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即使平均每两天开出一家店,仍将没有另两家竞争对手的数量多,所以用更快速度去开更多店从来不是我们的方向,全球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亚洲区总裁兼首席营运官杨得铭日前在上海向外界如是表示。
作为百思买中国的最高负责人,杨得铭于春节前刚刚获得了百思买总部颁发的Pinnacle领导层大奖。该奖项每年在公司内部只有一人获得,百思买总部对此的评价是,杨得铭上任以来,百思买中国区的资源整合、战略合作和实际运营方面都超过了公司总部的期望。
杨得铭于2月3日当天同时向外界透露,百思买位于中山公园的第二家门店在完成店面装修、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后,将于近日宣布正式开业日期。
而百思买之前曾计划在2008年春节前开出其第二家门店。第二家门店的延迟开业,甚至引发了业界的种种猜测。为此,杨得铭解释称,春节前开业只是一个内定的时间表,延迟原因一是店面没有完全装修好,二是在员工招聘上尚未招到足够的员工。
据杨得铭介绍,开出第二家门店需要新招200多名新员工,在美国,百思买一年开100家店都能招到足够的人,但在中国的家电行业,可选择性则太小。百思买倾向于招聘一些没有行业经验的人,要花钱和时间进行培训,同时又面临家电行业较高的人员流失率。
目前,在国内家电零售市场,国美门店数超过1000家,苏宁拥有600多家,在外界看来,百思买在开建新店上进展缓慢。对此,杨得铭强调,开店不是竞争,开店的速度也不是竞争。他表示,百思买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店--徐家汇店从筹建到开业用了18个月时间,比原计划延迟6个月,正因为当初没有赶时间,所以在开出一年内能够成功进入百思买全球1300多家门店前50名。
据悉,上世纪90年代之前,百思买曾采取快速开店扩张的战略,在美国市场为与同行电路城(Circuit City)竞争,公司快速扩张到近1000家店。在奠定了霸主地位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百思买逐步退出开店竞赛,转向重视资金流和负债的长期平衡,强调库存管理和顾客跟踪服务,使单店销售额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在中国市场,百思买同样在奉行上述开店策略。关键是看每家店的质量怎么样,百思买希望以这个概念去提升自己,杨得铭说。正因为此,百思买才对即将开业的第二家门店精雕细刻,而不是一味追求跑马圈地。
本土家电零售巨头们则对百思买发起了强劲狙击。就在百思买徐家汇店开出不久,苏宁、国美相继在100米距离内开设了新3C店面,借助价格优势及相似的店面风格,直接对其构成围攻。对此,杨得铭认为,徐家汇店开出后伴随其他品牌的跟进,使本来不是家电零售商圈的地方成了商圈,对百思买来说更加有利。据他介绍,竞争对手开店以后,百思买徐家汇店的销售依然上升,单店销售额已高出对手几倍。
而在业界看来,即将开业的百思买中山公园店则更富于进攻意味,是其在核心商圈对本土同行们的一次反击。因为,苏宁长宁旗舰店(华东大区管理总部所在地)、国美电器长宁店就聚集在该商圈。
自踏足中国市场以来,百思买曾使国内家电零售企业一度高呼狼来了,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行业整合。另一方面,在国内一线城市,良好的店面资源早已被对手们抢先占据,选址成为百思买的一大难题。在此情况下,百思买采取了两条腿策略:一是深耕上海等核心城市,二是通过收购的五星电器拓展三、四级市场。
据之前媒体报道,百思买徐家汇店一年营收约在3亿至4亿元,占整个上海家电市场(约在300亿至400亿元之间)的1%。而百思买全球的销售额逾300亿美元。分析人士因此认为,对百思买来说,在中国市场目前依然只是试水、学习、适应阶段,但力度会逐渐的越来越大。
一旦百思买确认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模式有六七成的把握是正确的,那将是大规模扩张的开始,百思买在华要打持久战,百思买集团国际业务首席执行官鲍勃在第一家中国门店开业时曾如此表示。
对于当前现状及与本土厂商的竞争,杨得铭则表示,希望能创造更好的销售体验,让客户去选择他喜欢的品牌。他称,中国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家店,大家都有各自做法,重要的是做好各自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