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树佳
压抑许久的地产行业,近期迎来了不小的悸动,供给端、需求端政策趋缓的迹象陆续出现。
比如,长春、义乌、哈尔滨等城市,调整了预售资金监管或预售条件政策,以促进开发企业资金实现良性循环;沈阳限购限售放松、广东多个城市下调了个人转让二手住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等。
此外,自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多次释放房地产金融政策信号,房企融资环境似乎正在逐步改善。
这些信号,让地产股市一度飘红。虽然现在谈论“触底反弹”还为时过早,但频现的政策利好,表明行业正在调控中不断修复边际,企业逐渐有了调整的空间。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基调不会变,大起大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地产界那些懂得自律、保持财务健康的房企们,依然在稳步前行。
房企销售显韧劲
即使今年的“金九银十”成色,没有往年那么足,但房企总体的累计销售体量,同比仍有所上升。
克而瑞数据显示,1-10月,百强房企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额93347.2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06804.6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权益口径销售额75281.3亿元,同比增长4.5%。
调控之下的地产商逐渐收起了规模突进的步调,更注重稳健增长、规模与效益并重,他们仍在不断朝着自身的销售目标前进。
据统计,今年前10月,从公布销售目标的32家房地产企业来看,目标完成率均值为76.3%,其中绿城、滨江、正荣、大发地产等的目标完成率,均超过了90%。
大多数头部房企,都展现出了明显的韧劲。融创中国前10月合同销售5128亿,同比增长14%;保利发展则实现签约金额4602.04亿元,同比增加8.86%。碧桂园10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58.3亿元,也实现了环比正增长。
他们项目铺排较广,同时也注重城市深耕,这样既避免了单一区域布局的风险,也能在各能级城市中获得品牌效应,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碧桂园为例,该集团得益于城镇化的广阔市场,截至今年中期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3127个,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6个地级行政区,总计覆盖1408个县级市/区/县。
从可售货值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强力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除了有强大的土储续航之外,碧桂园也将“全竞提升”作为年度主题,全面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其中,“一率五力”便是其管理抓手,高效率是做好前置策划,而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科技力方面,也促使其做到运转的精干高效。
这也许是它一直保持销售动力的秘诀,2016年至2020年期间,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在此基础上,其权益销售回款已连续5年高于90%。
在销售稳扎稳打的情况下,回款率得到保证,现金流周转及时,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良性循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才能在调控的大环境下保持竞争力,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以来,深圳、广州、佛山、成都等地房贷利率有所下调,上海、南宁、郑州等地房贷放款周期较之前也有所缩短。加之各城市楼市新政的陆续推出,房地产的市场的前景,正在逐渐拨云见日。这对于房企和购房者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
融资环境改善
地产行业已出现了纠偏的声音。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曾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针对这些情况,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表明监管机构将从房企发债方面给予支持,改善房企发债融资环境。
融资环境的改善,在数据中体现了出来。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目前,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公司表示,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增量融资渠道的打开,必将使得企业的流动性得到改善。
保利做起了 “急先锋”,它近日披露了2021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发行文件,根据该票据发行方案,本期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为5 年。几乎与此同时,金地集团也完成了15亿元3年期的中期票据发行,年息4.17%。
无论是央企保利、招商蛇口,国企金地集团,还是民企碧桂园,他们之所以能在调控边际放松的时候,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机会,还源于他们健康的财务水平。
尤其是碧桂园,向来强调提质增效,完全做到了规模大而财务结构合理,因此在调控下走得较为稳健。今年上半年,其融资成本约5.39%,较去年底下降17个基点;总借贷余额下降至3242.4亿元,其中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下降至27%。
在三条红线中,碧桂园的现金短债比为2.1、净负债率为49.7%,均优于“红线”要求;而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也已由去年年底的80%降至77%。事实上,碧桂园是通过资产运营而非缩表来逐步降低负债率的,因此更为真实和可持续,也反映出企业对自身发展的信心。
该公司的财务管理,是集垂直、综合管理于一身的,垂直管理可以管到每一个项目,综合管理则能汇集把控。因此,管理层表示,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中期之前,实现三道红线全部转为绿档。
由此可见,只有增强自身的经营管控和抗风险能力,企业才能穿越周期,实现“长期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