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大商业街中街、太原街、长江街争霸2004

   2004-05-11 7400
编者按:“振兴东北,沈阳先行”,沈阳的经济发展进入全速前进的重要阶段,而以商业街为依托形成的区域商业圈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经济能力,不仅影响着区域商业的发展,其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是极大地促进了沈阳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  新闻提示  据统计,去年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共销售、预售商品住宅409.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1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3%和96.8%。  而到2004年2月底统计,商业地产完成投资1.03亿元;商业地产完成投资额占整个房地产完成投资额由去年的18%上升到25%,升幅比较大;商业营业用房完成销售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2%。  房地产与商业地产双增,其增幅最为明显的就是以商业街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由此而知,沈阳的商业街在沈阳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太原街、中街、长江街的三大市级商业街,辐射全市,及周边城市的地产运作及投资活动。那么,太原街、中街、长江街的商业圈运作有何不同,这三大商业圈有怎样不同的商业投资价值,启动三大商业街改造后又将为沈阳地产带来怎样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报就三大商业街的发展状况全新盘点。  数次更名:见证商业街的风霜雨雪  商业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商业氛围的凝聚甚至需要几十年的历史沉积,如今当我们走在太原街、中街、长江街时,看到的都市繁华、霓虹闪烁,其历史背后却诠释了一个城市经历的沧桑变幻。  中街历史档案  中街、太原街之争,不得不谈到他们悠久的历史,作为沈阳两条标志性的商业街,他们都有了上百岁的年龄。中街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沈城古老的商业街中街距今已有368年的历史。有人称为“流金的路,淌银的街”。满街可见到商号林立的景象,仅清代时路南路北商号就有25家。与中街相比,太原街显得年轻得多,但也有106岁的高龄。  上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街和太原街的名字也经历了多次变更。中街最早叫“四平街”,取四季平安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四海升平。1906年“四平街”上修起了石子马路。1939年,中街被日本侵略者改名为“一德街”,取其一心一德之意。到了1946年,因为地处中央,改为中央大街。1957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改为中央路,到1989年正式定名中街路。  太原街历史档案  而太原街的名字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1898年,沙俄强行将沈阳站附近地区,租用为“铁路用地”。当时的太原街叫“西四条街”,太原街全长3950米,其中,北起中山路、南至中华路的571米长地段,为沈阳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接管了“铁路用地”,1915年,建成了中山路、中华路、民主路、南京街、胜利街等街路;1919年,日本侵略者强制将“满铁附属地”的所有街路,都改用日语称谓,“西四条街”改为“春日町”。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春日町”改名为“太原街”;“文革”期间,一片“红海洋”的太原街,被称作“反修大街”,直到1981年5月,才恢复了太原街的名称。  长江街历史档案  相比之下,长江街的商业氛围只有59年的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中国的统治,在皇姑屯附近建设了工厂,并形成了居民区,如铁路机车车辆厂及其职工居住区。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在碧塘公园西门的原址处,形成旧物交易市场,之后又出现农副产品购销活动,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市场。因当时沈阳已有东行和西行,该市场地处沈阳北部,故称为“北行”,由此拉开了长江街商业活动的序幕。  历史变迁:凝聚差异化商业氛围  近年来,太原街、中街的竞争加剧,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对内深化改造。而长江街也以新的面貌向沈阳太原街和中街发起冲击,欲将长江街建成长达3700米的沈阳最长商业街。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商业同化的新世纪,三大商业街的发展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商业氛围,影响着现今的商业发展。  