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这个词,其实听着还是比较高大上,但到了商业项目招商,就更容易被认为是门槛低的业务人员,自然并入销售行列,成为市场不佳时,加微信都容易被嫌弃的自我介绍。
如果是日常圈外的朋友,通常会翻译成两种理解:旺季时候是“商场里看到的那些新牌子就是我们招商去引进的”,淡季时候,就变成“我们主要就是把商场里那些铺子租出去”。
当然,这都是片面的玩笑话,但不得不说,时代变了,商业变了,遍地招商仍处于“要变未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招商”这个角色。
01
招商的本质是信息对称
以前是人脉,现在是认知
我们以最近十年周期来看:传统招商,仍然是对应更多传统的业态划分,以及传统的品牌内容:零售是卖货,餐饮配套是吃喝玩乐,主力店大概就是一个驱动力的引擎,比如超市电影院,停留在上一个社会成长周期的标配。吃完饭看个电影,或者周末一家人逛超市,没有抖音小红书,也没有便宜的拼多多和出国游。
其实,购物中心这十年随着地产发展,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的信息差和基本生活水平的拉齐。
现在,基本盘已经满了,且比起上一个时代,人的流动速度,远远大于基础设施的流动速度。这会带来:人们住在二三线,维持着的基础生活的同时,阶段性探索消费流向省会城市,而省会城市的探索往区域中心城市生活圈,最终涌入一线城市。
这种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整体变化,带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需要更多样化和细分化的供应,也带来二三线甚至更下沉市场,并不应该听风就是雨,对于招商到本地市场做生意,有太多的妄念。
这种消费端的变化和理解这种变化,都是一层层的,并且不均匀地还在弯曲试错中渗透。
所以,具体到行业端,仍看到大量的招商,特别是在完成了基础建设,但竞争波动有限的二三线城市商业中,凭借沉淀的人脉基础和一定的租赁专业知识,让业主和品牌双方生意都运转起来,且仍算高效。
但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早已是另一番情况。
同质化竞争从商业内容本身已经上升到了商圈的竞争同质化,而细分赛道的探索,往往是超越周期的回报和代价,这些都带来了三种从业者的分化:
①招商从传统变得更“工具人”,更消耗。转化率换来的短暂升级,消耗的是个人,但这十年间这种模式能存活下去的商业也很多,主要是胜在这类基础从业者可选池子大。吼着行业难,找工作难的多数是这群人。
②苦难转型,从传统招商的温床中醒来,学习运学习市场、学习跳出原有生态池去看真实的市场和品牌,波折苦难中实现转型,适应新的生态圈。这一类人有的在转型中因为迟迟没有业绩被淘汰,也有一些人能够在包容期和个人努力中成功转型,虽然后来可能发现,所谓的创新和转型,其实也只是用人单位认为你探索了而已。
③并不懂传统招商,甚至没有经历过百货风光时代的跨行选手。这些生长在网络媒体和购物冲击时代的从业者,对实体的理解根源上已经不同,招商只是动作的一环,前后更重要的是理解能力,非传统酒桌文化的新一代社交能力,文化认知能力。
我们尝试把“招商”这个岗位拆分:
一部分是租赁的专业:比如涉及合同商务的基本条款、比如制图软件和基础工程条件的专业理解、比如对于传统各种消费业态需求的了解…
另一部分专业,就是和人打交道,比如沟通能力、共情能力、讲故事的能力。
之前AI潮刚起的时候,大家会开玩笑自己行业要萎缩了,招商和销售都很自信,觉得自己是人与人的沟通,有温度不可取代,这话本身没错,但仔细想,现在大部分招商,已经“工具化”了。
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和灵活互动,更谈不上互相启发的理解深度,更多的是专业制式螺丝钉操作员,匹配着企业的节奏、规章、合同范本以及形象话术。
其实,招商最核心的一直都是“信息对称”。大部分是市场的信息对称,我要做什么,你有什么,这有什么,未来有什么,后来多了愿景的对称、认知和能力匹配度的对称。
现在从街铺到商业,很多品牌都学会了使用武器,也有很多铺位整理的小程序出来,相信未来更多类似于“链家”模式的平台工作会上线,如果你只是对接需求,那么尽可能地给每个提供环节服务的从业者分一杯羹即可,然后就是让市场的容量集中在一起,货架式挑选。
如此,传统招商人未来也不会失业,但也不再拥有更多的能动价值和收入空间。
02
讲故事,是手段不是必杀技
大多数基础设施,不需要故事
当然很多人会说,“招商要会讲故事”。现在信息壁垒无限打破,哪里都可以买可以吃,为什么要去商场,你又不是独家品牌,即使是独家品牌,品牌也有同样的难题,那就是在哪里、怎么样,能让更多适配的人看到我,这就是讲故事。
当商场的“渠道价值”被无限压榨,“讲故事”似乎是一个让自己显得很特别的动作。
从单纯“商场和品牌”供需关系的信息对称,到抽象立体的,对世界和生活方式的信息对称,如何描述、构建,甚至去进行“吃饱喝足的乐趣”拆分,拆分得越细越惊喜,直到一群没有做过一天生意的人,能够去指点一群做生意的人如何合作愉快……
这当然得不到最佳效果,于是我们看到也有很多招商会消失,在更多良性运转的项目里,变成了运营+招商,推广+招商,主理人+招商…十年前或者更早行业代理五大行里,被称为传讯的市场部,之所以叫传讯Marcom大概率也是古老的商业地产里,这个部门更多的武器来自媒体媒介,而现在多数企业都叫Marketing,其背后时代和投入关注的变化不言而喻。
