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展的海外投资从未停止。
据9月30日外媒报道称,领展正在洽购悉尼商业区三座购物中心各50%股权,作价约为5.5亿澳元,折合约30.8亿港元。
对于上述消息,领展发言人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消息称,该三座购物中心包括悉尼地标维多利亚女王大厦、Strand Arcade及The Galerirs,目前由新加坡投资公司(GIC)及澳洲上市房托Vicinity Centres共同持有,领展正在进行尽职审查。
此次项目股权出售方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其于2003年购入上述三项物业,并于今年3月有意出售。
值得关注的是,在领展竞购三家购物中心物业之前,悉尼和墨尔本陷入长期防疫封锁,这也引发业界对于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办公楼被改作其他用途的猜测。
再入悉尼
领展并不是第一次在悉尼投资物业,两年前首次出海,选择的第一站便是悉尼。
2019年12月,领展以6.83亿澳元(约36.49亿港元)向黑石购入一幢位于澳洲悉尼中央商务区的10层高商业办公大楼100 Market Street。
收购之时,领展行政总裁王国龙对外称,收购海外物业将令资产组合更多元化,为公司开拓新收入来源,有助减低香港物业作为收入增长来源的依赖,让公司循更健康的轨道扩张。
这只是领展收购澳洲物业的起点。
如今再以31亿港元洽购悉尼物业的理由,或许能够从领展之前的表述中窥探一二。
彼时领展认为,澳洲房地产市场高度透明及流动,而过去5年,澳洲商业房地产交易额每年平均超过300亿澳元(约1606亿港元)。
另外,悉尼拥有大量富有经验的本地及海外房地产投资者,为策略性增长带来庞大商机,且存在强劲的租用需求,为澳洲公认及增长中的国际门户城市。
不过,两年的时间过去,环境也大不相同。新冠疫情下,人们改变了工作和购物方式。
在悉尼,尤其是从疫情爆发之初,人们大规模转向居家办公,短期内降低了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与此同时,长期的防疫封锁也对市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的业绩带来较大影响。
疫情从来没有阻止领展对于核心资产的追求,疫情发生后仍于2020年购入位于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城核心区的写字楼The Cabot。
“全球大型投资商者正寻求抢夺那些很少(如果有的话)被严格防疫限制触及的房地产,因为它们可以看到已经重新开放的全球各大都市的主要资产正在恢复。”有分析指出,目前随着上班族回到办公大楼,一些城区的商业地产在逐渐恢复。
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向来是全球最炽手可热的投资市场,“悉尼三个物业的价值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这个时候进行资产交易,能够以较为合适的价格拿下。”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后澳洲的零售受到较大影响,这三个是位于悉尼市中心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领展入手或许是悉尼零售逐渐恢复的信号之一。
领展这些年
2005年上市初期,领展房地产基金植根于香港,拥有的180个商场及停车场均位于本地。
近几年,领展开始积极寻求中国内地及海外布局机会,以提高资产组合多元化、加强物业组合竞争力。
具体来看,2015年4月,领展收购北京欧美汇购物中心,正式进军内地;2015年8月,收购上海领展企业广场,这也是领展首项内地办公物业投资。
2019年,领展正式出海,分别于2019年12月及2020年2月,收购悉尼100 Market Street及伦敦The Cabot甲级商业楼宇。
2021年上半年,领展加大了在内地的投资并花费接近60亿元:今年4月份斥资27.7亿元收购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权益,以及最近以32.05亿元收购了广州天河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进一步强化在内地一线城市物业布局。
至此,领展在全球范围拥有136个不同种类资产,其中79.3%即127个物业位于香港大本营。
领展于内地的投资物业已增加到7个,占比16.8%。除上述两个项目之外,还包括北京京通罗斯福广场、欧美汇购物中心、深圳新怡景商业中心、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及上海领展企业广场。
数据来源:领展年报
“香港是领展的核心市场,大部分投资都在香港,但公司会透过在外地的投资以分散风险。”王国龙曾表示。
“但集团定下的中期发展策略,会寻求总资产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因此会继续留意适合的投资机会。”今年业绩会中,王国龙透露领展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扩张步伐,管理层也一直在审视英国、澳洲、日本、新加坡的投资机会。
目前,领展已形成以香港总部为基地,外拓中国内地一线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投资格局。
据悉,领展早年公布的“2025愿景”中,就明确提出公司未来旗下物业比例将达到香港占70-75%,中国内地占≤20%,海外占≤10%。
但整体看,领展位于海外的物业仍占比较少,悉尼100 Market Street及伦敦The Cabot仅占总数的3.9%。
为了实现未来的布局方针,领展透露未来几年将在中国内地和海外继续执行4次收并购,以完善物业类型。
王国龙称,公司目前已在内地建立相应团队,试图把握潜在机遇。但由于严格的旅行限制,涉及海外收购的尽职审查工作就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