传统沉淀:中街文化成为金字招牌  在20世纪20年代中街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见金店、丝房、烟麻、杂货等各行各业的商号。小西门一带以钱庄、银号为主,是当时金融业荟萃之地;小东门一带堪称杂货一条街;街两侧在钟鼓楼附近多以经营鞋帽、服装、布匹、绸缎为主;小南门以饮食为主;大东门以铁木杂品为主。形成了有专业集中经营特色的商业街区。据说在中街商业区当时有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总资金近800万现大洋,是旧中国中街的鼎盛时期。当时中街出现了五个最:最大的百货商店———吉顺丝房;最大的钟表眼镜店———亨得利;最大的药房———天益堂;最著名的毛笔店———李堪章;最小的洋货店———同益成(店貌最小,资产最富)。此外沈阳故宫、大帅府的文化遗产,众多老字号商铺形成的历史积淀,赋予中街许多其他商业街所没有的独特资源。  基础雄厚:太原街商业氛围成优势  相比之下,太原街的商业特点相对西化。19世纪末期、日俄战争之前,太原街两旁只有10多家油盐杂货店铺;日俄战争后,日本人纷纷来沈阳办商店、开工厂,人数与日俱增,逐渐使太原街成为沈阳的商业中心。及至1941年,太原街一带的外国商号共有117家,其中,日本商号就多达114家,另外3家是:印度大隆洋行、前苏联秋林公司、若路陶拉文具店。而中国人开设的商号仅有两家:中和茶庄、老精华眼镜行。1946年3月,国民党政府统治沈阳后,商号大多倒闭。沈阳解放后,太原街商业区才逐步得到繁荣、发展。  1955年,联营公司、第一百货商店、鞋帽商店、太原果品店、和平药房等10多家国营大中型综合、专业零售商店相继成立;私营商业有文元和玻璃镜庄、大明钟表眼镜商店、五福照相器材商店、中和茶庄、兰州商场等。1983年,工艺美术大楼在太原街拔地而起;1985年,太原街内的北一马路上,出现了“风味一条街”;1985年夏,在联营公司旧址上,兴建了中兴-沈阳商业大厦。与此同时,大光明钟表眼镜商店、和平文化用品商店、第一百货商店、和平商场、服装商店、沁园春食品商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对店内设施均进行了改造,使太原街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兴旺。  新兴希望:长江街借助时机欣欣向荣  而长江街的商业主要是解放后形成的,解放初期,“北行”的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经营品种也逐步繁多,当时被称为“诚信菜市场”。文革期间,市场被关闭。 现代的长江街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发展成长起来的。1979年,中国第一批个体工商业户在长江街的北行农贸市场诞生,特殊的政治意义,浓重的商业氛围,先后吸引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国知名人士到这里视察。  长江街没有中街、太原街历史悠久的商业底蕴,但是由于其是辽大、电专、社会科学院、科技园等众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所在地,因此也为长江街的发展注入了浓郁的学府气息。  区域价值:带动地产业的全面繁荣  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变革后,太原街、中街商业发展迅速,围合出沈阳商业的中心区域,太原街、中街日均人流量可达到20万人左右,车流量也达到10万辆以上。如此繁华的区域更带动了房地产的兴盛。  太原街:稳定发展  太原街位于和平区的中心地带,西临沈阳火车站,是沈阳市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零售中心。太原街的商业价值使得该区域的居住人口多,建筑密度高,各种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理想住宅的首选,也是沈阳住宅均价最高的区域。由于该区域商业林立,已经没有大面积的土地供房地产开发,因此房地产价格增幅最大,自2000年至今,每平米约增长1000元。如今太原街一带以高档楼盘为主,规划为高层、多层大户型住宅,住宅均价4000元左右,主力户型150平方米。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住宅项目将逐渐减少,尤其是大盘项目将成为该区域的稀缺产品,今后几年,房地产的增幅不大,基本稳定,而商业地产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街:地缘优势  而中街的房地产发展潜力却不容忽视,沈阳故宫、大帅府让中街占尽地缘优势,坐拥旅游文化资源,而众多百年老字号的云集也为其添色不少。2000年全街销售额39亿,利税1.7亿,如此繁荣之地,房地产发展却较之太原街缓慢。位于中街北侧的天龙家园一期起价2800元左右,而到封园已经卖到3800元左右。不到两年的时间,涨了1000元。中街附近的楼盘例如鹏利广场花园、中街北苑、莱茵河畔等,价格都在3000元左右,根据价格平衡原则,太原街和中街同为市级商业街,也均处于沈阳的中心地带,而太原街的房地产价格却比中街高出1000多元。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中街区域仍有可供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中街的房地产价格有望与太原街持平。  长江街:提升迅速  由于长江街是新兴的市级商业街,其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处于中等水平,不如太原街和中街。然而,皇姑区先天的居住优势已经带动了该区域的房地产发展,长江街的兴起并将成为该区域房地产价值提升的新动力。