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谢幕” 退地潮登场 房地产风险隐现

   2008-09-09 6660

      但无论是退地,还是股权合作,都业已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日后开发商拿地将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报价方面。

      2月28日,福建融信地产弃购福州白马路地块,赔上了7000万元竞买保证金及已付的第一笔地价款;

      5月12日,南宁傅瑞长、李克雨弃购中山路特色商业街旧城改造项目,赔上了500万元竞买保证金;

      5月29日,南宁邬庆穗弃购高新区高新二路东面一地块,赔上了300万元竞买保证金;

      6月2日,风传上海志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弃购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若成事实,开发商将为此搭上3000万元竞买保证金。

       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这四起退地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冒进买地,地价明显偏高;“地主”为中小开发商或自然人,经济实力一般甚至偏弱。 
 
      身陷房价下跌泥潭的中小开发商们迫不得已只好“忍痛割爱”:再见了,土地!

      地产大跃进

      上海志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冒进买地的典型代表。

       算算家底,它注册资本不过12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足6亿元、净资产总额约1亿元、负债总额超过1.4亿元、税后利润不足40万元,可偏偏是它,却吞下了高达11.04亿元的土地;看看资历,它不过开发了两个住宅项目和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可偏偏是它,却吞下了这块操作难度颇高的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综合用地。

      上海志成企业夺得该地块,竟宛若一出“蛇吞象”的剧目。是谁壮了它的胆?怕是逐利本性的驱使。
     2007年,或是中国房地产最好的一年。这是楼价突飞猛进的一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楼价以每平方米数百元乃至数千元的阶梯节节攀升,二三线城市涨幅亦非常惊人;这是楼市畅旺的一年,房价越涨,购房者越热情,购房者越热情,房价越涨,“日光盘”、“海鲜盘”层出不穷。
      在这个仿似建好了房子就等着收钱的年头,开发商们铆足了劲,买地、买地、买地。上海志成企业便是其中一员。而就在这轮“抢地”运动中,地价被一次次的抬高,以致“面粉贵过面包”成为时兴之语。

      [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理性的决定,是普通的、正常的行为。”曹志伟开玩笑说:“吃多了,吐出来,总比撑死要好。”]

      君不见,2007年9月福州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不过6597元/m2,当月销量冠军、位于市中心的中庚·财富天下均价也不过11739元/m2,可福州白马路地块楼面地价已达9953元/m2;

       君不见,时至2008年2月,南宁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也不过3985元/m2,商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为8400元/m2,其他用房平均销售价格为3284元/m2。而南宁中山路特色商业街旧城改造项目及高新区高新二路东面地块楼面均价已分别达到11595元/m2和6450元/m2,并且未计拆迁费用;

      君不见,普陀区售价最高的甲级写字楼旭辉世纪商务广场售价也不过22500元/m2,而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楼面地价已达16400元/m2。

      狂热的不仅仅是中小开发商们。2007年4月28日,万科以14.12亿元的价格竞得东莞市南城水濂村25万平方米地块,折合楼面地价为3772.3元/m2,创当时该市土地拍卖总价和楼面地价最高纪录,也脱离了万科最初的预算——由某业界人士提供的《东莞万科水濂村土地拍卖研究报告》建议土地最高报价为13.5亿,在此限价之内,经营风险不大,有较大地把握实现2亿元以上的预期盈利。

      “开发商做项目分析时对房价上升的预期过高,以致用明天的面包价格来决定今天的面粉进货价格。”新城市集团董事长曹志伟表示。

      冲动是魔鬼

      只是,物极必反。

      2007年,或是中国地产最坏的一年。房价的过分上涨激起了普通百姓的不满,从而引来了监管层的迎头痛击。

      最先显现威力的是“9·27”房贷新政。房贷新政从源头上抑制了购房需求,“速冻”了市场,以致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多个城市开始呈现成交疲软状态,福州、南宁、上海三地亦不例外。

