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日报消息,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再生规划设计方案正在进行批前公示,根据规划,评事街将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再现历史繁华风貌。
评事街将打造成休闲文化街区
现在位于秦淮区的评事街,长约600米的街道,历史风貌建筑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等现象严重,整体环境较为脏乱。
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带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建筑,挂上了“南京市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牌子,墙壁斑驳,檐瓦破落,和不远处的光鲜亮丽的高楼,以及人气景点熙南里、甘熙宅第,形成鲜明对比。沿街房屋一楼多为各色小店面,经营着餐饮、百货等。>>大势所趋!不只是买买买,南京这些购物中心玩转“场景化”
未来的评事街休闲文化区将如何打造?来看下最新规划。
规划范围
按照规划,评事街历史风貌区范围东起中山南路,西至鼎新路,南至升州路,北至泥马巷,占地面积约为14.46公顷。
主要用地性质为娱乐康体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22.1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 11.71 万平方米,含保留建筑面积约 3.68 万平方米(包 括多层建筑面积约 1.58 万平方米),新建地上建筑面积约 8.03 万平方米。
新建建筑高度≤ 7 米,为塑造传统风貌,局部新建建筑檐口高度可适当控 制在 9 米至 12 米,但其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不得超过可建设用地面积 15%。地下总建筑面积约 10.39 万平方米。>>雨花世茂52+正式开业!餐饮5折、1元秒杀,现场嗨爆!
功能定位
街区将以保护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建筑空间为基础,打造成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老字号品牌、特色餐饮、国学传承等于一体的休闲街区;
整体鸟瞰图
文化定位
将以老城南历史文化为基础,重点表现自身本地特有的作坊文化、街巷文化、建筑文化、回族文化、曲艺文化、民俗文化等,构成区别于夫子庙与老门东的老城南文化特色,具有自身高度文化识别性;
风貌定位
将保护建筑周边及主要历史街巷周边的建筑风貌,按照风貌相统一的原则,延续街区历史风格,充分发挥南京老城南文化元素,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
据评事街社区主任蒋炜介绍,区域内有众多的古井古树,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已公布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1处历史建筑。
根据规划,这些都是重点保护对象,此外,其中的“一路、两街、十三巷”(“一路”为升州路;“两街”为评事街和绒庄街;“十三巷”为大板巷、千章巷等),以及18项非物质文化也在重点保护之列,街坊相结合的总体格局、街巷系统和院落肌理也将保留。
中部开放广场
为留住评事街的老城南味道,规划还明确,具有特色风貌的石砌门窗、木质门窗及各类建筑装饰细部均将按原貌进行修缮,老地名、传统民俗技艺、院落空间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与老城南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均应予以保护。
此外,地块内部文物保护建筑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在修缮前均得到了很好的加固和保护,地块内部的水井树木及特色构筑物等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
停车设施
此外,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在规划中也一并得到考虑。停车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整合进地下部分,将提供停车位125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400个。
南京大型文化旅游古镇来了
近日,栖霞古镇城市设计方案也进行了公示。未来这里“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而且主力打造文化旅游古镇,未来游客可以来栖霞古镇住、逛艺术创意广场。
鸟瞰图
重现栖霞古镇的兴起和繁华
栖霞古镇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内,距离南京主城区约20公里,通过长江四桥、绕城高速公路、玄武大道(宁镇公路)、疏港大道等重要道路连接周边区域;
毗邻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等城市新区,区位优越。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西至九乡河,南至疏港大道,东至栖霞山,北至五福路,总面积17.78公顷。
栖霞古镇规划图
按照规划,重现栖霞古镇的兴起和繁华,深度挖掘“山—寺—镇”的文化价值,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价值。
此外,“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植入,激活古镇的“生长”。打造“人气”公共商业界面和“枕水而居”的滨水休闲界面,新建建筑限高12米,建筑密度控制在40—55%。
未来将有禅修主题民宿
为了打造“栖霞·禅·市”,规划形成“一横一纵、两带九区”的结构,加速旅游脉动。
其中“一横”为“佛渡有缘人”佛教文化体验轴,“一纵”为闹市风情体验轴。一横一纵两条轴线串联起多个开放空间节点,包括渡口开放空间、山门广场开放空间、禅修主题开放式民宿社区公共空间、工矿文化广场、粮仓—火神庙开放空间和艺术创意广场;滨河形成贯穿场地的景观休闲带。
鸟瞰图
“两带”为古镇滨水休闲带、山景禅意休闲带;“九区”为栖霞古渡商业区、栖霞寻古文化休闲区、栖霞非遗展示体验区、栖霞工矿文化体验区、文锋塔文化创意区、南部厂区艺术创意区、栖霞旅游生活服务区、禅修主题开放式民宿社区、养生休闲片区。
凸显古镇的滨水特质
在交通上,机动车交通分布于地段南北两侧,主街设计采用近远期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旅游需求进行交通管制。
慢行系统由水上线路、主要步行线路、次要步行线路、滨河步行线路等部分组成。
为了凸显古镇的滨水特质,生态发展,保留水系、大树等环境因素,利用既有水体进行景观设计,同时组织旅游交通线路。
(部分内容来源:南京区街一号、安家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