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万平方米的放量或许放在整个北京不算什么,但是集中在方圆也就500米的范围内,而且近乎是集中入市,那就不得不让人捏把汗。不仅如此,其中60万平方米的商业部分不约而同、齐刷刷地定位走高端路线,一场同质化的“肉搏战”业已拉开帷幕。而这所有的背后,是这片土地所原有的,也是藉以闻名的文化底蕴正面临方向的选择……这就是如今三里屯的现状,让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都充满期待。
集中放量,如何消化?
政府部门给未来三里屯的定义是:三里屯在2008年要成为北京“国际化商务核心”和“24小时娱乐中心”。这个概念让开发商们对三里屯趋之若鹜,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商业地产开发商实现商业梦想的战场。既然称之为“战场”,那么就会有胜负。
SOHO三里屯47万平方米、三里屯Village17万平方米、世茂三里屯项目21万平方米……2008年年底之前,三里屯新增商业面积将达到60万平方米,加上住宅和写字楼的供应量,三里屯新增建筑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这其中,三里屯Village开业时间在一拖再拖之后,即将浮出水面;SOHO三里屯的样板间前段时间已经开放,感觉依然维持了建外SOHO的简约风格;面世最晚的世茂三里屯项目,据其策划部门相关人员介绍,整体定位也将于奥运后最终确定、开工建设。而无论是SOHO中国、世茂地产,还是太古地产,所有的梦想都在今年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接受来自商业地产市场的考验。
三里屯已然迎来了一场地产开发的盛宴,面对三里屯的变化,业界的看法褒贬不一。“三里屯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很好的上升阶段。”潘石屹表示,大体量商业、写字楼和住宅项目的进入,给三里屯注入了新鲜活力,三里屯正由“本土化”走向“国际化”。而有专家则表示,在一条不足3公里长的街道上打造多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是否将造成“体量大、消化不良”的结果?国际化的高端定位会否令改造后的三里屯落到“曲高和寡”的境地?而另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商业面积,未来带来的交通压力如何解决?
定位高端,谁来捧场?
三里屯Village北区定位为国际一二线品牌旗舰店,世茂也提出商业部分将是世界顶级品牌,老潘的三里屯SOHO商业部分将由5个购物中心组成。如此众多的商业项目集体定位高端,首先国际一线品牌热情不会太高,其次难获足够消费力支撑。而汉博集团董事长朱友军毫不讳言地指出“很难,几乎不可能”。
太古三里屯Village项目北区定位为高端,分布国际一二线品牌旗舰店和特色酒店;南区则定位为年轻时尚客户群体,包含了大量餐饮和星级酒店。世茂集团将斥资30亿元,打造一个集超五星级酒店、世界顶级品牌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而潘石屹计划将三里屯SOHO打造成北京的“铜锣湾”,把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生活方式带到三里屯。这样同质化的定位引起了业界专家的质疑。且不说目前三里屯难以比肩国贸、金融街,即便未来可以,国际一线品牌店也不可能选址遍地开花,那不成了五步一主力店、十步一旗舰店了吗?
联想到此前包括中国红街、3·3服装大厦等同样走高端、国际路线的项目,纷纷半途而废,更加深了业界对区域商业地产前景的担忧。三里屯Village初定2007年底开业,推迟到2008年初,而至今依然没有开业,招商困难应该是主要原因。位于东大桥路的世贸天阶距离三里屯并不算远,这个同样针对高端的商业项目,开业时间推迟一年之久,开业时入住率仅维持在50%左右。
就目前三里屯的商业氛围而言,定位高端,既难以分流国贸等商圈的固定消费群体,也让现有的消费群体难以认可。3·3服装大厦在苦苦支撑。曾经想打造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新商业模式,但是最终项目却以特色服装卖场面市,而且目前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和3·3服装大厦一样遇到困难的还有中国红街,卖出了天价铺王,曾经针对奢侈品的定位、曾经宣称要使投资人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成倍增长,如今早已无从谈起。想起了老潘前几天放言:“两年后,三里屯SOHO的价格就是今天上海最繁华区域商业的价格。”老潘豪言的背后,是再次将商业打散零售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