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改带来商业格局新变化 催生区域新商圈

   2008-06-20 9950

  我市正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和临时建筑、撤商还路等工作迅速推进,不少摊点、商铺被拆迁。记者今天调查了解到,这些摊点、商铺中的大部分并未因此消失,而是陆续迁入其他商铺或大型商场、卖场、市场内,不少商业设施租金水涨船高。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改善济南现有商业地产经营状况,催生新的区域性商圈,同时也会推动济南商业格局往“大、精、高”方向发展。 

  今天是陈女士从文化西路搬到泺源大街一商城后正式营业的第一天。一个上午时间就卖出了近千元的服装,陈女士非常欣慰,“这边生意很红火,比想象的还要好”。陈女士告诉记者,从4月份得知文化西路要拆迁改造后,她就忙着寻找新的营业场所,没想到以往那些因租金较高而生意平淡的商场、商业中心如今都已一铺难求,好不容易才在泺源大街一商城内找到了一个摊位,“有钱也难租到地方了”。 

  像陈女士一样,今年从低档的沿街临时建筑,搬到高档商业中心经营的人越来越多。在历山东路、山师东路、文化西路,商铺因撤商还路而几乎不见踪影;在五里沟、馆驿街、中大南区、东舍坊等正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地区,不少简陋破旧的商业设施已退出历史舞台。原来那些从事经营的业户,大多转而寻求新的、更为规范和高档的经营用房。受房源数量减少而需求剧增等因素影响,市区商铺租赁率大增,租金也水涨船高。经六路延长线上一家大型商城原来一直半死不活,今年一下子竟红火了起来,开发商破天荒第一次提升了租金,仍有大量的人来洽谈租赁事宜。 

  记者咨询部分大型商场、超市了解到,我市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治理“八乱”等工作,也从侧面引导了市民消费方式。从在家门口买质量难以保证的地摊货,到进超市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很多市民学会了看保质期、保存期。市区西部一家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商品尤其是米、面、油、菜、肉、蛋、奶等销售比去年高了不少,超市调查得知增加的消费源主要是那些习惯于从家门口买地摊货的市民。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博士冯华认为,从地摊转向商铺、从商铺转向商城和商业中心,这股潮流正提升着济南第三产业格局,促使更多的业户向商圈集聚,商业资源在城市的分布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9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