全球票房达到了386亿美元。但美国电影界没有人因为这一数据就对美国院线未来表示乐观,美国媒体不只一次报道,“聪明的资金正在离开”。

据美国电影专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高增长,是因为经济发展带动的通货膨胀以及高票价造成的。市场实际的情况是,在一片增长数据的背后,越来越少的人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根据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电影院上座人数基本持平,略微下降。

手机都可以播放杜比全景声,一键可以在家轻松投屏,网络平台影视剧内容越来越丰富的现在,看电影不再是满足社交和欣赏大片的需求时,人们还有什么理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走进电影院呢?

由于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电影内容格局一定会与现在不同:强调高声效大特效的超级大片,观众会为此走进电影院,而不那么要求视听技术的中小电影,观众大多会选择通过流媒体进行观看。

对此,市场已经通过自身的数据变化阐述着这个未来了。中国电影院线全面下滑的数据中,以普通2D荧幕下滑最为严重,而拥有杜比全景声,巨幕技术,IMAX技术的单块荧幕,盈利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持续上升。

在这种市场趋势下,未来影院必然出现高端化、功能化发展趋势,如华谊兄弟要自建高端影院品牌,国美要建VR(虚拟现实)影院,苏宁要建智能化、个性化影院等。

电影院投资价值已大不如从前

国内开设电影院线的,要么是像星美这样租赁场地的,要么是像万达、幸福蓝海这样的地产商通过自有项目开设电影院的。

这次被广东星美事件波及的还有曾被星美收购的其他影院。据浙江在线报道,星美此前在浙江收购了20余家影院,半数已不能正常营业,其中不乏像西田CC影城这样刚被收购就拖欠物业租金的院线。

另据《钱江晚报》报道,猫眼电影APP上显示,星美国际影城在台州地区的“临海鹿城店”“黄岩店”“杜桥店”“椒江店”,绍兴地区的“城市客厅店”“嵊州时代店”“新世界店”,嘉兴地区的“长安佳源店”“新滕佳源店”,金华地区的“上溪店”“佛堂店”“金发广场店”“武义桐琴店”,以及宁波的“奉化乐缘店”,这些影院都显示“该影院暂无排片信息”。

而这些星美影城所存在的问题,都直指一个关键点,资金不足,也就是在星美极速的扩张背后,房租、人工等运营成本大幅上涨,而影城的票房增长速度却不能覆盖成本支出。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星美控股影院总营收为29.28亿元。另据了解,2013年,星美只有83家影城,到2017年年底,星美在全国已拥有约365家影城、2290块屏幕。

中国影院大拐点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

在观影需求发生变化,影院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影院的盈利覆盖不了支出时,这些以租赁为主的院线,倒闭或被收购也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而以万达代表的地产资本基因的院线,如保利地产、宝能集团、泰禾集团等,其院线业务定位是通过电影带来的流量,从而提高物业租售价值,从而获得盈利。

在壹娱观察往期文章《73家房地产企业掘金电影行业》一文中,就对万达模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万达城的设计中,把购物中心、创意休闲街区、影视主题公园、酒店集群以及写字楼集合在一起,打造城集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巨型“消费王国”,电影院则是万达城核心的流量入口。

这种模式更为吸引地产商的是,引入文化开发的概念,可以以相对较低价格拿到土地。比如万达,在建成万达广场,通过电影院、购物中心吸引流量,从而拉升地价,然后以卖公寓和写字楼的方式快速回笼资金。

但这种发展方式有两个前提,借助文化地产概念可以低价拿地,房价前景必需大好。具备这两个条件,投入院线为流量入口的地产企业才能够获得利润,以院线作为其地产战略的补充。

非常不幸的是,今年全国地产市场疲软,地产企业也很难再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拿地。比如今年以云南俊发为代表的多个昆明城中村改造样板工程,不再是万达城这样的文化地产的概念,而是转为城市历史文物修缮重建的概念。

此外,随着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政策出台,这些地产资本在自身融资困难,新鲜血液难以输入的前提下,哪有更多的资金去做盈利艰难甚至持续亏损的院线业务。

在整个市场都视院线业务为鸡肋的情况下,以租为主的院线无力负担成本的上升,地产资本未来或许也将考虑切割不健康的院线业务,中国电影院线迎来的不是寒冬,进入了结构性衰退期。

在这一时期,放映设备陈旧,地段不好的电影院或大范围被淘汰,院线将进入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的阶段。只是不知到那时,曾经烈火烹油的中国电影院还能剩下多少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39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