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五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做一些文化类、艺术类活动,也是想践行推动艺术普及化的使命。我们有哆啦A梦等大型IP的活动,有中法联盟,在文化艺术方面,我们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可是回过头发现,有很多中华文化的瑰宝还比较神秘,还有待我们发掘。”九龙仓中国置业有限公司助理董事兼总经理(零售租务及营运)侯迅表示。
开业至今,成都IFS一直坚持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搭配富有创意的推广活动,向公众呈现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艺术文化风景。这一次,成都IFS希望利用自身国际化地标的影响力,向大众展现西藏当代艺术的魅力。
近日观点地产新媒体记者就受邀参加了由成都IFS与西藏文化艺术品牌“醍醐”联合举办的“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艺术展。这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西藏文化艺术展,甄选中、英、意三国17位当代艺术家的近30件作品,向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九龙仓集团在内地打造的首个IFS项目,成都IFS始终坚持通过文化艺术展览等创意活动的打造,保证文化艺术体验的连续性。文化氛围的塑造,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带来人流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
不过,成都IFS不是香港海港城的简单异地复制。从引进国际知名的IP来打造全国首站的大型活动,再到开发自主创新IP、与法国巴黎左岸圣日耳曼德佩结盟,直至这次举办“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文化艺术展,反映出的是成都IFS在不同时期,对于营运策略的考量和运营思路的转变,也是成都IFS本地化的思考。
思路转变:从借助到自创的IP
“I AM HERE”这只著名熊猫的诞生并非成都IFS的建筑设计,而是出自一个公益项目。按照原本的设想,展览活动结束之后,装置就被拆掉,后因深受大众喜爱,最终得以保留。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只开业便趴在成都IFS外墙上,由近4000块三角形构件组成的熊猫虽然一炮而红,但并没有真正令到成都IFS家喻户晓。
“我们刚开业的时候,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IFS这三个字的意思,只会说在大熊猫那边。”侯迅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此,成都IFS的经验是借助引入大型IP,吸引人流,再转向更具主导意识的自创IP,塑造属于成都IFS自己的品牌。例如在2014年8月,成都IFS通过展览出100个手持不同秘密道具的1:1比例哆啦A梦,单日便吸引到29万人流前往打卡;2016年8月,成都IFS举办了“ Light Rose Garden 玫瑰灯海园”中国内地首站,成功将其打造为市民约会、示爱、求婚的最佳浪漫圣地,掀起多轮观展热潮。
“打响知名度我们用了一些大的IP吸引眼球,这种活动容易推广,是开业初期的策略手段。”侯迅坦陈,“后来我们逐步转向自创IP,把IFS特别的元素加入进去,变成旧瓶装新酒。再后来就脱离了IP这两个字了,或者IFS自身所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IP,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将这些放到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活动中,去创新。”
得益于对文化艺术空间的持续打造,2018年,成都IFS实现整体收入15.68亿港元,同比增长27%;营业盈利增加59%至7.83亿港元;商场出租率100%,租户销售额增20%至60亿元,人流上升18%。
思考未来:能为当地文化艺术贡献什么?
“消费者在变,社会在变,作为商场的经营者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了解未来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找到那个点,再继续进行创作。”在问及成都IFS如何面对未来变化时,侯迅答。
成都IFS的定位是西部地区地标性商业项目,辐射半径包括成都周边二三线城市,还有云南、贵州、西安、西藏、新疆等西南西北地区的其他省区市。
“在成都做商业和在重庆、大连、上海不同,这边消费者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消费者都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
所以,成都IFS过去在保持良好的商场运作之外,始终坚持向公众推广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文化,一方面引领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城市文化艺术空间的发展。
不过,作为西部地区最具国际化水准的城市综合体,成都IFS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弘扬西部地区优秀艺术文化。
此次“发现喜马拉雅”西藏当代艺术展,便是成都IFS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国际与本土相结合的一次创新。
“展览不单单有中国的艺术家,还有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对西藏这个古老文明的理解和表达十分有趣。”侯迅说:“这是一次具有世界级美术馆水平的展览,将我们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希望市民也有这种感觉。”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物质消费、实体消费,更多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追求个性化、有特色、有品位的消费。
国家统计局数据亦可佐证,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月均处于环比上升状态,侧面反映出目前社会对于精神文化艺术需求的逐步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故宫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节目或产品走红便可窥探一二。
“我们在思考,成都IFS已经是一个平台,或者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我们能够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做出什么贡献?”侯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