       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福州商品住宅均价攀上顶峰,达8067元/m2,而后急转直下,7900元/m2、7866元/m2、7510元/m2,一直跌至5月份的7487元/m2。

      南宁楼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虽未有大的波动,成交量却大幅下跌。南宁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南宁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3952元/m2,其中市区商品住宅均价4134元/m2;商品住宅销售113.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7%。

      再将目光投向上海。今年1至4月份上海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7%,销售额增长0.1%,价格貌似岿然不动,却依旧不为人所看好。

      广州市市政集团房地产置业分公司总经济师陈国柱表示,所谓的“回暖”只不过是价格滞留于某一高位,这或是由于高成本所致,也可能是上市公司出于业绩方面的考量,无法大幅度下调旗下产品价格。“地产的下滑最起码要三年才能恢复过来。”

      可是还未等到恢复期的到来,由于销售不畅导致现金回流困难的开发商们的资金链已经嘎嘎作响。福建融信地产总经理林俊岭在解释该公司退地缘由的时候,便言简意赅地指出是基于“性价比、资金”的原因。

      对于房企而言,银行贷款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可是“9·27”房贷新政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

       并且,“如今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17.5%,银根紧缩的信号很明显。即使与银行签了合同,都不一定能保证放贷成功。从履约到争取履约,这里面的变化很大。何况你没有抵押物,银行怎么放贷给你?”陈国柱反问。

      加之今年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又明确规定房地产企业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将不予核准,从而封死了通过上市融资圈地的可能。

       即使是上市房企,也似乎并不能高枕无忧。6月中旬,广州市场传出消息,指某香港上市房企放弃去年9月以四十多亿元竞得的东平新城某地块,尽管消息并未得到该公司的任何回应,但考虑到该公司曾被证券公司披露其财务状况存在显著的资金缺口,传言或非空穴来风。

      理性抉择

      [退地是下策,出让部分股权,引进合作伙伴,降低风险是中策;通过其它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自己开发,为之上策] 

      “这是企业理性投资价值观的回归。当已经没有能力承受现时土地价格时,或者预计价格会下降时,就会选择退地,这与购房者退房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理性的决定,是普通的、正常的行为。”曹志伟开玩笑说:“吃多了,吐出来,总比撑死要好。”

      并且对于上海志成企业这类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开发商而言,如果坚持吞下这块地,则极有可能变成负资产,还不如退掉。

      并且,在资金链紧张、地价与房价倒挂、后市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如果市场不能承受土地成本所带来的高昂的产品价格,开发商只会越做越亏,在此情况下,退地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陈国柱表示。 
 
      陈国柱则指出,在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的同时,还可能有“意外收获”。因为有能力在去年高价拿地的开发商们,过往销售业绩都不错,这就造成了税负相当高,“尤其是现在实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制度,税负比以前高出数倍,甚至出现超额利润中60%需要用来交税,如今悬崖勒马,退掉土地,实际上是用部分的坏账损失冲减了利润,税负减轻了不少。”并且“尽管保证金拿不回来,但已经交付的地价其实是可以与政府进行协商的。”

      不过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则认为,对于已经支付了部分地价款的企业而言,“退地是下策,出让部分股权,引进合作伙伴,降低风险是中策;通过其它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自己开发,为之上策”。
 
      但由于目前融资渠道紧缩,股权合作成了首选。5月14日,万科将全资所有的东莞市万科置地有限公司50%股权以500万元代价转让给广东宏远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该项目公司所持有的正是东莞市南城水濂村地块。

     《东莞万科水濂村土地拍卖研究报告》显示,即使基准收益率降至8%左右,别墅单价需达12000元/m2,高层单价需达6000元/m2,商铺单价需达10000元/m2,而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今年5月东莞全市商品住宅均价约5920元/m2,“那么整个财务体系都坍塌了。为今之计就是稀释亏损,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出让股权。万科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66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