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每日优鲜刚完成高盛、腾讯领投的4.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短短几年,快速成为了生鲜零售行业的创新标杆。
从2014年创业至今,每日优鲜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如何从行业判断,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上做出突破的?又有哪些重要的创业思考?
在近日的创业黑马?王岑消费冠军实验室上,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做了《新物种进化论》的深度分享,希望能给生鲜零售业态从业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每日优鲜成立到今天,正好整整4年时间。回头看,我们到底这几年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里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今天跟大家一起做一下交流。
1、做一个十年内都是对的事情
第一,我们创业算这一波比较晚的。我是1981年的,2014年年底创业,那时我33岁,说早不早,说晚也不晚。第二,我是在联想集团和控股做了13年后,决定出来自己做点事情。在2014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已经开始了好几年,有很多玩家,那个Timing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和曾斌决定做这个事时,是2014年7月份,在思考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就在想一件事情,如果这个时间点去创业,有没有什么大的机会?我们的优势、劣势是什么?我们两个其实在联想集团都做了10年,后来去联想控股做了3年农业。
我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可能是认准一件事能干10年,比较擅长长跑,所以要做就做一个在10年内,都是对的事情。所以,当时拉开了去看,2014年底,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2、消费者代际变迁和新技术升级催生新物种
消费行业,我觉得最大驱动变化的机会也好,风险也好,其实就是消费者。而在消费者整个的社会族群构成中,大概25岁-65岁这个区间的人,会是消费购买的主力。当然最新的一个报道说,是从15岁开始,因为有了微信支付,消费力也在提升,特别是线上的一些消费在提升。
但从全社会来看,25岁-65岁仍然是消费人群的核心构成,每10年就有新一代人进来,有老一代人退出去,但是一代人一代人在变化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一些大的代际变迁,我们当时看到最大的机会是什么呢?
2015-2025年这10年间,80后、90后会从中国的消费生力军变成主力军。大家算一算,2015年的时候,80年出生的人正好是35岁,90年出生的正好是人25岁,意味着从2015年那个时点看,25岁-65岁的人群中,有1/4是80、90后,再过10年2025年会发生什么呢?80、90后会占到一半,且00后开始跑步进场。
所以,我们觉得这种代际变迁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因为80后、90后和之前的人,是不一样的人群,可能会有大的变化。所以,看到这一点我们就再去深挖,他们会可能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有几个判断:
判断一:到店消费会变成到家消费;
判断二:计划性购物会变成更即时性的购物;
判断三:海量的产品会需要变成精选产品。
因为,这一波人出生时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在我小时候,课本上有一个形容零售商很重要的词,就是琳琅满目。现在,琳琅满目对于一个中国的消费者来讲,不是什么了,不会再出现十几年前,只要沃尔玛到一个城市开店,就全民热情迎接这样的事情。
我2000年刚到北京和女朋友约会,就约在中关村的家乐福,暗示是什么呢?就是今天哥要带你潇洒一趟。现在,我们的快递小哥都不会这么干了,所以时代在变化,这一代人他的消费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赌的是,它的变化是一个质变。质变是什么概念呢?就是非连续性的,两条曲线它是要跳一个轨道才能往上走的,其它叫连续性变化。
消费者的代际变迁带来的质变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个是新的技术在出现,零售做的很多事情,是有可能在内部供给侧用不同的做法去实现的,这个技术毫无疑问我觉得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所以,我们看到了新技术核心的代际变迁。
我们哥俩就觉得好像这是可以做一个比较大的事情,于是拉了一条线,这条线非常粗糙,好处就是它可以看10年以上的事。
3、零售行业过去100年发生过什么?
