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烟台人炒铺应该有10年的历史了,但2007年的炒铺比以往更猛烈,究其原因,还是“外资”的大量进入烟台。本来,烟台这样的城市出现炒铺热潮应该是推后几年的事,但因烟台是第一批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十多只本地股票上市,为烟台人沉淀下来巨额财富,尤其难得的是烟台山好人好海更好,吸引全国各地人群争相前来“烧钱”。在本地资本和外地热钱合力的作用下,属于三线城市的烟台在商业地产浪潮跻身于二线城市,终于出现了炒铺热。
以往商铺开发商多是烟台本地人,而今年热销商铺多具有“外地资本”背景:阳光100、天鸿是北京的,数码港是黑龙江的……市场上涌现出来的传统的网点房、产权式公寓、写字楼等,投资数额多少不等,投资回报也有高有低。不过有意思的是,本地人开发的商铺普遍销售一般,而“外地资本”商铺销售却很“生猛”,价格一路看涨。
据了解,烟台炒铺从南大街购物城成功后。多数烟台人认同了“一铺养三代”的观点,而开发商则认为商铺是一块大大的肥肉,于是建房时,凡是临街的住宅一楼都尽可能地开发成商铺,于是,小区商铺总量过剩,但价格却一路上涨,连偏远的蓁山花园内商铺起步价也在7000元以上。
前些日子,有人说“房价有涨就会跌”,其实,反映在商铺上也是如此,烟台买商铺被套牢的也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一窝蜂地炒商铺?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商铺会涨就会落被认为是一种常态,但如果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看,如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的周期,那么大家会发现这个图像中的曲线始终是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