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说:“艺术和酒是自由人最高的享受。
如今,随着职场压力的提升与生活方式的改进,隐藏在城市中的小酒馆,成了成年人避难的完美场所。在或私密安静、或标新立异的空间里,人们开始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而随着“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这一细分赛道又逐渐变得火热起来。
01
火热的小酒馆,焦虑的餐饮界
海伦司被外界称为“小酒馆界的拼多多”,是平价的代名词,依靠低价策略、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的定位等,迅速在全国拓展。
其实,早在海伦司走进大众视野成名之前,各家就已经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除了老大哥星巴克,首当其冲的就是新茶饮企业,以奈雪为例。
众所周知,现在的茶饮店不止卖茶,只要和人们生活相关的元素,都渐渐被纳入进来。从面包到联名周边,再到艺术实验室和娱乐实验室,甚至把酒吧和咖啡也纳入在茶饮店里。
这一波跨界的背后,是融合做加法,还是一轮创新焦虑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的,他们都在试探新的行业边界,并且看好小酒馆这一赛道。
2019年,奈雪就专为都市年轻人开辟了把酒言欢的新场景,在京、深两地开设奈雪酒屋Bla Bla Bar。
此后,更是有各类消费餐饮玩家加入。无论是卖水饺的喜家德、卖火锅的凑凑,还是卖中式快餐的老乡鸡,都开始试水看起来与它们没什么关系的新业态——小酒馆。
2020年12月,老乡鸡在深圳卓悦中心开出了深圳首店。这个来自安徽、原名为肥西老母鸡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一改以往的午+晚两餐模式,新加入了早餐、下午茶和小酒馆服务,营业时间延长为上午10:00到凌晨2:00。
新店在装修风格上也是画风突变,设计主打粉色系,与以往原木色调的极简风格大相径庭。新店内部被分隔为两部分,一半主做原有的自选现炒快餐堂食,顾客选好自己的菜品然后付账买单;另一半,则被打装修成了小酒馆,每到晚上8点调暗灯光,售卖鸡尾酒等产品。
继老乡鸡小酒馆问世后不久,卖饺子起家的喜家德,也悄悄把旗下在大连的一家饺子店做成了小酒馆,起名“喜家德饺子酒馆”,并开始在深圳、沈阳等城市试点。
在喜家德饺子酒馆里,酒柜的设计围绕饺子制作台去呈现,一个个小方格子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酒,还原了酒吧点单台的场景。针对专门的用餐区,有单独设立的酒柜专场,用霓虹灯的字体突出一个“酒”字。
产品方面,区别于老乡鸡直接开出酒吧专区,喜家德的做法是,直接在原有产品结构上增加了大量东北卤味、火锅、凉菜等下酒菜品,配合啤酒、白酒、葡萄酒等酒品售卖。
传统中式餐饮店外,做火锅的凑凑也挤进了小酒馆这个细分赛道。
2020年12月31日,凑凑火锅将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原全国首店改造成了火锅+小酒馆的新业态。在730平方米的店面内,辟出了20平方米做酒吧专区,晚上还增加了live演出。
从各个消费企业的动作来看,小酒馆行业迎来了时代性的机遇。
从供给端来看,餐饮业品牌化、连锁化趋势明显,小酒馆赛道是结构性机会。
浙商证券报告显示,首先酒馆行业增速高规模大:40万亿社零中,吃喝相关的占14-15万亿,餐饮行业占5万亿左右,每年高于GDP增速2-3倍,酒馆行业是其中发展最快,连锁化空间最大的细分赛道之一;
其次酒馆行业呈高度分散化,亟待整合:餐饮连锁化率约10%,酒馆行业不到5%,提升空间巨大,中国酒馆行业CR5市占率约2.2%;
此外,小酒馆单店模型佳,投资额低+后厨简单+回本快优势明显。
而从需求端来看,疫情后消费疲软,性价比为王的时代到来。
首先,夜间经济盛行,2016-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复合增速达14%,2020年突破30万亿元,同时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夜间消费政策,消费需求不断攀升。
其次,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力,中国20-34岁人口占比超过20%,消费力不断提升。而根据NCBD的消费者调研,61.5%的消费者由于社交需要去小酒馆,且朋友是最重要的喝酒对象。
如今,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不单局限于单品,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精神愉悦和附加价值的东西,在商业市场上可能更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小酒馆行业爆火的原因之一。
02
打造第三空间,小酒馆成功的秘诀
