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铜锣湾进驻海口 海南零售业造摩升温

   2004-05-28 10210
昨天上午11时,深圳铜锣湾百货集团总裁陈智与海南第一摩尔总经理张晋在海口共同敲响“铜锣”,标志着深圳铜锣湾进驻海口已是尘埃落定。在国内零售界目前如火如荼的“造摩”运动中,商业小省海南也搭上了这班车,将在2006年建成第一个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摩尔。

  面对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的横空出世,海南商界有期待,但更多的或许是怀疑和观望。

  市场总量不因摩尔而增长

  “海口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吗?”在看完海口铜锣湾广场漂亮的规划模型后,几乎所有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两年前第一摩尔动工时,海口商界一知名人士就持怀疑态度。作为业内同行,该人士近年来一直关注该项目,他认为,各种业态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经济规律,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摩尔这种集购物、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业态才会开始出现。但海口去年人均消费支出仅为6600余元,所以海口现在出现摩尔太过超前。

  海口商界持这一观点者不在少数,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种业态的引入是迟早的事,市场毕竟需要先行者,铜锣湾的进驻仍然可算是海南商界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希望政府能制订商业网点规划,不要再放任市场无序发展,在市场容量没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摩尔与现有的解放路、海秀东路商业圈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毕竟市场总量不会因为一个摩尔的建成而大规模增长。

  不过,陈智认为,海口铜锣湾不会是一个纯粹购物的地方,它娱乐、餐饮的比重也会很大,是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一个地方,因为摩尔就是以顾客为中心设计的一个商标构架。

  外来和尚也可能水土不服

  海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界人士认为,尽管大家都觉得海口的商业在国内已显落后,但近两年一些国内知名的零售商进入海口后也并非就所向披靡。这位人士说,当国内一知名零售商在此败退时,感到了地方习惯的巨大力量。

  海秀东路某商场负责人认为,目前海口品牌好、形象好的百货店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好收益,由于整个消费意识的落后,反而是一些大众化的商场和品牌能获得成功。“大家都知道市场要培育,但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充满变数。”他认为,铜锣湾的进驻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带动,“但这个过程会很累也很苦。”

  “这是海南商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牌。”作为主管部门负责人,省商务厅厅长彭瑞林对铜锣湾项目显然是寄予了更多的东西,彭瑞林认为,海南商业目前就急需外来的先进成熟的零售理念来带动起一场升级变革,而这一商业巨无霸可以把国内先进的零售业态集中引入海口,这对提升当地商业档次、培育现代消费理念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目前中国的摩尔业态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现代社会资讯已经高度发达,海南的消费者或许早已通过电视、网络,甚至是趁旅游或商务之机体验过摩尔这一业态,对这一业态已经产生了需求,投资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商机。

  陈智对水土问题似乎并不担心。陈说,铜锣湾不会照搬深圳或是北京的摩尔模式到海口,而会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进行品牌整合和包装。 (海南日报 杨春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2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