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威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7.4%

   2007-11-14 5340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呈现出增长较快、运行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良好局面。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4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3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7.9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40.33亿元,增长19.2%,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6.0:64.3:29.7,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巩固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11亿元,增长6.3%(可比价)。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特别是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2万亩,增长1.9%,粮经种植结构趋向优化。全市秋粮总产量为53.38万吨,增长3.7%。畜禽产品生产稳中有增,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8.91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8.37万吨,增长5.8%。由于各级政府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市生猪存栏量呈恢复性增长,并且发展后劲增强,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前三季度,生猪存栏69.25万头,同比增长0.6%,增幅与二季度相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殖的母猪增长较快,同比增长7.3%。渔业持续较快增长,水产品产量169.23万吨,增长8.3%。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主要效益指标全面提高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9亿元,增长17.8%。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1.62亿元和367.38亿元,依次增长16.7%和18.7%。制造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共实现增加值644.2亿元,增长17.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97.8%。非公有制工业活力增强,实现增加值475.1亿元,增长20.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8%,比年初提高2.8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8.87亿元,增长28.7%;实现利润141.88亿元,增长32.8%,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13.19亿元,增长32.6%,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8.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0.3,同比提高15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投资结构渐趋优化

  今年以来,全市继续深入贯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质量,投资规模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5.6亿元,增长25.1%,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3.3和0.5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农村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07.16亿元,增长25.4%,高于规模以上投资增幅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加大,共完成投资258.92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36.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加,完成投资101.68亿元,增长30.1%,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3.7%提高到14.2%。民间投资非常活跃,完成投资570.82亿元,增长25.5%,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达到79.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为平缓,完成投资79.49亿元,增长21.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增长16.4%,上半年增长17%,前三季度累计增长17.4%,加快增长势头明显。城乡市场两旺,分别实现零售额211.6亿元和79.02亿元,依次增长17.5%和17%,分别提高0.8和2.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全面发展,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41.15亿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34亿元,增长18.7%。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健康消费、知识消费、娱乐消费渐成时尚,文体商品销量一路攀升。前三季度,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30.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0.5%。住房热销,带动了建筑及装潢材料等相关商品的快速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23.4%,家用电器及音响类增长24.8%,家俱类增长34.1%。受节日拉动和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吃、穿、用类等商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2%。

  (五)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贸易方式加快转变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9.4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出口50.61亿美元,增长13.2%,进口28.83亿美元,增长7.6%。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实现出口 17.57亿美元,增长17.8%,比加工贸易增速快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共出口32.7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8%。私营企业对外出口比较活跃,增长43.5%,高于全市出口增幅30.3个百分点。

  (六)金融运行较为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29.62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同比多增13.1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同比多增8.82亿元。受资本市场比较活跃影响,居民理财渠道拓宽,银行储蓄存款分流明显,城乡居民新增储蓄同比减少11.12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6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24.34亿元,同比多增37.02亿元。其中工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5.97亿元。

  今年以来,全市总体物价水平在正常区间运行,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2%,涨幅超过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是带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9.7%,其中9月份上涨21.4%。食品类中肉禽及其制品、蛋类、油脂类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上涨25.7%、27.5%和21.9%。工业品价格的高进低出现象得到缓解。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7%,二者之差由去年同期的3.4个百分点缩小至1.7个百分点。

  (七)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近两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全市节能降耗减排延续了去年的持续降低势头。上半年,全市能源消耗增长8%,低于GDP增幅8.2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均居全省倒数第2位,分别比2006年下降2.9%和7.5%;百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实现节能10.1万吨标准煤;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0.9%和4%。节能降耗减排的初步成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的矛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前三季度,全市财税收入稳步增加,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2.69亿元,增长23.4%;两税税收收入83.14亿元,增长23.2%,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7元,增长12.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18元,增长19.2%,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43元,增长24.5%,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类价格涨幅过高,价格结构性上涨较为突出。今年以来,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或服务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最快,对总指数的影响最大,其他七类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前三季度,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9.7%,其中8月份上涨23.6%,为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涨幅,9月份上涨21.4%,比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特别是粮油肉蛋等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涨幅过高,群众感受比较明显,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未来影响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控制物价过快增长的任务仍然较重。

  (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由于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尚未彻底转变,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威海目前重工业比重较高、增长速度较快,不可避免地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较大影响。前三季度,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7%,重工业增幅比轻工业高2个百分点。用电量方面,9月份重工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10%,轻工业用电量增长7.5%,重工业比轻工业高2.5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能耗比重偏大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观。上半年,我市工业单位能耗前五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3.8%,但创造的增加值仅占35.4%。

  (三)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强。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加剧、资源与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国家继续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商品出口增长呈现减缓态势,外需对威海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加大。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增幅同比回落18.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回落14.9个百分点,比全省增幅分别低15.2和13.8个百分点。出口月度间呈现较大的波动性,2月份当月出口额增速最高,达到46.6%,而9月份仅增长5.2%,两者相差41.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作为威海出口比重最高的商品,前三季度出口额仅增长12.2%,增幅比一季度下降8.7个百分点,对全市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由一季度的74.5%降为前三季度的42.6%。这说明随着外贸条件的不断变化,威海出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出口的难度也在不断上升。

  三、全年经济走势判断及发展建议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依然看好,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9%,比2006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从全国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取向看,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较强,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全省经济发展态势看,今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供给稳定,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强劲,财政、企业、居民三项收入增长,这一系列利好趋势可望延续。从前三季度全市各项指标运行情况看,威海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改善。据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54.39,比上季度提高3.89点,宏观经济发展依然向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1.65,较上季度出现小幅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06点。两大指数仍在高位运行,表明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综合以上分析,今年全市经济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健康较快增长,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经济增长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为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当前应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变数,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稳定畜牧业特别是生猪生产,切实保障肉蛋供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控制农资价格,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要落实好新修订的《威海市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大力推广农民工住院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继续搞好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猪肉、禽蛋等食品生产、供应、价格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市场流通秩序,防止哄抬物价;重视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低保、特困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根据基本生活品价格变动的情况,适时适当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对物价上涨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狠抓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这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突出抓好近年来引进的造船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协调配套。进一步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对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器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力热电循环水采暖、威海船厂供电改造等重大节能示范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大力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威海经济外向度较高,资源市场两头在外,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很大,环保、技术等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应该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将其看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良好机遇和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做到以质取胜。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3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