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新影院调查:一年新开店25家、超80%与购物中心合作

   2018-12-22 一起拍电影 嘉栖一起拍电影 嘉栖一起拍电影 嘉栖一起拍电影9500

“惨淡啊。大部分影院今年都比较惨淡吧。”

谈及新影联东申影城自六月开业以来的整体经营现状,其影院经理感叹道。

2018年影城的冬天,比以往来得更猛一些。140家星美影城的倒闭潮就在眼下,8万块银幕总数的宏伟目标近在眼前。在此之下,影院面临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新影院虽然比老影院设备更先进,服务更完善,但大多的房租成本也更高,也还未形成稳定客源,他们的日子怎么样呢?

新影院布局解析:

东北五环最多,超80%与购物中心合作

以北京为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2月一年内,新开影院一共有25家。其中,万达院线新开影城数量最多,有寰映合生汇店、怀柔万达广场店等五家影院;其次是大地院线和华夏联合院线,旗下分别新开了三家影院。

从地理分布来看,这25家影院中有7家影院分布于北五环、东北五环之外,此区域内新影城分布最为密集;其次,包括英皇电影城、新影联东申影城、寰映合生汇店等在内的5家影院处于三环内商业体较为繁华的区域;而在南部丰台地区,则新开了3家影院;此外,怀柔、房山等北京郊区也有三家新影院开张。

虽然这些新影院所在区位各有不同,但其中的22家影院都选择新建在大型购物中心(包括百货商场、生活广场)中,占比达88%。除此之外,较为特别的是建在北京西站里的北京西站电影院,仅有一个影厅;同样只有一个影厅的乐开花影院,隶属于乐开花影业,属于公司内部观影厅;相较之下,比高电影城(来广营店)则是新开影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共有29个影厅,自成一楼。

从客流量来看,即便大多数新开影院选择坐落于商场,但由于所在区位因素的不同,客流量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中,位于合生汇商场的寰映影城,无疑是人气最高的。12月8日(上周六)的数据为例,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其观影人次达到了4635人,位列新开影院第一,北京市第九。

从下表也可以看到,平日客流量(以周四为例)不到500的新影院有22家,占比为88%。而在周末,每家影院的客流量都有明显的提升,以周六为例,有寰映合生汇店和莱纳龙域影城两家预估超过4000人次,其余客流量在2000以上的有9家,占比为36%,而客流量不到1000的影院也明显减少,仅有5家。

对于所有影院而言,周末都是一周中最忙的时候。尤其是坐落在交通更为便利的具有齐全设施的大型综合性商场里的影院,往往表现更加突出。

新影院生态探秘:

各出奇招,求生不易

一起拍电影随机走访了其中的七家影院,他们中有的是开在老商场里的新影院,有的是院线旗下的高端品牌,有的则在尝试餐厅+影院的新业态模式,可以说是各有风格和特色,但在大环境之下,也有相似的困境和难题。

老商场里的新影院

大多数新开的影院都会选择在CBD核心商圈,或者是新商场,不过,也有少数几家会另辟蹊径,选择在老商场里开疆辟土。

位于贵友大厦四层的新影联东申影城即是其中之一。贵友大厦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是建国门外大街标志性的商场,也是不少老北京的记忆。只是随着周围商圈的逐渐兴起,其已不负往日人来人往的热闹。

拍sir探访的那天正是周五,据楼下保安称,现在的人流已经比平日多了不少。拍sir一路坐扶梯直上四楼,前面一对法国友人谈笑风生,就在拍sir猜测他们是否也来看电影之时,扶梯到达四层,他们走向了右侧的日料店,而电影院就在左侧。

整个影院大厅面积不算大,门口摆放着两台自助取票机。零售区的墙边,是手绘的爆米花套餐信息,颇具特色。远处唯一的一个检票口,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活着装点圣诞,摆上摆下,场面也是颇显温馨。等候区靠墙挨着一排暖黄色的桌椅,同色系的墙壁上有观众留下的涂鸦作品,旁边3D裸眼LED屏幕播放着广告,一对小情侣在等待下一场的《海王》。

这哪是新开的影院,分明是一家怀旧气息浓郁的“老影院”。

面对拍sir的调侃,就连影院工作人员也承认:“你就把我们当老影院看就好了(笑)。但我们的放映设备可都是一流的。就是商场层高太低,舒适度可能没其他新影院那么好。”

