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化等词汇成为现在零售业的热词,很多实体门店,尤其是大卖场都开始对自己的门店进行相应的改造。近日,中国商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物美联想桥店,看这家在去年还处于亏损的门店,在和多点Dmall合作后,是如何扭亏为盈的。
门店全面数字化
“去年改造前,这个店每个月的净亏损额约为100多万元,当时在北京物美亏损大排名的倒数前三名一定有它。” 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坦言,联想桥店当时的情况真的“很糟糕”。
据了解,北京物美联想桥店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附近商圈里大卖场竞争十分激烈。“它的北边有一个沃尔玛,南边有一个家乐福,西边有一个超市发,生意很不好。”刘桂海表示,对这家店的改造纯属“死马当作活马医”,亏损额太大,不做一些新的尝试感觉不行了。
据刘桂海介绍,整个物美联想桥店的改造思路很简单,即物理门店和数字门店的结合。“如果我们要非常清晰地、可视化地了解整个门店经营和用户商品的情况,其实就应该在这个物理门店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字门店,这个数字门店跟这个门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今天有多少顾客来,数字门店应该就有多少个记录;今天每一个商品销售的情况,被哪个顾客拿走了,应该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的;今天这个店的哪些商品马上要卖完缺货了,哪些订的货到仓库了,还有哪些货在供应商那处于合同阶段,都应该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是这样一个数字过程,其实就很好地可以反馈整个门店真实经营的状况。”他表示,怎样通过数字流程变化去影响、要求门店必须做什么样的工作流程的变化,以解决原来不可视、不可分析、不可用的问题,是多点Dmall在改造时的整体指导思想。
实际上,北京物美是最早跟多点Dmall展开全面合作的超市。在2017年底,物美联想桥店改造完毕后,经营面积从原先的12000平方缩减到了6000平方再到现在3500平方,商品数目从17000个缩减至9500个,同时整个卖场的生鲜占比从原有的30%增加至50%,重构品类,优化选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联想桥店同比利润增长113%,整体业绩增长49%。
目前,针对物美联想桥店,多点Dmall不仅在商品数字化方面大力推行商品标准化,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得到极大提升,门店的库存与供应链数字化工作也得到了完善。多点Dmall的数字化工具盖亚系统让门店商品汰换工作已经实现90%智能化。
记者参观了多点Dmall为物美打造的周转前置仓。据刘桂海介绍,目前他们不会做一些电商在做的专门的前置仓,而是将门店前场补货和电商库存放到了同一个仓库里。“很多实体门店做电商的时候会专门做个独立的前置仓,那样的前置仓和门店是割裂开来的,且能容纳的商品品类数量有限。”刘桂海表示,周转前置仓做到了库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库存以周转为导向,商品不按固定位置摆放,每天的促销品、畅销品都在放在最易于拣货的位置,而店员只需查看手机工作台就能清晰作业。在提高拣货效率的同时,不单独占用前场经营和后仓库存位置,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种类高达几千品,远远高于其他单独区隔电商库存的模式。目前,物美联想桥店已经达到了13天的库存周转,而行业平均为40天左右。
从实体门店的痛点出发
实际上,在对物美联想桥店进行改造的时候,多点Dmall也曾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技术没有问题,主要就是将技术应用到实际门店场景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
以多点自由购为例,自由购是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扫码直接付款购物,然后在核验区让工作人员进行确认。据了解,去年物美联想桥店的多点自由购支持一次性购买20件商品,但这个数字在目前已经降到了5件。“这是因为上了20件之后防损的压力比较大,而且排队现象也很严重。在峰值的时候,像联想桥这样的大店可以做到一天有30%以上的定单都是走自由购。因为商品件数多,人工平台排的队还不如自由购核验区排队长,自由购反而变成最拥堵的模式。很多顾客都反映在购物的时候体验比较好,但是最后出去的时候被拦下了很长时间。”刘桂海表示,这样的改变正是因为实际经营场景的需求,“我们不能只想着技术能做到什么,而是要从实体门店的需求出发。”
目前多点Dmall在物美联想桥店已经有了很多尝试,如智能购物车、多点自由购、多点扫码购等等,甚至最近还引入了国内首个超市AI“豹小秘”,能为顾客提供商品推荐、购物指引等多维度深层次的交互。在刘桂海看来,对多点来说,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智能购设备,都是多点综合采集收录数据,融入自身的数字化系统,再高效输出的工具。以后也将建立更多合作,在数字化基础上引入新科技武器,高效赋能武装实体零售。
对于目前的数字化门店浪潮,刘桂海对多点Dmall十分有信心。“现在很多做新零售收或者数字零售的,在业务经营的环节他们牵扯的很少,所以他们的数字化和新零售的方案往往很难和真实的场景做关联,而我们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在门店的经营过程中把每一个经营的环节变成这样的个性化,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从实体零售业开始做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