如果,我们认为2015-2025年在中国有一次大的变化,放在全世界看,它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看了一下,1950-1960年,就是那个时点,大概二战后的婴儿潮回来,那个代际出现在美国的时候,美国出现了沃尔玛的业态。
一、五六十年代,沃尔玛们自建物流,配送到Town,创造了“商圈级零售”
沃尔玛干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把超市(我们现在叫超市),开到了Town(城镇),美国跟中国的城市物理结构空间不太一样,居民是更多住在Town里面。
开到Town意味着当时所有的用户,可以不再需要去City买东西了,在Town就能买得到,沃尔玛就是当时的便利店。做完这件事以后,沃尔玛就要做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看沃尔玛的传记,有小半本书在讲跟零售无关,但非常重要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事。
因为,当时整个社会没有物流基础设施帮助它把商品送到Town,物流只能送到City,他就要自建物流,所以他要把卫星放到天上去,然后调度车队,把商品从工厂直接送到各个Town,这个物流做完以后,他打造了当时最高效、最便捷的零售购物体系。
从那以后,就出现了很多类似沃尔玛的物种。比如家乐福在欧洲,如果沃尔玛是老虎的话,家乐福就是华南虎。国美、苏宁在不同的品类复用了沃尔玛的商业模式。那Costco(好市多)是什么?是一个更敏捷的沃尔玛,意味着可能是一个豹子。
所以,我们觉得这一类创造了商圈级的零售,当然在美国应该叫城镇级,中国的城市中间很多乡村,但城市内比较大,有很多商圈。所以我们把它改个名字叫商圈级零售。这是一类物种,像老虎、华南虎、豹子等等,在那个时点发生,就是因为背后有代际人群的变化。
二、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7-11发明共同配送体系,把门店开到了社区级
又过了20年,全世界的零售发生了一件事。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那时候日本战后经济恢复了,工业基础设施有,技术有,通过20多年又恢复了战后经济。
那时候日本的出口订单非常多,多到和它的社会伦理、人文、习惯发生了冲突,要不断地生产订单,没有工人怎么办?于是,女人开始要上班了。女人开始要上班,就意味着每一个家庭的时间变少,收入提升,需要更便捷的业态去满足日常。
在中国看到的一些日本便利店,因为饮食习惯不一样,可能咱们还感受不到那个便利。在日本,当时的便利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即时性的消费需求,包括一日三餐,所以日本便利店的创始人,有几个都是吃盒饭长大的。
我去问某创始人,我说,你每天中午吃什么?他说,我们每天中午吃对面那家的盒饭。我说,那你晚上呢?晚上吃我们自己家的盒饭。所以,他们的核心是要去找到更便捷性的用户需求的满足点。
同样的,到7-11铃木先生的几本书里去看,包括跟他去聊,他有一半时间在讲物流的事情,作为一个新创造的物种,把门店开到了社区级。当时的社会物流基础设施,是不支持把商品很高效配送到社区,所以铃木先生一样,他有一半的时间在做如何解决供应链的事情。
那如何做的呢?自己找车,送到社区。要么你这个供应商有车,你帮我送,还搭点别家供应商的货。后来他发明了共同配送系统,现在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想象,效率很低。但是,在那个时点,没有这样的物流体系。他就需要从原来的城市级里面,拉出毛细血管,拼凑成一个城市的共同配送网络,所以当时有一个词他们叫共同网络,翻译成中文叫共同配送。
这个业态在那个时点成立了。其实便利店其实很早就有了,7-11本身也是他们加盟美国的一个授权连锁体系,在日本开的前10年,也不太好,同样是在那个时点慢慢重新起来的,这跟刚刚我们讲的人群代际变化同样很有关系。
三、2000年左右,”互联网+零售”变成”互联网+中心仓”
又过了20年左右(2000年),发生了大的零售变化,我觉得能称为新物种了,其实是互联网来了,互联网+很多行业。互联网+媒体就是门户网站,互联网+零售就是电商。互联网+零售其实是数字化的过程,零售的本质如果抽象成逻辑、抽象成数字是干三件事:
1、信息流的交互。
2、资金流的交互。
3、物流的交互。
信息流是不断传递信息给用户,帮助用户完成购买决策。消费者去到店里可以看到商品,是在交互信息,了解它的价格和详情。所以一开始可以卖图书,后来很多人说图书可以卖,衣服恐怕不行。衣服我得试,你一个网页我可能决定不了,后来也被击碎,衣服也可以在网上卖。
后来说,衣服行,鞋肯定不行。因为这个除了码子,还得试脚形,这个不试肯定不行,后来这个担心也被击碎。
2004年前后 我记得行业里还有人争论电脑能不能在线上卖。有人说电脑肯定不行,太贵了,那时候买电脑是个大件,恨不得都得一家人,老婆、孩子带着去看,还要装软件,做培训,网上卖电脑不太行吧?