而这点,在影城经理眼中也是遗憾。“因为大厦的原因,结构、层高都有限制,我们在硬件设施上可能没有什么竞争力,也只能走平均路线,大部分收入还是得靠影片推进。”

据他透露,《我不是药神》是影城开业以来,单片票房成绩最好的影片。最多的时候一天客流量大概有一千多,而这对于5个影厅的影院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成绩。

当然,为了增加收入,市场部的小伙伴们也是各出奇招。比如和大眼睛票务的签约合作,拿下了英孚教育冠名的影厅。

此外,其也在走分众路线—加入了“首艺联”,对文艺电影会有更多的排片支持。比如,近期的《生活万岁》在东申影城每天至少有一场排片。

不过,在商场本身客流量不多,以及周围影院竞争密度太大的情况下——附近两公里就有十来家影院,影城经理坦言确实压力不小,“我们目标是想做艺术类影院。现阶段也在寻找其他的合作方式,我们也很希望大家可以来这里办观影团的活动,为我们增加人气。”

想走艺术影院分众路线的并不只有这一家,比如同样建在老商场里的晟嘉国际影城北京新华店,则加入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其位于西北二环积水潭附近的新华百货五层。

而新华百货,曾经也是西城区标志性的商场,如今正面临着改造升级。周末的晚上,蓝色霓虹灯之下,可以看到附近有三三两两的居民闲逛于此,看来比其他商城多了一层俗世的烟火气。

不过,相对于东三环附近的新影联东申银城,晟嘉国际影城还是多了些商业氛围。“本来这商场也没什么人来了,就因为新开了电影院,人流量又慢慢多了起来。”某商户说道。

走进晟嘉国际影城,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头顶上那一片蓝色星空的天花板。信步期间,零售区,等候区,影厅门外,随处可见按摩椅,有不少人正躺着休息。此外,唱吧、抓娃娃机,一些影院标配的娱乐设施也都可以见到。

“我们是想做一个开放式的空间,顾客来这儿可以不看电影,但也有地方可以消费。所以你看,我们影院设置了很多出入口。”某工作人员说道。

的确如此,相对于其他影院,晟嘉国际的检票并不“严格”:一共有两个检票口,且其中一个位于大厅休息区中央,这也意味着,在工作人员忙碌的时候,可能会有个别人员混进影院。

因此,在这儿你可以看到检票员们在影片放映中期拿着对讲机互相核对人数的场景。“如果遇到有人混进去的,得去把人‘请’出来。”

不过,影院始终是在老商场,客流量也比不了中心商业区。而且由于楼高限制,影院没有巨幕厅,4D影厅就成了吸引客流的一大卖点。“一般周末人多,大片上映的时候也会多一些。像《海王》,很多人就会选择4D影厅观影。”工作人员说道。

体验至上的新影院

想要打造开放式空间的,不止是晟嘉国际影城北京新华店。一些开在新商场里的新影院,由于可利用空间更大,大多也都在尝试着走这样的综合业态模式。

此外,这些新影院基本上是院线的高端品牌,大多在装修上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高品质的硬件设施,相对来说更容易吸引追求体验感的年轻观众。

比如位于环宇荟购物中心的华夏影城,即华夏联合院线旗下的高端影院。

到达商场五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华夏影城的餐厅休息区,目前处于试营业状态,提供有咖啡和甜点。一眼望去,只觉装修华丽而不张扬,圆弧形的设计凸显美感,中间的旋转楼梯更是有成为“网红拍照景点”的潜质。

不得不承认,如此的等候空间为前来观影的观众提供了电影之外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据影院的销售人员介绍,“影院的设计由专门的团队统一打造,将欧洲古典元素和现代时尚相结合,同时,所有的细节都是围绕着水的元素在做。”

目之所及,无论是天花板的海洋波纹元素,还是地板的大理石花纹,处处都经得起考究。“我们希望观众来到这儿,能有一个很好的观影体验,同时也能留住观众。”

当然,这样的开放空间,必然成本不菲:“这都是用钱砸出来的(笑)。我们光地面的石材造价大概1800左右一平,再加上租金,当时有四十多家竞争,房租自然就抬高了。既要追求高品质,刚开业票价还不能高,最后肯定不赚钱。”

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华夏影城的上升速度在新影院里面还算不错,目前排名也是在北京市的前五十。“我们回头客多,有好几个同事的朋友,来了这之后就不走了,宁愿做两站地铁过来这看电影。”

