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眼镜开平价超市 启动外贸转内销营销战略

   2008-03-31 8670
2007年总产值逾70亿元,占据国内眼镜产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温州眼镜行业,过去15年一直靠外贸打天下。然而,受原材料涨价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温州眼镜老板日渐感到外贸难做。近日,温州眼镜企业泰恒光学率先在市区开出4家平价眼镜超市,昭示其外贸转内销战略开始试水。

  业内人士分析,温州眼镜企业目前正在分流:一类坚持做出口市场;另一类做外贸的企业则开始将重心转回国内,重点挖掘内销潜力。温州眼镜新一轮突围战略悄悄启动。

  内销起步

  今年是温州眼镜业最困难的一年。调整外贸市场,拓展内销市场,成了温州眼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见到温州市眼镜商会副秘书长杨须迈的时候,老杨带着一副老花眼镜,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这样表示。

  1996年,杨须迈进入温州市眼镜商会工作,对温州眼镜行业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可以说再熟悉不过。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眼镜行业的先行者们在创办企业之初,都是以内销起步,后来经历了内销转外销、内外并举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现在的泰恒、信泰、远洋等知名眼镜企业。杨须迈如是说。

  在这个先行者行列里,温州市眼镜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伟森便身处其中。

  当年,20多岁的李伟森注册创办了温州市正大五金制品厂,以生产金属眼镜配件为主。凭借其在金属艺术雕刻方面的技术,且管理得当,产品供不应求,正大虽不是温州首家生产眼镜配件的厂商,却快速走在了同行的前列,成为当时质量上乘与规模最大的金属眼镜配件生产企业之一,人气很旺。李伟森的门市部早上八点半开门,来自周边县市甚至远自江苏丹阳、浙江杜桥一带的客户,七点多就在门市部外排队等货了,而很多客户都是自愿要求先多收预付款,再分批拿货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眼镜的内销生意相当好,来自丹阳眼镜市场的客户提着大量的现金在厂门口等货,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忙碌的情景。李伟森谈起当年不无唏嘘。

  转向外销

  花无百日红,任何一种拥有很好市场的产品都会因众厂家跟风仿制而日趋饱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点漆醋酸镜开始在市场泛滥,于是眼镜厂里的生产从减弱渐渐转到停顿,门庭冷落鞍马稀,再也见不到先前那种火爆要货的热闹场景。再加上丹阳、杜桥等几个眼镜市场的渐渐繁华,温州眼镜内销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最为致命的是,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眼镜市场之一的杜桥开始发展自己的眼镜制造业,温州眼镜在杜桥的市场份额变得越来越小,又由于疏于对市场的管理,厂家各自为政,温州眼镜内销之路越走越难,许多企业开始调转枪头去做外销拓展。

  原温州鸿亨眼镜公司老总朱寿春自称是第一批接到外贸定单的温州眼镜企业主之一。

  1995年,当时国内眼镜内销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我考虑到,做内销肯定是死胡同一条,还不如试一试做外销。后来,我通过一位做外贸生意的朋友帮助,几番辗转,终于联系到了一位台湾眼镜客商,对方答应给我一张外贸的定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寿春至今记忆忧新。

  朱寿春告诉记者,此后,随着台湾本土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因素影响,一大批台湾眼镜商人通过贸易商的介绍,纷纷将贴牌加工的单子交给温州的眼镜厂商去生产,由此形成温州的眼镜产品8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的营销格局。

  针对温州眼镜内销起步,做到一定时间调头转外的势态,几位当初做内销起家的眼镜企业老总道出了个中原由:在1990年前,我们的眼镜产品还主要是内销,但国内的市场是不太完善的,很多地方都需要规范,我们大量的货发出去了却收不到钱,资金回笼困难,甚至有部分客商利用企业的产品先铺垫市场,到最后我们这些制造企业可能落个货财两空的局面。这时,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市场,虽然拓展国际市场一切都需要从头摸索,但有利的是,发达国家的市场秩序相对更规范,他们收到了货,不会拖欠一分钱,应该说,在外贸市场,我们获益匪浅。

  新的阵痛

  随着外销市场的慢慢完善,大部分温州眼镜企业都在外贸的地盘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眼下一系列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眼前。

  温州眼镜商会会长、温州远洋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子建认为,温州眼镜业是靠外贸市场的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受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及工人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温州眼镜正面临订单减少、企业主叫苦不迭的局面。

  原材料价格暴涨,可以说是温州眼镜的最大的内伤。从2003年

  开始,原材料上涨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会通过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口直接带动我国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落后,眼镜制造业产品无法形成垄断性的竞争优势,因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无法通过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来转移价格风险,导致眼镜制造企业利润下降,经营状况恶化。再加上工人工资的上涨,产品成本的上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导致眼镜企业外销的利润微薄,一些厂家在几乎没有利润可图的情况下勉强维持加工生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另外,国内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是温州眼镜产业转型的依据。泰恒光学副总经理唐天日表示,据估计,未来我国眼镜行业市场的容量可以达到400亿元人民币,这是块诱人的蛋糕。今年,泰恒将在内销市场上逐步加大比重,预计接下来的几年,内销市场的比重将增加到泰恒产值的30%以上。

  面对外销利润下滑的严峻形势,以及国内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温州一些龙头企业纷纷启动内外并举,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布局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调整外贸市场。

  朱寿春称,温州眼镜的国内市场潜力大,但是苦于没有品牌,在产品的推广上难度很大,所以,对待国内市场,温州的眼镜企业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温州拥有眼镜和配套企业180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但是目前,只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3个省名牌产品,9个市知名商标。温州信泰光学有限公司旗下的海豚牌眼镜是温州眼镜行业目前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除此之外,温州眼镜行业再拿不出叫得响的名字。

  另外,温州眼镜大量长期的出口,对如今的眼镜行业来说,也留下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国内有厦门、深圳和温州三大主要眼镜生产基地,由于近年来厦门和深圳眼镜已经在国内形成自己的品牌,所以在面临国外反倾销时,有关国内涉案的企业,温州就特别的多;目前,温州、厦门和深圳的眼镜质量已经与国外的产品相近,而温州的眼镜产品只能被列为低档;由于没有品牌,温州的企业很少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企业难以快速发展壮大。

  令人欣慰的是,温州眼镜行业的各个企业也已经看到了自己发展的不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着做品牌和走内销之路。

  温州信泰光学是温州最早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胡福林认为,要想开拓国内市场,眼镜企业要从品牌和销售终端两个方面入手。目前,信泰光学旗下的海豚牌太阳镜已成为国内时尚眼镜的代名词,获得多项荣誉。今年,信泰还将在品牌建设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并将在温州引入美国百年眼镜品牌玛士高,力求在其销售终端树立良好的形象。泰恒光学旗下的tornado(龙卷风)运动品牌,最近除了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加大宣传力度外,还在北京的奥运英语三百句小册中投放广告,以让国内消费者更快地接受这个品牌。另一家温企远洋光学也盯紧内销市场,海浪系列产品已在央视二三套亮相,并在各大型专业展会上宣传造势,提高市场的认可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6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