故事,是感性、是深入浅出、是理解拉齐,是一种对齐关键信息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显得自己作为招商很高级。
认知理解能迅速对齐的人当然是可以不讲故事,甚至可以迅速地对称故事,由加入的品牌又讲给他的目标们听,这些案例其实不少:
麓湖CPI的故事,是提供有人文温度的自然生活和艺术内容的精致社交,山川湖泊微度假的自由社区… ...这一切,是构建在麓湖中产高净值人群的滤镜下的感性共振,以及时代审美的趋势附和。
此地CyPARK的故事,是数字社区美学广场,是首个骑行主题的商业空间,也是融合文化展演和公园性的都市松弛感… ...这一切,是构建在成都市少年宫、绿道接驳、高新图书馆和中演大剧场的产业融合基础上。
COSMO成都的故事,是推动中国潮流品牌走向台前的平台,让各地主理人有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场域使命… ...这一切,是构建在颓而不废的近市中心盐市口商圈,以及国潮风和性价比的新生代消费主流趋势。
阿那亚的故事,从海边的生活更美更文艺,海边理想小店和最孤独的教堂,到如今新开的雀跃镇让一帮创造者们聚在这里,拿出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创造一个更加充满热爱的年轻社区...这一切,都是构建在从无人问津的北戴河服务北方人民的度假海滩,到全国文艺圣地标签,品牌和文化IP纷纷携手,商业价值高峰下的自然迭代,对,只是秦皇岛阿那亚。
是的,招商讲故事,一定需要认清楚基础,能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是当代招商人水平的试金石。这不完全是以前政策定位的故事,你除了懂老板和投资人回报的心态,还要懂自我基因的天花板,以及面对的市场走向和供应量支持。
细想,COSMO成都讲不出阿那亚的故事,麓湖CPI也不能套用COSMO成都潮牌崛起的故事,但他们招商落到实处又有品牌的重叠,甚至氛围和设计上、话术关键词上的重叠,比如自然、比如潮流、比如社交、比如全世界都想要的年轻人。
如果不能够深刻去理解项目背后的基因、团队能力和项目回报逻辑、市场走向和供应量,浮于表面去看结果,招商就会把自己作死成新的一轮工具人,不能告诉老板故事,就只能听老板断章取义的故事。
当然,多数的项目不会犯那么离谱的错,错到麓湖CPI讲COSMO成都的故事,但,经常会听到此地CyPARK讲麓湖CPI的故事,你说会死吧,有点沾边、有点进度还有点希望;你说很般配吧,往后推进起来、生根起来越发困难。
最后,一个牵强的故事,困住团队,困住品牌,困住经费和时间。
讲故事有帮助,甚至也是迅速找到新盟友,杀出血路常用的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甚至执着于讲故事,硬生生讲故事是更可怕的。
如果不擅长故事,就做好自己。
市场增速快的时候,有风,但慢下来的时候,擅长的适合的才是好的。力争上游,是和自己竞争做到极致,而不是干掉别人站在巅峰。毕竟,山顶就那么大,都要上去站山尖,注定都站不稳,中国的市场很大很复杂,其实更是提供了宽容度和纵深度的可能性,谁敢说“我把市场做完了”。
特别是如今的市场,容量到了一定基础,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完成,过剩也不能炸掉,活下去变成了卷下去,本身也是一种误区,都是同类型当然市场萎缩就只能活一个。
但转念想,一个巴掌,五根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捏起来才是拳头,竞争要了解市场,但活下去要了解自己,谁先改变,谁稳住不变,都是要从自身优劣势开始考虑。就像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药房、中药房、社区医院、县镇医院、综合医院等等各个级别,再到随着一线城市容量的剧增,比如成都,华西天府院区虽然在有了天府新区就开始建设,但也是等到人口突破了2000w才开始营业。
成本和门槛在哪里都是需要考虑的,但比起长远良性的生存,都不能成为暂时拖延苟活的借口。
后记
以前的商业是娱乐消遣是消费,是丰富,是拉齐没见过的世面,现在更多的日常配套、服务、细节稳定地输出,不是每个人都是明珠,但真的很难讲五根手指谁比较不重要。
所以,回归本质,商业的本质是基础设施配套,是楼下的小卖部和山姆同样重要,未来饱和后是需要资源流动,降本增效是不要拿过去的账本算未来的账,这样行业的人才会自然流动,资源也会自然流动。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是不增长,比如胖东来不会出许昌,但可以有联盟帮助大家是一个道理。
招商人员喊着行业下行,很难找工作,有没有可能,是找不到“被高速增长时代喂肥了的人,觉得胃口满意的工作”,但如今的慢时代就是如此,要做的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继续吸血虚胖的企业,而是做一个坚持运动,肥瘦适中的健康人。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送给每个热爱商业,还在赶路的招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