此外,影院还吸引了不少人来这儿包场求婚。拍sir到的当天晚上,就有一场求婚活动即将举行。“大概有过四五场了,基本都是包两个小时,费用按票价来算。”

而远在南四环之外的世界之花假日广场,今年5月新开的自由人影城,作为大地院线旗下的高端品牌,同时也是首家“香港电影导演会-自由人影城”,同样在追求高品质服务和开放式体验。

走进影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常见的娱乐休闲设施,同时还设有餐饮区,咖啡厅等具有空间感的休息区,最特别的是通往影厅的时空隧道,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而自由人影城除了常见的影厅,还设有侏罗纪、美国队长、哈利波特、速度与激情等主题影厅,这也让不少第一次来的观众尤其是粉丝们觉得异常亲切。

此外,相比其他影院,自由人影城采取的是单厅检票的方式,观众就可以有很高的自由度在这里随意参观。拍sir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将影院走了个遍,本来还带着侥幸心理,而后才恍然大悟。

不过,由于地处大兴地区,大概也是周日晚上的缘故,虽然这也是周围最大的一个影院,但其热闹程度还是稍显不足——不上城区的电影院。“一般都是大片上的时候人就比较多,上周《海王》刚上,几乎是场场爆满。”某工作人员说道。

与业内联系最紧密的新影院

而在北京所有新开的影院中,人流量最多的大概就是位于合生汇的寰映影城了。

根据猫眼专业版上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非工作日,寰映合生汇店的人流量平均也能超过千人,而一旦有大片上映的周末,一般会突破4000人次。

一方面,2017年底开业的合生汇商场,已经成了众多网红店的聚集地,比如地下一层的21街区,就吸引不少吃货前往,尤其是周末。

而在五层电影院旁,QQ音乐推出的脱口秀直播+线下节目《见面吧电台》,周二到周六的每天晚上八点,都会有一位爱豆来录制节目。“前几天王菊来了,人可多了。”某商户老板说道。而当晚则是偶像练习生中的李希侃登场,不到八点,早已有几十个迷妹粉丝守候在外。

毫无疑问,这样的活动为商场吸引了客流,自然也会于无形之中给旁边的影城带来人气。

同时,作为万达院线旗下的高端影城品牌,也是澳洲寰映国内首家影院,开在合生汇、拥有杜比影厅的寰映影城也弥补了九龙山地区原先没有大型电影院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周边的客流,也为商场带来不少人气。

“我们平时卖的还好,一到周末,看电影人多了,来买我们这买喝的人也多了。可能比平时多一两倍吧。”谈及电影院对自家生意的影响,影院旁边“本宫的茶”饮料店的工作人员说道。

尤其是像近期《海王》这样的视效大片,不少观众会选择杜比厅、IMAX厅、4D厅等观影效果更好的影厅观影。寰映影城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每到周末,总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开业以来逐渐赢得普通观众的心,寰映影城也成为业内举办观影活动的新宠地。

《摩天营救》《蚁人2》《毒液》等国外大片都在这儿有提前观影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李茶的姑妈》《胖子行动队》等不少国产片也在此举办过观影团。前不久,“艺术新作冬暖主题影展”的闭幕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在此提前与观众见面。

而在离寰映影城五公里左右的建国门外大街,位于英皇集团中心地下一层的英皇电影城,同样也凭借着一流的服务和设施,在日常卖票之外,承办了不少业内活动。

走进英皇电影城,可以明显感到其区别于其他影院的“高冷”质感:整个装修显得庄重典雅,不失气度。不过,不管是通道还是大厅,几乎看不到娃娃机等影院标配设施的影子,等候区也是走时尚简洁路线,恍若一个高档的咖啡吧。

或许也正因此,在影院内很少看到成群结队的观众逗留,大多都是临开场前陆陆续续有人来检票,亦或者也有不少人选择安静地坐在休息区候场。

“我们这儿办团体活动比较多,像首映礼、定档发布会最多,也有好几场观影团活动。可能除了正常卖票之外,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团体活动以招徕人气。”某前英皇电影城的员工说道。

确实,查阅资料可以发现,自5月份开业以来,短短大半年时间,英皇电影城已经举办过十来场活动,其中以英皇参与投资的影片数量最多。比如,上个月就在这儿举行了《廉政风云》的定档发布会。

此外,像《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欧洲攻略》《无双》《毒液》等多部影片的首映礼也都选在英皇举行。前不久,这儿也举办了一场“Vogue Film时装电影盛典”。

