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厦门宝龙一城,让我重新认识了宝龙

   2019-02-03 跟着姐一起看商场 作者:刘晓兰9360

过年了,回老家路过厦门,特意去了一趟宝龙一城和万象城。

因为据说厦门终于有2个像样的购物中心了!

也是的,如此美丽的城市,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一个和它匹配的购物中心。

去之前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对宝龙太了解了!

有许多化不开的情节。

朋友们常调侃我,为什么从不写宝龙?你说我写好?还是不好?

多为难的事!

为难,是很难让人写出好东西的。

我是个有点随性但不任性的人,坚持“我不是个爱挑刺的人,我只是不会说谎”的文风,看到什么有感觉就说什么,难免会有些主观的臆断,因此得罪了不少同行。

毕竟,我在宝龙10余年,对它的产品不能说了如指掌,却也是能够如数家珍,尤其是对宝龙城市广场系列产品。

但去年开业的“宝龙一城”是宝龙迭代的产品,是我陌生的系列。

朋友住在宝龙一城上面的公寓里,我问她如何评价宝龙一城?

她说:挺好的!挺方便的!

我说:能具体点吗?别这么笼统!

她说:喜欢在言几又里看书、下班顺便从Ole'超市穿过买上爱吃的食物、喜欢屋顶的空间可以在上面散步......

我很认真地在里面转了3个小时!

光设计就值得我说上一会儿。

它的外观无论从造型、用材、到用色都完全看不出原来中规中矩宝龙的影子。

 

绕着项目转了一圈,它是一个反L型的布局,商业的沿街展示面得以运用得最大化。

 

后街商业我觉得应该会有机会成为这个项目的亮点。

一直是所有购物中心附属品的后街商业很少有能做得好的,无论宝龙还是万达。

这次的后街动线的处理非常巧妙,植入了水系景观、足够宽敞的退台和通道,为沿水的商铺定位从设计角度就得以无限想象和实现可能。

靠主体一侧的商铺,开了一些不错的餐饮,整体定位和调性还是很好。

如果能在水系上设计一些有趣、有寓意的小品,供周边步行、用餐、休憩的人多一些眼光的停留,甚至大胆打造成为厦门的打卡地,把人流更多吸到里面,再分流到内场。

如果把独栋的商业业态和品牌,比如必胜客和西贝自带流量的品牌放置后街里侧,招一些和水岸对面匹配和呼应的休闲轻食也许更符合整体定位和品味。

  

设计上第二个亮点是双首层。

设计利用高差再次为资产价值赋能了。

设计的第三个亮点是外墙。

一改常用的钢构、玻璃、大理石,我不知是什么石材,但很像文化石的效果,立体有质感;局部大胆地配以了我最爱的酒红色玻璃,顿时在时尚元素上加分了;不规则的外墙设计,在一片钢筋水泥森林里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比起在市中心的万象城,沿袭一贯风格的设计,宝龙一城就显得有活力和创意。

第四个亮点是室内的电扶梯设计的突破。

这是特别考验商场设计师的一个关键点,如何在动线、透视度、美观上找准最佳角度真是不容易的绝活,还有几组的设计如果能够再放开些就好了。

说到透视度,在商场里是很在意的,不仅能提升空间的购物舒适感、对商业的呼应、展示、引流必然很有价值。

如今很多购物中心都采用无柱设计,技术已成熟,只是在成本上的投资和后期的商业价值上应该可以有个平衡点,尤其定位中高端的购物中心值得评估。

场子里有三个隔断设计我没看懂,破环了L1的局部透视感。

比如L1中庭的LED大屏,是否挪动90度,至少只会遮挡优衣库的1/5,但现在的位置几乎让西侧的通透感没了。

北侧小中庭的两个Tiffny蓝格栅显得有些突兀,视线被隔成碎片。关键和周围的业态品牌也不太和谐。

第五个亮点是楼顶的设计。

比起万象城的屋顶从设计上就丰富多了。

三个玻璃顶棚设计成错落有致,总觉得如果再辅助些什么,很容易成为一道风景线。

直通屋顶的扶梯,让消费者的可达性和意愿度更高;

屋顶是影院的一个主入口,这个设计有点创新。

屋顶有一些创意餐饮,但品牌知名度不高,高层业态和品牌需要能自带流量而不是等别人分流。

万象城把网红店引入屋顶,就起到了瀑布效应。

厦门气候特别适合在户外活动,如果屋顶餐饮多一些户外摆台和休闲区,对整体氛围的营造会是个加分项。

隔壁还在建的W酒店是以潮、时尚、休闲、活力为特色,借力、协同在购物中如果能够规划一些大型的知名酒吧业态,放置屋顶不妨也是一个亮点。

咨询了几个曾经参与这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员工,就这个项目的定位是如何看待的?

1、因为厦门同期推出万象城和宝龙一城,无论从区位、品牌、周围居住和消费人群,宝龙一城避开”高端奢侈品“正面竞争是正确的;

2、在同一个区域的万达广场,无论从建筑空间、定位都已形成格式化,如何超越、区隔于它是机会;

3、W酒店首次进驻厦门,如何把活力厦门、夜色厦门得以在此延申和展现又是机会;

4、轻奢定位在厦门是空白,抢占先机也是机会;

5、紧邻隔壁的软件园有十几万互联网、创意产业的年轻人,如何抓住他们的心是机会;

6、厦门在本土的服装领域有自己独有的设计师品牌,是很好的聚合机会;

7、文创产业在厦门如雨后春笋,如何移植进入购物中心是个契机。

刚刚开业120天的宝龙一城,尽管它还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从定位到品牌还有很大的提升机会。

但已让我为之一振!我需要重新认识它。

这几年,宝龙在稳健中求发展、在务实中求创新,在商业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娴熟。

作为一个曾经的宝龙人,见证了它在商业帝国里的不断迭代。

也祝福它越走越好!

(来源:跟着姐一起看商场 作者:刘晓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3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