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在北京的第二家便利店今天开业

   2004-05-13 4280
联商网5月13日消息 全球最大便利店企业“7-11”在北京的第二家连锁便利店今天上午正式对外营业,外资进入北京便利店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这里就是位于前门的“7-11”便利连锁店,上午7点一开门就引来了不少过往客人,它24小时的便利服务颇受顾客青睐,人们在这里除了能够买到方便的早餐外,还能满足他们文件复印、图书杂志购买等在一般零售店没有的服务。

  顾客:“多种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挺好的。”

  据了解,目前北京便利店不足400家,以城区人口800万计算,平均每2.6万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便利店市场巨大的市场前景成为吸引外资的香馍馍。

  7-11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谈看好北京市场,未来一两年内的投资计划。”

  记者:“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的零售业市场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全部对外资放开……将有更多的外资竞争中国市场。”

  大北京需要小便利

  据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北京连锁商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连锁超市、便利店门店数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已接近1800家,然而近日记者在采访夏季市民夜生活时却发现,购物难的问题仍然困扰了不少北京居民。

  晚上11点左右,记者走访了二环路的一家便利店,别看顾客的数量明显比不上白天,可也显得络绎不绝。我们简单计算了一下,从11点10分到25分的15分钟里,就有8位顾客光顾了这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而且大都表示出对便利店的认可。

  顾客:“现在天气热了,像我们年轻人睡觉很晚,有时候饿了、渴了就来这边买,一般私人小店关掉了,它(便利店)很方便。”

  然而在采访中很多顾客都有一种相同的看法:像这样的24小时便利店在北京并不多见。这位顾客告诉记者,作为外地人,他来北京工作3年了,在很多地方租过房子,但很多社区不是缺少便利店就是服务很不规范。根据这位顾客提供的线索,我们来到了位于高校区附近的某大型社区。瞧这家便利店,明明公示凌晨1点打烊,可刚过12点营业员们就匆匆关上了店门。凌晨2点一过,记者乘车绕着这片大型社区的主干道走了几圈,仅仅看到了两家便利店和超市,而且都大门紧闭。

  小区居民:“晚上(买东西)的话就比较麻烦了,我今天晚上回去想刷牙,发现没有牙膏了,有时候打的还要去买牙膏。”

  小区居民:“不太方便,就我住的这块,每天晚上一般到9点以后就没法买东西了。”

  据了解,2003年北京人均GDP已达到3800美元,按大城市每3500人应拥有一家便利门店的国际通行标准,1400万人口的北京目前便利店应该在5000家左右。而事实上,北京目前拥有的便利店数还不到400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便利店是给城市的居民提供生活方便的一个很重要的侧面,现在便利店在上海的数量将近4000家。从现在来看,北京的便利店数量太小,布局也不是太合理,这个对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是有很大影响的。”

  北京:便利店便利少

  便利店与传统零售店和超市并不相同,它主要是满足人们及时、急用的消费以及提供生活便利,但记者在采访时还了解到,与上海相比,北京现有的便利店并不能给人们提供足够的方便。

  记者在北京便利店里看到,不少店虽挂着“便利店”的牌子,但和连锁小超市基本雷同,仅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只有部分店里设有免费开水、免费煮面、免费针线、传真复印、手机充电、提供打气筒以及借雨伞等服务,不少顾客也对记者表示了她们对这样子便利店的看法。

  然而是不是有了这些就足够便利了呢?记者在上海了解到,还有很多便利店可以提供的服务,北京的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在上海,便利店提供的服务项目还很多:开设代收电话、手机、水电煤气费、彩扩冲印、投币电话、干洗衣服、代售彩票、演唱会票、旅游票、代销报纸、杂志等。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这里面有一个观念上的问题,便利超市跟便利店不是一回事,要分开。在定位上首先要明确,现在北京的便利店公司无论是京客隆,还是物美还是超市发,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消息来源:央视网)
标签: 7-11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2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