可以说,这样的活动举办也让英皇电影城迅速在业内提高了知名度。只是,大概由于缺少商业体的缘故,其周六日的人流量比不上附近的几大商场里的影院,也没有寰映合生汇那么多。

“平时周末我们会更喜欢去世贸天阶、卢米埃影城那边看吧,因为可以逛的地方更多。这次来是因为锋味实验室,顺便来看看。”一位住在附近,因为“锋味”而来此观影的观众说道。

不过,由于其始终处于黄金地段,即使人气稍显不足,但其整体的客流量在新开的影院里还是处于靠前的排名。

“餐厅+影院”新业态模式

在拍sir此行探访之中,位于来福士商场5层的三克影院,是最为特别的一家。不单单因为其体量最小—仅有三个影厅,85个座位,更因为其最为明显而独特的新业态营业模式,餐厅+影院的配置,让这家餐厅式影院在商场显得独有一份魅力。

三克影院的整体装潢呈现的是一种复古感,恍若那些人儿能带着老旧电影院的光影穿梭而来。中间是餐厅,旁边三个影厅依次而立,红色幕布门帘之内便是影厅通道,墙上挂着《罗马假日》《两小无猜》等经典电影的海报。此外,这里随处可见电影元素装的饰品,分明是一家迷影餐厅。

“来的人挺多的,平常五点到八点,场次是最满的,因为大家都下班了;周末是两点多之后,人渐渐多了起来。”三克影院的影院经理介绍道,“当然,也有一些客人是只用餐,不看电影,我们也都欢迎。”

话刚落下,影院门口的检票员(兼服务员)就以报幕员的姿态对着用餐的顾客大喊着:“下一场看《海王》的观众吃完可以准备检票进场了。”

随后,餐桌间酒足饭饱的人们起身走向影厅,如此“原生态”的检票方式和如此的日常化的观影体验,想必也会让这场电影更具意义。

新影院困扰:

行业寒冬下人员流动性大、入不敷出

整体而言,拍sir的新影城探访之旅,虽不能见其所有,却也能从中观其一二。

几天时间,奔波于大半个京城,拍sir腿脚劳累却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影院们普遍细致用心的良好服务态度:处处有人引导,也有人主动“嘘寒问暖”,甚至过于热情的招待让拍sir有些恍惚,难道平时常去的是假影院?

不过,话说回来,提升服务品质,让观众拥有良好的观影体验,是这些新影院们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也是他们相对老影院的优势。

因而,不管是想走艺术影院路线,还是走开放式空间,亦或是做团体活动为主的新影院,大多都在各自条件允许下,想方设法留住观众的心。

不过,身处大环境之中,新影院们难免也都有相似的困扰。

比如,影院的内部管理问题:大多数新影院的人员流动性都很大。有的只有十几二十来个员工,也有的虽然有三四十人的团队,包括不少兼职。“有离职的,又升职的,有调岗位的,有上了几天班就走的。总之,来来去去挺多的。可能是新开的影院,团队还不稳定。”某影院工作人员透露。

此外,面对外部严峻的环境,影院的业绩压力也不小。一方面,是所有影院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影院跑马扩张、银幕数量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下滑,想要把观众重新拉回影院更难。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2.8%,相比2015年的17.4%,三年时间下降了35.9%。在此之下,新影院的任务艰巨。

另一方面,由于新影院客流量还未形成一定规模,或者是前期成本投入太高,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大多数都还处于亏损状态。以实时票房来看,单日票房排进北京影院前50的仅有寰映合生汇、英皇电影城、华夏影城三家店。

据拍sir了解,情况好的新影院,可能一年之内就会有好转的趋势,有的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则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扭转局势。

而且,在现阶段,虽然各家影院都在寻求着其他的发展方式,或是走新业态模式,或是提供开放空间,以提高影院收入,大多数影院的票房收入占比还是达70%以上,也就是说片子好坏直接影响着影院的收入。

“市场还是得靠影片带动。今年片子整体表现不好,不像去年有《战狼2》《摔爸》等多部爆款。所以明年营收怎么样,还得看上映的影片。而且,现在观众越来越理性,比以往更看重质量和口碑,一些差的片子根本卖不动了。”某影院经理说道。

总而言之,生于2018年的影院,既赶上了600亿列车的快进之旅,又恰逢年末的寒风肆虐,要想欣赏更多沿路的风景,更需要装备齐全,卯足马力而行,才能迎来下一站春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5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