现在如果再回过头想当年“网上到底能不能卖电脑”的话题,所有人都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没有技术信仰,面对技术革命的迷茫。
结果是,网上卖电脑的担心依然被击碎。
后来我们发现这些所有的商品,都是有可能信息化的。可能让用户摸不到,看不到,但通过信息的方式,可以创造其它的体验。
我去店里买东西,店员会给我介绍,但他也会忽悠我。互联网信息介绍,没有一个人在那儿说,没有那种语调、感情,但是可能信息对称,有网民的点评和商品介绍等等,互有优劣。
所以信息化这件事情,现在来看都可以了。资金流也是可以数字化的。蜕化下来,只剩一个物流,你确实要实实在在给人一个东西,所以后来互联网+零售,变成互联网+仓。那用中心仓不断地去替代线下的商业。这个替代的过程很有意思,往往会呈现几个特点:
第一,线上便捷性完胜线下。如果我去沃尔玛这种商圈级、城市级的零售购物,基本上用户的周期是monthly、weekly,这样的周期。到了线上以后,能变成daily,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触动点,便捷性完胜线下。
第二,做仓一定是跨品类的。美国出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最大的3C连锁公司Best Buy(百思买),又卖电器,又卖IT产品,同期美国还有一个做IT连锁的叫RadioShack,也做了很多年。Best Buy和它打了很多年都打不死,因为它确实专业,选品很专业,效率也很高。
后来有两年,那个IT连锁突然就不行了。我问Best Buy,你怎么那两年突然就把它打死了?其实找不到答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之后,我在跟Intel开会时的一页PPT里,找到了和那件事情的关联。Intel说正好那几年,美国的用户二次、三次购机的比例开始提升,占到了70%以上。大部分人是成熟用户了,成熟用户开始不见得要去这种专业渠道买东西了。(最不成熟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可以看到满大街的什么空调专卖店、电脑专卖店。)
所以随着用户成熟度的提升,可能他的选择就逐渐从品牌店,慢慢到品类店,再到综合店了。
所以,其实那时用户买电脑已经变得很平常了,已经和买其它的电器合并成了一张购物清单,有了这些清单,我就要去什么地方,自然就会形成购物路径。
当这些电脑和其他电器品类合并的时候,IT连锁品牌就受不了了,因为用户可能也要同时买其它的东西,而IT连锁品牌的门店受限于物理空间,是扩张不了的,除非重建。
回过头来讲,这些有仓的一定会有一种优势——跨品类的优势,这种优势类似于当年的门店3C打那些IT连锁品牌一样。
你看所有做仓的都会跨品类,他经营的品类超越了线下一个门店的经营品类,因为它的模式更容易跨品类复制。做一个门店要做多品类的时候有很大的边界,沃尔玛做到3C是很难的,再做服装也是很难的。当然百货做沃尔玛那个也很难。
线下门店品类的边界很窄,因为门店营运管理更复杂。所以我觉得线上有一个跨品类、降维打击线下门店的优势。