如黄河大街的克莱斯特国际公寓、碧海新居、凯兴花园、成龙花园、万众家园、海韵花园、国奥现代城、友谊花园,辽大一带的翔凤华园、水榭花都、华锐·塔湾欣城、格林梦夏等等,以及延伸到于洪区的万科四季花城、国源新村、艺术名家、明华欣居园、五彩园、亚都名苑等,数十家楼盘均处于长江街商业区的范畴,当长江街与太原街完全打通,加之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和学府气息,必将给该区域的房地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商业改造:引发区域的时代变革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市场前所未有地开放,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盛衰乃咫尺之间,这是今天几乎所有行业面临的挑战。于是,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以商业变革尤为突出。  太原街改造战略  关键词:改造 启动 绿化 智能  太原北街改造———  一期的拆迁范围是南起北一马路、北至北二马路、东至天津北街、西至太原北街,占地2万平方米,共涉及270户居民、40家企事业单位,包括人们熟悉的东北饭店、沁园春商场、冷食宫、四季面条店等老字号及沿街商铺。  二期的拆迁范围是南起商贸饭店,北至北一马路,东至天津北街,西至太原北街。占地1.2万平方米,被拆迁单位12家,居民30户,如今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  昔日项目重新启动  据悉,太原街的半截子工程已经重新启动的有3个,分别为黄金广场、腾龙大厦和力创大厦。去年,万达商业广场的落成,启动了太原南街。今年,五洲商业广场将改变太原北街的商业业态,整体替换太原北街与天津北街之间一整块“日伪式棚户区”,成为沈阳向国际化都市迈进的一个品牌。  科学规划彰显现代  未来的太原街将建四块绿地,规划面积3.5万平方米。  太原街娱乐城占地5000平方米,建设期限为两年半,同中兴大厦、嘉和商场构成鼎立之势。南侧是规划中的商务广场,视野开阔,填补了太原商贸区娱乐项目的空白。欧洲城建设具有欧洲风情的公建、百货、服装城等,建设期限为两年半。  风情街建设期限为三年。在现有的日式和俄式建筑基础上,建设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情、日本风情的特色建筑,充分体现欧日风情时尚,将其构建成集欧日特色商品、品牌商品集散、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观化街路。  中街:主打“东北第一街”  关键词:文化 4A   而中街的改造也是迫在眉睫,将全力打造“东北第一街”。“东北第一街”绝不仅仅意味着商业的繁荣,它更意味着文化品位、风格的“第一”。整个改造过程紧扣中街“东北第一街”的品牌目标,紧扣“4 A级商贸文化旅游休闲区”这一高标准定位。为突出休闲功能,一片原留作商贸区的土地被规划为娱乐区;一条印满名人手印的“名人大道”将故宫与中街路连为一体,彰显文化品位。  随着中街的改造深入,精明的商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中街的广阔投资市场,西中街的变化可见一斑。东祥金店已入驻此地,家电零售业航母———国美电器已选好地址,择日开业;几处闲置已久的楼盘也有商家问津。一些世界著名企业同样对中街地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世界第八大体育品牌———日本美津浓已率先登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从中获益,因为中街的“门槛”将越来越高。中街既要“大招商”,又要“招大商”。一些经营层次低于中街定位的商家和业态自然被淘汰。  长江街:力争跻身沈阳一流商业地带  关键词:第三商圈 最长商业街   如果说太原街和中街的改造主要是处理滥尾工程,那么长江街的改造则是全新建立一个商业圈。在沈阳的中街、太原街、三好街等几大商圈中,长江街一直被当做逊于中街、太原街的“二流商圈”。长江街的改造将使其商业基础成为除中街、太原街外最具投资价值的沈阳第三商圈。  长江街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沈阳市最长的商业街,商圈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新出台的长江街整体规划分成三段:南段,由昆山路至公铁立交桥,沿线约700米,引进韩资,建设韩国新城;中段,介于昆山路与崇山路之间,长约2000米,引进高档品牌,提升现有业态档次;北段,由崇山路至泰山路,长约1000米,重点发展信息咨询、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  据皇姑区政府有关领导介绍,随着三台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廊”经济带、长江商业街经济带和舍利塔旅游经济带这“一区三带”的开发和建设,城北将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城北的经济腾飞也指日可待。  未来景象:三足鼎立,共谱辉煌  未来会怎样?每个人都会想象着太原街、中街、长江街改造后的景象,三大商业区支起沈阳的都市繁华。  太原街四大期待  第一:绿化环境  “造街、造景、造心情”是太原街改造的原则。太原街很多地方都有花池,却很少有绿树。改变后的太原街不仅有一排排的绿树,还会有给人以动感的喷泉,建成后的五洲商业广场绿化率将达26%左右。  第二:交通改造  由于怕建成后的五洲商业广场楼层太高让人压抑,建成后的五洲商业广场将在原来的面积基础上内缩一部分,使天津街、北二马路都大幅加宽,其中北二马路加宽10米,由原来的20米增加到30米宽,天津街加宽5米,由原来的15米加宽到20米左右,真正解决了太原街交通堵塞的困扰。此外,美国银通公司投资2亿美元在沈阳市和平区建多处大型地下智能立体车库。