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养生茶饮走红之后,养生咖啡也火了?
重庆有家咖啡店凭借“中药咖啡+卷饼”的另类混搭快速出圈,月营收超19万,开业2个月稳居当地咖啡热门榜第1名。
这样的复合店是怎么做生意的?
1、养生咖啡+卷饼
开业2个月稳居热门榜首
咖啡店还能怎么卷?
重庆一家叫“卷心堂·卷饼与咖啡铺”(以下简称卷心堂)的咖啡店给出了新解法,其 用中药养生的概念做咖啡+卷饼 ,开业两个月以来,稳居重庆咖啡厅热门榜第1名。
这家店开在重庆网红商业街区时代天街,乍一听名字很像中药铺,外观也确实如此。
巨大的门头由56个“中药抽屉”组成,醒目写着“卷心堂”,下方补充“中国味卷饼与咖啡铺”,slogan是“万物皆可卷”。
门店大约50平,满墙陈列着药食同源的中药食材,店内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吧台上放着盛放中药纯汤的瓦罐。不少网友评价:“简直是中药铺里的咖啡屋”。
菜单主要分为 国粹草本黑咖、国粹浮云奶咖、纯粹美式、中式纯汤、中式豆浆与卷饼系列。
除了纯粹美式之外,咖啡与纯汤系列都使用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卷饼系列是粗粮饼皮搭配中式特色风味,比如藤椒鸡肉、酸笋牛肉等,并打上“中式减脂餐”的标签。
饮品价格集中在8~13元,奶咖18元,卷饼价格多在18元左右,咖啡+卷饼套餐售价16~23元。
卷心堂的主理人陈文豪告诉我,上个月营收超过19万元, 咖啡、中式纯汤、卷饼的营收占比大致在4:2:4。
去年,咖门曾报道过爽爷鲜肉饼咖啡铺,15平米小店凭借“咖啡+肉饼”的搭配走红。陈文豪坦言受到爽爷的启发,坚定了做咖啡复合店的决心,“但又要做得不一样”。
卷心堂具体是怎么做的?
2、以“中式养生”为主线
咖啡卷饼店,有4个增收思路
复合店盈利的关键,是在尽量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品类、扩大客群等提升营收。卷心堂就是围绕这个宗旨做了4点:
以“中式养生”为主线拓产品,保持风格统一
复合咖啡店的优势在于多品类经营, “但品类扩充也需要与门店风格保持一致” ,陈文豪说。
卷心堂主打中式养生,选取有较高消费认知度的养生食材,设计了四款草本汤底:五指毛桃汤、四物汤、罗汉果汤和肉桂陈皮汤,做到单独喝或者与咖啡搭配风味俱佳。
并且顺应二十四节气出新,比如夏至推出沁沁薄荷草本黑咖,主打清热解暑。
卷饼也主打一个健康,使用粗粮饼皮,荤素搭配有8种口味可选,还可以选择加即食海参等养生食材;豆浆也做出养生感,有黑芝麻、燕麦菠菜、核桃杏仁等风味。
“还考虑推出中式糖水”,陈文豪说,开店之初就在吧台预留了空间。
制作简单化、高效出品,控制人力成本
卷心堂店里有四个全职和一个兼职员工, 每位员工都具备饮品和卷饼的制作能力,保证短时间内高效出品。
每天营业前提前熬煮中药纯汤、萃取好咖啡,并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补充。制作工序相对简单,比如草本黑咖只需将咖啡与纯汤混合即可。
卷饼也很快,预制饼皮铺上不同食材馅料,加热、卷起来即可。“一分钟就能出餐。”
同时根据生意情况适时调整上架产品,忙时会暂停售卖更耗时耗力的豆浆。
做全年龄段、全天场景的生意
“中药咖啡+卷饼”虽然听起来有些“网红”气质,但其顾客群体却不只年轻人。
占据20%营业额的中式纯汤,消费者大都年纪偏长。“他们更注重养生,经常与店员交流心得,反而容易成为熟客。”陈文豪说。
咖啡+卷饼,既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当下午茶,可做全天生意。
卷心堂还把茶叶蛋做成了养生版“补气蛋”,添加了党参、当归,售价2元/个,每天限购100个,全年龄段、早中晚都能吃,卖得很好。
“普通茶叶蛋也要2元,何不买个养生的。”许多网友这样评价。
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复合型体验
现在的咖啡店,不仅卖产品, 还卖体验感和服务。
卷心堂开业之初与连锁采耳机构合作,推出“免费中式采耳”活动,消费满20元可体验,吸引了许多顾客。
顾客点单时,店员会询问顾客对中药材的理解和喜好,然后提供几种试饮,帮助消费者找到喜欢的风味。
饮品和卷饼全程明档制作,增加信任背书。
出餐也注重体验感。做好的饮品盖上中式茶碗形状的杯盖,放在木质托盘上,旁边撒上各种草药做装饰,还附上老黄历样式的产品介绍卡。卷饼则被装在纸质长筒盒里,用麻绳捆着,乍一看像中式画轴。
这些细节巧思呈现出中式美感,不仅 为顾客带来新鲜的喝咖啡体验,也方便拍照出片,增加传播度。
4、咖啡+餐, 开启“厮杀”模式
陈文豪认为,咖啡独立小店和大型连锁相比没有竞争力。“ 不妨充分发挥独立门店优势,提供与大连锁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 ”,中药咖啡+卷饼,就是他的探索,下一步还计划在上海开百平大店。
是否行得通还有待市场检验,毋庸置疑的是,“咖啡+餐”的复合模式已是当下的热门赛道。
爽爷鲜肉饼咖啡铺去年爆火后,目前窄门餐眼显示已拓展出13家门店;还比如斐石流心三明治,在江浙沪人气很高。 而且,肯德基、麦当劳这类连锁巨头也在押注“咖啡+餐”。
如今,消费者已经适应这种“新型”餐饮文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从业者正在创新经营模式、从中寻找机会。
复合型咖啡店怎么做才能成功,或许没有定论。
确定的方向或许是 将产品融入更多场景,将场景融入更多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