所以,刚刚讲了购物更方便,品类更齐全,产生了经营、产生了效率,我觉得有一些优势,但加上我们之前的两个优势,我能跨品类的时候,我可以一个品类、一个品类打你,我可以用别的品类资源打你这个品类的。
到了2014年、2015年,我们开始画完这张图以后,在想我们做什么,我们当时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我以生鲜品类作为切入点,用前置仓(社区仓)去替代社区商业,这个路径是否可行?如果这个事情可行,就意味着中心的电商也打不着我,我又能够很快用那个路径切线下,这就是每日优鲜的雏形和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和曾斌就在想,如果未来这样走,中国又有这么大的变化的机会,代际人群出现,全世界百年不遇的几件事情,50年代美国出现过一次,70、80年代日本出现过一次,中国会出现一次,所以觉得这件事能做。
4、未来10年,新物种百花齐放
一旦出现这个,我们赌的是未来10年,新物种百花齐放。像沃尔玛那样的老虎,7-11和所有类7-11社区商业,我们叫猩猩、猴子、狒狒,像京东、阿里这样我们叫鲨鱼,是不是有新的物种级的创新机会,所以我们当时赌的是判断2015-2025年,新物种会百花齐放。
而百花齐放什么概念?新物种的总量会远高于整个行业的增速,另外一句话是什么?老物种的总量跑不过大盘,就意味着他们会整合、并购、增效。
所以,我们当时的判断两种选择:
1、老物种的桌子,跟那个桌主举个手说,老大好,我想吃口饭。那就加把椅子,你得表现特别好,在桌主的缝隙中腾挪,吃口剩饭。
2、你要去开一个新的桌子,开荒。开新桌子比较难,刚刚讲了所有物种创新的第一个人,开新桌子是在基础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下,一边自建,一边整合,才能凑出来这张桌子。可能东借一条腿,西拼一张桌面。我们当时赌那就开新桌子。
所以整个每日优鲜当时大的方向有一个判断了,叫all in新物种,赌新桌子,不去老桌子干了。
后来就有了每日优鲜。到了2017年,公司做了大概有两年半、三年,2017年初,公司发展每日优鲜稍微有一点基础了,有那么三个月,我还是挺焦虑的。
刚做完C+轮融资,老虎投的,投完以后,有一段时间股东们都问我,你要不要去开店?你们原来也管店出身的,又做生鲜,你们可以搞。
但其实我内心是特别抗拒的,因为我们二三年前就想了是要开新桌子,跑回头再去开店,不成了在老桌子上翻腾嘛。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怎么去应对,我们公司那时候很小嘛,该如何应对呢?
建筑级零售才是线下新物种。
大概想了3个月,又有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我们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社区电商这件事情,是在替代社区级零售,不断推演下去,线下会往哪里走,线下的新物种在哪儿。后来我们赌了一件事,我们觉得会出现建筑级零售。
怎么理解建筑级零售?以前,约莫每天有不到1%我们1小时送到用户那儿的订单,会收到客户的投诉,当时觉得这种客户投诉特别奇葩,但现在想想其实是特别有道理的,什么样的投诉呢?