在太原北街与北二马路交叉路口处,建成后将提供1360个停车位。该停车场将成为沈阳第一个、也是东北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  第三:文化墙建设  据悉,太原街正在规划建设的“太原街百米历史长廊”,设计高1.8米,长度将超过100米,由33块大型展板、数百幅历史“老照片”连接而成。该“百米历史长廊”将由东到西建设在南一马路上,东起太原南街,西至民族南街。据悉,这是沈阳市首次大规模地展示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将成沈阳首座“文化墙”。  第四:商业重新启动  太原街的闲置地块已基本得以重新开发,如“沈阳春天”地块,建设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五星级标准。万和工地地块,由香港置力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110米高的置力大厦。当所有的地块项目竣工,太原街将成为商贾云集,全球商业交汇的中心商业圈。  中街两大特色  第一:文化现代融会贯通  而规划中的未来中街,将成为古建筑与现代商业的完美结合体,充分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气派。沈河区围绕打造“东北第一街”的目标,科学地确立了将中街建设成为4 A级商贸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构想,规划出商贸、文化旅游、商务、娱乐、餐饮五大功能区,“一”字中街变“口”字。同时,中街将重新启动闲置资产和楼盘,涉及东、西中街以及周边地区所有重要的商业网点地段。嘉阳商厦、嘉濠商厦、紫金商厦及北方贸易大厦都列在此次重新启动的范围中。  第二:提高行政效率  对于中街来说,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此次改造的重头戏。正阳街道办事处、中街街道办事处、中街一条街管理办公室机构“三合一”,并和沈河区旅游局联署办公。整合后既有利于对中街品牌的“集约化”经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中街的业户开辟了一条行政“绿色通道”。  长江街三种风格  第一:海派风姿  太原街和中街的改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商业风格,而长江街的改造却致力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风格。按照区段定位,建成后的长江街商业圈将区别于中街、太原街的本土化风格,其特色定位为集海外商业和文化特征为一体的海派风格。  第二:韩资新城  韩国汉旦城集团投资建设的韩国新城项目是长江街的一个亮点,明年,一座投资8亿元,占地5.2万平方米,具有浓郁韩国风情的“韩国新城”将在长江街南端伫立。  第三:完善商业环境  除此之外,凤凰购物中心、欧美精品商厦、长江商务大厦及住宅小区、世纪商贸城、温州大厦、长江科技大厦、恒威大厦、长江美食娱乐广场、 满客隆超市将成为长江街商业区的重要商业项目。长江街商业区将成为以现代化商厦为主体,以国际知名品牌专营店为业态,经营中高档名牌商品的集散地。   沈阳商业概况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是辽宁省省会,总面积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其中,市城镇人口568万。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商品市场体系。各类消费品批发市场达500余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0个。科技、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国家级要素市场。  在市区有综合性(不含餐饮)零售商业网点6912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144个零售商业网点。其中单体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厦有57个,其中:5000至1万平方米的有7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5个。这些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分布在和平区15个,沈河区12个,皇姑区9个,铁西区9个,大东区4个,苏家屯区5个,于洪区1个,东陵区1个,新城子区1个。全市主要商业街有太原街、中街、长江街、兴顺街、小东路,以这几条商业街为主,形成了相应的商业区。其中,太原街、中街为市级商业街,其他几条街为区级商业街。沈阳的商贸流通体系十分完备。拥有生产资料市场56处、集贸市场457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48处。著名的五爱市场、中国鞋城、中国家具城和沈阳钢材市场已成为辐射中国北方地区的大市场;以沈阳兴隆大家庭、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沈阳商业城、大商集团沈阳新玛特为代表的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达80个,销售额超亿元的商场13家。商流、物流堪称东北之冠。 (消息来源:时代商报 记者张宁)
标签: 商业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4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