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几位商业地产专家q聊的时候,提起了中国商业地产的几位大腕,聊到他们各自曾经走过不同的道路和现状,颇有深思。从他们各自的身上多少悟到了点当前我国商业地产一直颇为争议的很多话题,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浅薄见解。
地产——商业:杀猪派
从大连万达的王健林、soho的潘石屹到中国红街的商业地产美女谢琳,他们几乎都是现在中国商业地产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从住宅起家到后来的商业地产开发。从万达当年的卖铺到如今的坐收国际商业巨头房租长线持有物业经营,老潘的尚都、现代城到光华路一直都是不离开cbd的拿地卖铺销售策略,红街副总美女谢琳也想效仿老潘的那招把戏,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靠卖铺手段而攫取利润的做法(早期的王健林),这就是目前商业地产颇受争论之一的 “杀猪论”。实际上老潘玩的还算不错,一群小投资者紧随其后,被老潘整天耍的稀里糊涂,晕头转向不说,大有高呼“老潘万岁”之势。老潘算是摸透了这些小投资客心灵最深处的那根神经,王健林则通过血淋淋的教训转向了长线持有的发展道路,而谢琳最终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但是,他们以前走过的路曾经是一样的,从住宅开发到商业地产,住宅的发家,习惯于暴利与掠夺,所以始终脑袋里存在不狠白不狠的想法也注定了他们商业地产的“杀猪派”做法,只是后来的王健林转变了,老潘最近好像也没以前风光了,时常为卖铺有点头疼的感觉。
商业——地产:养鱼派
说到黄光裕和翁南道等,这些刚好与上述人物相反,他们是从零售商业起家和发家的。黄光裕从国美的卖场连锁到如今成为行业的老大,现在的路和以前是不尽相同了,原来靠的是零售产品的利润,如今靠给家电制造业提供经营场所从而收取商家的各种费用来赚钱,国美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了卖场的经营者,而卖场经营者的本质上是第二房东,是在商业地产投资者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创造价值的手段。
翁南道(2006年与王健林同获“中国商业地产领袖人物”称号)利用其数码的网络渠道和聚集人气的双重优势,从浙江到广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还欲把杭州的文三街模式复制全国的梦想。以这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商业地产人物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商业利润微薄的竞争异常激烈零售业中冲杀出来的,始终对竞争和价格异常敏感。他们始终关注最前沿的消费市场,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不像老潘等人搞投机,玩游戏,充分考虑下游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和谐长线长久的产业链来作为经营思想方针,不会打破商业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共生共存和谐关系。
这是当前商业地产多为赞成的“养鱼派”思想理论。
商业地产:骑墙派
除了现在这两派之外,现在中国商业地产最多的是摇摆派,业内称为“骑墙派”。一会考虑销售卖铺,一会又考虑长线持有做房东老大,东摇西摆不定,犹如骑在墙头上,一条腿在这边,另一条腿在墙那边。由于这些基本上都是从住宅发家转向商业地产开发的行为,一方面还保留着掠夺和暴利的思想根源,另一方面,梦想长期自持物业经营坐收丰厚利润的滚滚财源,可以说,目前最多的就是这类商业地产投资者。其实,最难受的也是这些“骑墙派”,还不如“杀猪派”的痛快,更没有“养鱼派”的胆量。
之所以今天出来这么几派,我看不能说与他们走过的路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