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货业东山再起 长假销售力增九成

   2004-05-08 5240
五一长假最后一天,华联商厦南京东路店的一位营业员兴奋地告诉记者,长假期间生意特别好做,与去年不好比。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百联旗下20家零售店5月1日至5日的销售额总计达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90%。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的百货业正在迅速走出前几年尤其是去年非典时的低谷,重新活跃起来。

  连锁业专家顾国建表示,出现这一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在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之后,上海百货业正以新的姿态重新赢得市场。

  发现消费变化及时自我转型

  为什么前几年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不愿逛的百货商店,如今又开始重新聚集人气?顾国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两年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发生了变化。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之后,它们的竞争使得这一市场逐渐接近饱和。商品供应几乎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竞争,这一以往传统百货业的“缺陷”如今转移到了卖场超市身上。而消费者在食品、日用品和快速消费品等方面的需求基本满足后,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当卖场超市还来不及对这一市场变化作出反应,事实上,卖场超市的“角色定位”也不可能让他们作出应对,这个时候,上海的一些百货店却及时发现了这一消费需求的变化,开始自我转型,转型的目的就是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以重新夺取市场。

  行业绝地反击表现三个方面

  百货行业的“绝地反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百货店中开设超市并实行错位经营,你有我有,你无我也有;第二,运用大卖场的营销手段来与大卖场进行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和促销方式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三,借鉴一些国际性品牌开始大众化的倾向,结合时尚和大众化开发市场。种种努力让转型后的现代百货在个性化商品等方面形成了对大卖场折扣百货的竞争优势,而这也正是百货业“东山再起”的根本所在。

  完成转型商厦销售上升较快

  顾国建分析说,上海百货商店单店月平均销售额的上升,背后其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探究。从数据来看,并不是所有百货商店的销售都上升了。一些依然归属于传统型百货类型的商店的销售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而上升较快的恰恰是那些近年来迅速从传统百货转型为现代百货的商厦,尤其是以专业品牌店为主体的百货、购物中心上升得更快。号称静安区“金三角”百货的中信泰富、恒隆广场、梅龙镇广场等,近一两年来生意越做越火,今年以来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

  专家认为,随着百货业的重新走强,上海的整个商业零售业正在形成优化组合的格局。以往那种要么一种业态垄断一切,要么新业态打压旧业态的情况都不是健康的。只有多种业态并存,而且都能良性发展的状态才是最理想的。
标签: 百货|五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2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