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新闻露脸,被行业持续关注,临期食品店这一业态,最近正式从小众狂欢,走向大众视野。
关于临期商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已经有很多数据给出了直观呈现。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在百亿以上。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产业总产值规模超3万亿,以3%的库存倾销估算,临期食品行业规模也超千亿元。
由于购买场景中连带购买、冲动消费的比例颇大,能逛的线下门店是临期食品最理想的销售场景。
从2019年开始,临期食品折扣店变成了一些加盟商的“财富密码”,以1-3折的价格进货,再以2-5折的价格销售,临期折扣店的利润率可达30-50%。虽然店里商品价格低,但利润可真不低。
随着市场规模和门店价值被逐渐挖掘,资本开始注意这个较为传统的线下生意。两个月内,3家临期食品线下店品牌接连获得融资;而目前的头号玩家好特卖,更是在2019年便获得资本注资,提前跑出了一定规模优势。
临期食品线下店品牌同时也需要资本的帮助。供应链和选址,是临期食品店当前的唯二竞争壁垒。这意味着,快速扩张提前跑出规模效应,对临期食品店的重要程度,要比便利店和商超大得多。
线下店的价值
临期商品线下线上生意的并喷,要归因于疫情黑天鹅的偶然与中国消费品牌发展的必然。
首先是偶然因素,去年实体零售业的萎靡导致线下商超、品牌方产生过量的库存积压,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倾销临期商品的需求。
其次是消费品牌“内卷”导致的新品爆发。近年来消费品牌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季节限定、节日限定的新品成了品牌刺激用户眼球的重要手段,同时各种新奇、小众的口味也成为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流量的方式。
便利店等受年轻人青睐的渠道成了品牌测试新品的首选渠道,但主流的连锁便利店每周都要迭换20%以上的商品,销量不合预期的商品会被退给供应方,品牌再持续研究新品上架测试,这导致大量的非成熟商品在供应方手中积压。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和社会的宏观影响下,在未来十年内,消费品牌之间的竞争会继续加剧。随着社会主流渠道的新品越来越多,折扣店的供给量也将越来越多,而习惯在折扣店消费的消费者也将持续增加。
在线下临期折扣店品牌出现之前,临期商品的销售渠道有三种,线上网店、超市特价区、夫妻老婆店。但这三种渠道,都不能真正解决供货方积压货品倾销的痛点,也和临期商品消费者购物需求不匹配。
首先是线上网店。消费者常用的临期食品购买线上渠道淘宝拼多多的购买机制为搜索购买,即先有较为明确的购买需求,如想吃某个品牌的饼干,然后在搜索框中搜索xx饼干、临期两个关键字获取购买链接。
但这意味着,在电商渠道中,搜索量大的仍是知名品牌的受欢迎产品,真正有倾销需求的小众进口品牌以及国产新品牌,多沦为主流商品的赠品。
超市特价区则一方面受货架面积的影响,导致品类丰富度和折扣力度都不够大;另一方面,为避免临期商品的高报损率,大型商超在进货时,就会明令禁止进货日期超过保质期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货物就无法进场。
夫妻老婆店则更不用说,大部分临期商品仍按正价售卖,所以有时候会在街边小店中买到过期食品,这些商品的货源就是临期食品仓库。
线下折扣店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以好特卖为例,好特卖门店大小在100平米以上,食品品类中,近八成为进口商品及国产小品牌,其中不乏有小龙坎、每日黑巧等网红商品。在供应端,恰巧对接的就是有倾销痛点的品牌。
更重要的是,在线下折扣店中,消费者处于一种冲动消费状态,绝大部分商品都是源于连带购买。
进店时,消费者大多并没有明确的购物目标,看到新奇的,没有见过的小众品牌也愿意尝试,毕竟几元钱的价格没有什么决策成本。这使得原本在商超中可能由于口味不佳,或由于没有位置好的货架从而产生的滞销商品,在这里,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所以,临期商品线下折扣店的价值,是当前任何其他渠道都无法替代的。
此前有不少行业人士将这些线下折扣店品牌,与德国的廉价超市ALDI对标,但二者有着根本不同。
ALDI本质与COSTCO、沃尔玛相似,都是通过最大程度优化垂直供应链、精简人员等减少成本的方式,实现压低零售价。而当前我国的折扣店品牌,仍处于享受信息不对称的红利期,目前来看,本质做的是简单的批发生意。
竞争加剧
目前,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第一梯队为全国门店超150家的好特卖,已完成4轮融资;第二梯队为规模十家左右的繁荣集市(BOOM BOOM MART)、小象生活、食惠邦,三者均完成一轮融资;其余还有区域性门店好幸福、德仪洋行、东罗西搜、临期捕手等。
资本的进场一方面显示出市场对临期食品大赛道的看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临期折扣店的线下竞争将要加剧。
以人流量大,白领聚集区为重点选址目标的好特卖,今年有一个动作,将原本总部全权运营,加盟商只需出钱的托管式加盟,转变为加盟费降低,加盟商自己负责日常运营的模式。
据一位加盟商介绍,2020年,好特卖的加盟费为80多万元,只要付费,后续一切选址、装修、铺货、招人、培训、运营均由总部承担,加盟商只负责盈利后拿钱。但在2021年年后,新模式为36万加盟费,总部负责选址和装修,以及后续的挑货与供货,加盟商自己负责日常运营。
一方面,这是一种将经营风险转嫁到加盟商身上的做法。另一方面,将运营工作转移给加盟商,同时降低加盟门槛,能够加速品牌扩张。
据网络上流传的好特卖商业规划书上称,好特卖计划在2021年开出800家门店,实现500家门店盈利。这意味着,今年一年,好特卖至少要将再开出650家门店。这个速度在实体零售业中,与便利店和社区生鲜店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消费者来说,临期商品线下店的优势为价格低,击穿想象空间的价格是消费者进店的最大动力,几乎也是唯一动力。换句话说,折扣店没有便利店鲜食、盒马自营品牌那样强力抓住消费者心智的某一品类,折扣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多样稳定的货源,以及尽可能低的价格。
而这样优质的货源,更多倾向于与提货量大的品牌合作。一位日韩进口食品供货商对36氪-未来消费表示,自己渠道的进口临期商品,一般还没到仓,就被连锁大客户整箱收购,留给小店即淘宝店的均为连锁客户清仓剩下的商品,价格与到货时间都极其不确定。
这意味着,以优质货源为唯一核心的线下折扣店,是否能提前跑出规模效应,是未来连锁品牌发展的关键。
同时,线下临期折扣店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动销。以三里屯好特卖门店为例,在货架上的商品上架日期通常不超过一星期,热门商品则需要3天,甚至更短时间多次补货。提前占领优质点位,也是当前的线下折扣店需要快速扩张的原因。
与其他商超或便利店不同,临期折扣店的商品品类与数额都不确定性都更大,以至于其他店铺那种根据消费者需求反向订制热门品类,从而保持高周转率的模式,在临期店里基本不适用。
或者说,在短期内,我国的临期商品折扣店不会进入到精细化程度更高的竞争层面,商品的高周转率仍来源于高客流量。
不同品牌,对优质点位的定义不同。好特卖以产业园区作为重点选址目标;繁荣集市则持续瞄准购物中心、商业街;而小象生活与食惠邦则专注开社区店。但无论是哪种业态,都需要在市场仍未饱和的当下,尽快跑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