在如今社交场所迭代加新的过程中,空间感的打造越来越成为重点。要靠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产品和空间都缺一不可。
跨界玩转新概念,成为新茶饮界的范典,而第三空间概念的运营和打造,则是小酒馆行业模式得以成功的要诀。
「第三空间」是美国社会学家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第三空间是居住场所,“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而“第三空间”则是居住和工作地之外中立的公共聚集场所,更突出社交的作用,如咖啡馆、茶饮店、酒吧等。第三空间强调场所的社交属性。
在餐饮行业,星巴克最早应用第三空间的概念,并以此为卖点。
梳理星巴克的商业模式,其核心之一便是将门店打造成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人们在门店聊天、听音乐、工作或一个人发呆,不消费也没关系。后来有了WiFi,泡星巴克更像是在网上消磨时间。
星巴克的价格定位是“多数人承担得起的奢侈品”,目标用户是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审美品位高的“三高人群”。高利润率使星巴克有能力持续提供较好的环境,吸引并“粘住”高端用户。随着星巴克的出海进驻,中国成为星巴克最大的海外市场。
回顾国内茶饮界,环境设计也经过几轮迭代更新。一点点、Coco都可茶饮,更常见的是没有座位即拿即走的街店模式,乃至后来靠单品爆红的喜茶、鹿角巷,最初也是选择少座位的小门店。
而如今,以奈雪的茶、喜茶为代表的新茶饮玩家,则明确了大门店、体验店、新概念店的模式。奈雪的茶一诞生便是瞄准了购物中心的主力门店,设计风格相对更青春明亮,带有明显的都市女性浪漫色彩。
小酒馆要想成功,也得依赖于第三空间的打造,让人们在结束一天工作学习后可以伴着音乐、喝着酒放松心情,享受夜幕降临后的微醺自由。
不过,过往星巴克模式的成功,在于第三空间的新鲜体验。但如今,第三空间的打造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下后商业时代体验感成为必需,竞争相对更为激烈。小酒馆要想成为特色文化和年轻人发生共鸣,这个内涵还要不断增强。
03
小酒馆离赚钱很近,离规模化很远
不难看出,和其他品类相比,小酒馆是整个餐饮业态中发展很慢的一个,至今依旧处于混乱状态,也没有真正意义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牌。
对上述品牌而言,酒精类产品还只是咖啡或茶饮之外的补充。但若要真正将酒馆做成连锁品牌,还是挺难的。
这和人们对酒馆的期待有关。和“跟风”喝一杯奶茶、吃一块甜品不同,在喝酒这件事上,喜欢跟随潮流的人少之又少,人们大多希望得到一份“私人订制感”。当你走进一家酒馆,会希望看到这家酒馆独特的性格,而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品。
“酒吧大多只能靠开单家店盈利,或者是一个人开多家店但是每家店起不同的名字。酒吧这种东西,其实大家并不喜欢连锁。”不少业内人士表示。
但不管怎样,既然名字叫“酒馆”,这也就意味着:酒,得是这家店产品中最具特色的、占主体的部分。但很多的酒馆,大多只能走贩卖古风或格调的路子。
“其实也都差不多,”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中,一位90后女士的看法或许可以表现出这种同质化,“都是木质桌椅、小陶罐装酒。”她以两家酒馆举例,来说明他们彼此之间的“差不多”。
而市面上绝大多数酒馆其实是在网上购买了预包装的酒水,直接倒入陶罐容器中出售,以10元/斤的进价,一斤酒灌满两个陶罐,再以40元以上的价格卖出来计算,可以称得上暴利;只是,酒馆里卖的酒和酒馆没有关系——因为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研发生产的产品,只是给散装产品重新装罐。如果有些诚意的话,酒馆们会在下酒菜上下些工夫,没诚意的就只能贩卖有格调的环境了。
不管情怀有多深,产品总是餐饮行业里最重要的部分。上文已提到过,如果只是打造店内环境,而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的话,那么这家小酒馆能称得上是赚钱的生意,但绝对称不上品牌,也难以进一步做大规模。
虽然身处餐饮的小酒馆还处在培养市场的阶段,但作为零售的酒类产品却正迎来一波新品牌的勃兴。传统品牌的老化,给了新品牌机会。
不少酒企也有开小酒馆的想法。负责人向消费派透露,他目前的计划是开一家清吧,只卖自己的酒,盈利放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的品牌形象。“开酒馆是个不错的注意,但是选址很重要,主要看地理位置和人流量。小众的酒馆只能做调性,如果做连锁,就不能太小众,要主打社交互动的概念。”
如果小酒馆天生具有“偏安一隅”的特性,那么做好自有酒品牌,通过线下酒馆传递出品牌形象,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何况,如今这个难觅“集体回忆”的时代,本来就适合独特的、有性格的品牌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