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与中国画院合作,将园区内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北京葡萄酒厂老厂房,建成集美术馆、博物馆、商业中心于一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海淀区将再添一处文艺打卡地。
海淀区玉泉路2号,坐落着一家生机勃勃的园区——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1万平方米,集文创办公、文化传播、特色商业、创意餐饮、国际交流、综合服务等多种业态为一体。走进园区,龙徽葡萄酒博物馆、酿酒大师艺术馆、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作为老厂房改造后的四个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来访者的目光。
今年,园区还将再添新景:与中国画院合作,园区内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厂房,将被改建成为文化商业中心,并落地中国画院美术馆与世界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等内容与功能,使其成为集美术馆、博物馆、商业中心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商业综合体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建成后将入驻餐厅、酒店、办公企业、酒吧等,可以实现看展、游乐一站式休闲。未来,园区要打造成龙徽1910文化与科技融合街区,拆除工厂周边的围墙,让百姓都能进到园区里。
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1910年,法国圣母天主教会的沈蕴璞修士,在北京阜外马尾沟13号法国圣母天主教墓地建立了一个服务于教会弥撒和教徒的葡萄酒窖,还专门聘请法国人里格拉为酿酒师,生产法国风味的红、白葡萄酒。
1946年1月,酒厂注册为“北平上义洋酒厂”,注册商标以北京颐和园北门外黑山扈教堂和葡萄园为背景,称为“楼头”,正式向外出售葡萄酒。除传统的教会渠道外,还销往北平、天津、上海、武汉、青岛、长沙等地。很快,各国在北平的使(领)馆、饭店、外轮公司开始大量购买北京上义洋酒厂的酒,并经过外轮公司代理,出口到暹罗(泰国),该酒厂成为最早向国外出口的中国葡萄酒生产商。
1953年,北平上义洋酒厂改名为“北京市上义酿酒厂”。1956年6月,北京上义酿酒厂实现公私合营,迁至海淀区玉泉路2号。1959年2月,更名为“北京葡萄酒厂”,开始生产着名的国宴用酒“中国红葡萄酒”。1987年3月17日,“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成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龙徽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疏解、转移非首都核心功能,将公司的生产功能转移到河北省怀来县生产基地,将原厂址的历史文化遗迹、酒窖文化等加以提升和传承,对地下酒窖和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协助创建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龙徽葡萄酒厂区为基础,2018年1月8日,北京龙徽国际酒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股东之一,也是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