基本上都是我们快递员把东西送到了顾客楼下,给顾客打电话,因为那个小区或者写字楼的管理比较严,保安不让上楼,上面的顾客就说,你不送上来,我就不要,我就取消订单。这种情况其实对快递员是特别委屈的事,因为白跑一趟,还被投诉。
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投诉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便捷的标准,对于这些人变了,下楼就叫不方便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再去看什么叫便捷?如果我现在去旁边的7-11,下楼等电梯,出去,买完东西再回来,往返30分钟是要的。30分钟意味着什么?在20、30年前,那时候的日本30分钟还干不了啥,还能实现方便。
但现在30分钟,一个用户可以做得事情太多了,《王者荣耀》可以打两把,吃鸡吃了两锅。抖音就不用说了。
第二,从空间的角度,交通工具现在越来越方便了,30分钟往返走3公里,什么概念?现在人根本不愿意走。我看了一下摩拜的调研,当时说是短距最佳工具,多短?1公里内最好。3公里对一个人往返走已经很累了,都可以发朋友圈了,炫耀一下,我今天运动了。
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看,标准不一样了,人类社会在向着越来越舒服的美好生活走。
所以,我们觉得建筑级零售应该就会出现了,用户的需求摆在这儿,如果我不出这个地方,就能买到东西,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们当时觉得与其跑到社区开店,不如直接在建筑里做拦截。我们给用户提供在建筑里能买到的东西,同时还有3000款东西供你挑选,一小时或者30分钟就给你送过来,你就不用去社区了。
因为开店这个东西越来越变得碎片化,你开一个,我开一个。麦当劳这么强大,对面还有肯德基,旁边还有汉堡王,再过去还有什么德克士,非常的碎片化,很难形成足够的触达。
因此我们在建筑级这件事情上开始布局,做了一个便利购。不断把货架摆到建筑物去试,智能柜摆到建筑级的开放空间,非智能柜,摆在建筑级的封闭空间,这件事情想清楚了,就开始干。
干的过程中,去年到今年打了一仗,好多做无人货架的都撤退了。这件事情,后来我一想,我们也有一个感受:
当你看到了这件事情是一个建筑级的时候,你其实看的是井下头的油。但别人可能看不到,就觉得是一口水井。就会想,靠!疯子!
每日优鲜抢了这件生意,所以这件事情就是在建筑级上站住了这个赛道。
今年我们又做了一家公司—每日一淘,我们当时说如果线上生意是线下的一种映射,不断在映射,线下都会出现建筑级了,线上的在哪儿?
本质上来说,用户如果在线上打开手机,中国用户很多停留在微信里,这就是他的建筑。他只要不从微信出去,到另一个APP上,这就叫建筑级,不跳转那一步了。所以在微信里面做,完成交易闭环的,是线上建筑级。
我们看了一下,在微信的生态下,差不多应该已经有1万亿的交易规模了,在微信群里头用小程序,原来还不是小程序,原来是公众号,就已经有这么一个消费规模了。
所以,我们当时觉得在微信里面完成交易的就OK,所以我们做了一家公司叫每日一淘,跑得比较快。
每日优鲜这4年,在当初做了一个很长的长考,公司做什么,判断清楚之后,围绕着这个,不断All in在新的业态上。
我们现在也还在不断尝试,都是一些新的物种。
5、前置仓模式开启社区电商
每日优鲜我们做的事情给用户提供3个核心的利益点。
第一,全品类精选商品,这里面2000多款SKU,水果有100多款,蔬菜100多款,肉禽蛋奶100多款,其实算到2000款,作为一个零售商可能不多。拆到生鲜这个品类足够了,只要你是精选好的给用户。
同时,我们自己是买手直采。因为我们原来团队本来是在全球买农场,所以供应链我们扎得比较深。
还有是对品质的把控,品质控制我们不看任何报告,你有我不管,我们自己所有的大仓100%的批次检测,这在中国零售商里应该是唯一一个会这么做的,我们建了3个国家级实验室,达到那个标准,所有的货进来,每个批次我都检。
因为生鲜这个东西不是工业品,工业品给我一个样品,我觉得OK就行了,基本上你再给我发的货,和那个样品品质偏差不大的。但生鲜不一样,所以我们是每个批次检测,这样可以保证到食品安全、品质。
第二,社区前置仓,我们做了一个中心仓的分选中心,很多人在中心仓发货给用户了。我们再建了一个社区的前置仓,把货送到那,再送去给用户。
最早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问过,徐正,如果你把这个货送得更快了,原来人家1、2天到,你1小时到,你的配送成本得多高,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
在这儿,我们自己也有一个Know-how,聪明不见得都是好事,因为太聪明了,就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有人第一感觉认为配送成本高,就想下一个问题了。我们比较笨,慢一点,是不是真的成本高?
我们停下来去算这个帐,其实放在如果是普货,中心仓送到用户家,和中心仓再到前置仓,送过去,用户下单1小时送达,成本一定高,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逻辑。
但是,如果换成冷链,就发生了特别奇妙的变化。冷链整个配送成本,大部分在冷链,而不是在配送。你想原来冷链如果从中心仓发到一个用户家里,有品质体验保障的情况下,约莫我们当时看的所有生鲜电商基本30块钱左右每单,整个配送履约成本。
而那时候经常有一个词叫“江浙沪5块包邮”,意味着约莫这30块钱的冷链里头,5块是仓配成本,25块是冷链。
我们当时想,如果要把生鲜做好,其实就把冷链成本干掉,靠降低冷链成本取得优势。比如用户一共买100块钱东西,配送成本30块,我们做零售行业毛利本来也就30%左右,所以你只要把冷链大幅干掉,我们就基本产生绝对竞争力了。
所以,我们当时拆冷链的时候,把实现冷链的技术分为了3种:
1、冷源式冷链。
什么意思?通上电用的。民用叫冰箱,工业用叫冷库,这个技术过去50年已经非常普及了,普及到什么程度?成本低,维护成本也低,质量好得不得了。家里民用级的,如果冰箱用不了,第一反应肯定是停电了,不会想到是冰箱坏了,这个技术已经足够好了。
这个技术的特点是有一点点初始投入,可变成本极低。
2、冷媒式冷链。
当时电商老用的,冰袋、泡沫箱,送一个大闸蟹怕不好先放冰袋,泡沫箱捂着,又怕不透气,戳俩洞。戳多了又怕冰块化得太快了,又加一块冰块。人家买了一斤大闸蟹,送了5斤包装。女的一打开,又特别麻烦,基本上3次就得割一次手,暗下毒誓,再也不买了,这个生意没法做。
冷媒式的冷链特点,你哪怕做100单的生意,也要买到这些辅材配送出去。所以用这种冷链小、快起步好,但是每一单成本太高,想做大,可变成本太可怕。
我觉得好的生意结构,是有一点固定成本,我用不同的固定成本结构形成压倒性优势,因为我没有可变成本。
3、时间冷链。
跑得快就好了,听起来很土,像原始社会。但是所有的老百姓,没谁拿着冰箱去超市,老百姓买完菜,都是自己时间冷链拿回去的,全社会都是用时间冷链拿回去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女人不爱干的事,找专业的人干掉。
我们当时的解决方案,用冷源式的冷链+时间冷链,去冷媒化,所以就把冷源式的冷链修到社区,修到你家门口,然后用时间冷链和你在店里买菜一样的距离,专业的快递员给你更快送过去,不就比你在家里去店里购物的,体验更好了吗?
所以冷链我们这个题就解了,大幅降低了成本,我们基本上砍掉了一半以上,这个取得了很多压倒性优势。
如何解决机会成本?
当然,这背后有很多其它的困难,我们要去面对。比如说我们做2000、3000款商品,现在全国1000多个仓,每天有超过200万个数字需要我们去做计算和预测。
在每一个仓,每一款商品备多少?备少了,我的用户来了买不到,我的机会成本很高。备多了,用户没买,我的损耗很高。所以要不断地跑准确的预测,我们当时有两个路径:
路径一:学7-11店长备货制。
路径二:大数据备货,不要店长,放在后台。
我们选择了后台。
可能跟我原来学数学有关,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用数据、算法去试。算法第一个月,我觉得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惨痛经历,这个经历我们用完以后觉得特别好,所有人工智能头3个月,都是人工智障,比人都笨。
这时候会考验你的决心,预测出来的数字觉得蠢到不行,但你相不相信算法?相不相信它也像一个孩子一样,它会更聪明,只不过刚开始要学习。而那个时候付出去的成本是特别大的,且你在组织内推这个的时候,总会有对技术没有那种信仰的人。他会去问,搞到这样,一点都不准,还不如我备得准,这是肯定的。
因为你算法革他的命嘛,革命你牛也就算了,啪一枪打到了自己人,对吧?他肯定说刀好使,用什么枪?这个时候的算法,因为一开始确实数据量不够、模型不够、参数不够,就是一个人工智障,蠢得不得了。
那时候有一个仓损耗90%,什么概念?备了10条鱼,卖了1条,死了9条。那如果是人备货,怎么着都是备10条,卖9条,差1条打个折就卖了。但跑到今天,我想说一下,我们的损耗是多少?百分之1点几,什么概念?
所有超市的商品只要放上货架,会让用户摸的,只要那一摸8个点没有了。你看大妈挑提子,肯定是一个提子20多颗,把不好的3个就揪下去了,20颗揪掉3下,什么概念?15个点损耗。对吧?
我们原来还没干每日优鲜的时候卖香蕉,香蕉一般在超市是弧形朝下摆,理货员本能地都会这么摆香蕉。那用户就会往上揪,一揪有一个伤,如果不买,那个伤迅速开始变黑,所以一揪损耗10个点。
然后我们就培训,让所有人香蕉弧形朝上摆。后来一算,算了,培训成本超过了10个点。因为你让所有人在门店反人性做事情,肯定是这样。所以整个传统零售商品的损耗也不低。
每日优鲜当时要卖蔬菜,所有人觉得,老大,怎么能上50款绿叶菜,要求太高了,会损耗的,我说,不怕,只要我损耗比对面那个低,我就有竞争力,损耗是客观规律,谁都不可能逆的,是天道。
在这个规律下,你做得比别人好,才是竞争力,所以我们的蔬菜损耗很低,我们的平价菜卖得就很便宜,我们的鲜猪肉也卖得很便宜,为什么呢?就是算法的作用。
所以,今天我们的模式非常容易复制,我不太依赖于前面的站长水平高低了。
开始决定做前置仓的时候,看上去干掉了冷链成本,但潜在的其它的成本,也会产生,能不能有效的解决呢?
第三,会员营销。
我们是会员制的,是用社交的算法去做,不断地做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这和全品类精选、前置仓这几个事情是串在一起的。
我们觉得从现在来看,面对这些中心化的电商,能成长起来的做电商的80%以上是有社交化获客能力的。中心化获客大量投放各种渠道,没点独门绝技可能都不太行,需要算清获客成本。
那如果社交的口子能打开的话,其实获客成本还是更低的,社交红利在过去三五年(未来三五年)还是存在的,新跑出来的都是能社交获客的,不能社交获客基本上比较弱。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比较坚持社交化以客带客,到今天为止,依然有一半左右新客户都是老客户推荐过来的,这个跑起来就比较快,也比较顺。
在每日优鲜上,我们就做这三件事,3年,没有太大的方向性的调整,没有方向性调整就没有什么大折腾,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积累下来就会有一些核心能力。
6、从社区级零售到建筑级零售
当时公司已经有一定基础了,所以我们面对建筑级的零售,我们也有一些更长期的思考,说白了我们看到产出更多,然后我们的基础投入也更多。所以,我们当时在这个赛道打了一个歼灭战,我们把这个业务拆出来独立融资了。
融资的时候,其实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找FA,我说,我们这个业务拆出来独立融资不是想要这笔钱,因为我们自己也有,但是我们想让别人拿不到钱,我们就跟FA做了一个协约,我说就指定这个赛道潜在的三个玩家,如果他有领投方,领投那个基金的老大,我没见到,是你不行,你FA没帮我找到他。如果我见到了我没搞定,那是我不行,我也不怪你。
我就是做这样一次融资,所以我们当时拆出来大概融了两亿美金。融完以后说看到还有谁有钱,我们就来打一仗,但是运气比较好,融完资以后,就几乎没人再跑在这个赛道上了,其实这个赛道的战争就结束了。
这里我想说的事情是:当你有一手牌的时候,先凑齐了再出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