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内零售业商业“联姻”的背后

   2008-10-15 2480

  以股权共持为合作内容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国内零售业广泛存在,常见于内资零售企业的强强联合、内外资零售企业的联姻等。但是因为股权的比例关系到合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所以许多合作伙伴在公司开张后不久就不断出现管理摩擦和股权变动,有些企业通过协商缓和矛盾,有些合作企业却因此而势不两立。当然,并非所有的股权变动都是合作双方互相争夺控制权的斗争,通过股权变动谋求更有利的发展时机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期话题以银泰集团、百盛集团、西单友谊集团、燕莎友谊商城、赛特购物中心、超市发、物美集团、国美电器等商业企业的股权变动案例为蓝本展开探讨。

  事件

  乐天银泰百货曝股权纠纷

  国庆期间,银泰百货股价发生异常波动,单日升幅达8.7%。在随后发布的公告中,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沈国军称,公司正与一独立第三方及一关联人士商讨可能出售位于内地的一家合营公司的股权,该交易若进行,可构成公司的一项须予公布的交易。不过,银泰方面强调,磋商及商讨仍在进行当中,建议交易的条款尚未定案及订立任何谅解备忘录或协议。

  10月7日,有报道显示,银泰百货正在磋商及商讨交易的项目很可能是银泰百货与韩国乐天购物于2006年11月成立的合营公司。合营公司正常情况下是指共同控制实体,即持有50%股权的公司。香港道亨证券中资零售及食品饮料分析师江智慧分析称,根据银泰百货公开披露的信息,银泰百货持有50%股份的合营公司仅有北京乐天银泰百货。2006年11月,银泰百货与韩国乐天成立合营公司,双方以各占50%股权在北京王府井银泰中心开设一家百货公司,今年8月1日该商场正式开业。

  10月8日,有消息援引多位业内人士观点认为,银泰百货计划交易的合营公司就是王府井商业街上开业仅两个月的乐天银泰百货。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乐天银泰百货中韩双方管理层权力争夺比较多,商场开业后经营情况一直不太理想,双方经营想法有些不一样,而股权都为50%,很难协调一致。

  随后,银泰百货派驻乐天银泰百货的副总石威否认了银泰百货与合作伙伴韩国乐天爆发股权纠纷,强调洽谈出售股权的是外地的合营公司,并否认双方管理层存在内部斗争。

  等比例股权 先天不足

  作为华中、江浙地区的百货巨头,银泰百货是国内百货行业资本运作的高手,其在国内拥有12家门店,同时银泰百货还持有百大集团29.88%股权、鄂武商22.62%股权及沈阳商厦1.87%股权。

  资料显示,2006年11月,银泰百货与韩国乐天成立合营公司,双方以各占50%股权在北京王府井银泰中心开设一家百货公司,今年8月1日该商场正式开业。

  乐天银泰商场在门店设计、品牌引进方面用心良苦,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商场内的客流较少,与王府井商街上其他商场差距明显,商场的豪华购物班车很少有顾客乘坐。从表面看,商场经营业绩不好是导致乐天银泰百货曝出中韩双方纠纷消息的直接原因,但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双方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乐天集团与银泰百货投资份额相同,商场的经营决策由双方共同商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表示,双方出资一样,决策权相同,但企业各自利益、经营理念不同,双方很难达成统一意见。他认为,这种各出资50%的合作模式先天不足。不少商业专家认为,企业在双方合作经营中,强势企业主导股权的模式成功概率更大。对于一些企业选择各出资50%的合作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是更多企业双方对控股的妥协结果。

  因为等比例股权(即合作双方各占50%股权)的合作模式导致分歧或曝出纠纷的商业企业不是乐天银泰一家。

  2007年9月,台湾新光三越百货与北京华联合资成立的新光天地商场发生经营纠纷,曾经导致新光三越派驻的管理层一度退出新光天地。

  2007年4月,新光天地于北京开业,18万平方米、938个国际品牌进驻,使其成为京城高端百货的代表。资料显示,新光天地由两者共同出资组成,双方将各自持股50%,总资本额7.5亿元人民币。商场由新光三越统一管理,新光天地的日常运营都是台湾新光三越百货派驻的人员进行。

  台湾新光三越优秀的管理经营模式,北京华联集团在内地的影响实力,让两家的合作貌似完美。但是开业4个多月,双方就曝出经营纠纷,华联方面向警方举报新光派驻的管理团队成员涉嫌暗箱操作和贪污受贿,随后新光三越派驻的管理人员基本被辞退,华联方面全面接管了新光天地。随后双方一度陷入僵局,但是经过有关各方的积极沟通和努力,合作双方发表共同声明,表示依法彻底解决合作中的争议。而一度被传言会发生变动的新光天地股权没有发生变化。

  股权变动暗藏利益玄机

  对于银泰百货交易乐天银泰股权的消息还有另一种分析。有消息认为,出售合营企业是一个可以直接获取效益的投资行为。

  有零售业知情人士透露,出售乐天银泰股权的更大意义在于巩固银泰与乐天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北京乐天是韩国乐天集团进军中国的第一家百货公司,被寄予厚望,但银泰集团与乐天百货所持股份势均力敌,乐天集团难有绝对话语权。上述人士表示,双方如果出现冲突,必然有一家需要退出,而作为银泰中心的招租筹码之一,银泰集团当然不想乐天百货撤出。另一方面,银泰百货版图主要集中于华中、江浙地区,北京属跨地区经营,而北京百货业竞争激烈,面对上述格局,银泰集团如果能溢价出售北京乐天50%的股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追求更大利益而变动股权是不少商业企业惯用的经营手段。2007年底,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银建国际百货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王府井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从而完成对该商业物业公司的完全控股。

  这桩表面上看似简单的股权变动,实际上达到了王府井百货对旗下子公司节约运营成本、扩大经营收入的目的。资料显示,发生股权变动的商业物业公司主要资产为王府井百货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王府井的经营场所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888号王府井C区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

  王府井方面也并未隐讳此次股权变动的目的,他们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升温,商业物业的价值持续上涨,鉴于此,为了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的稳定性,保证一定比例的自有商业物业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收购完成后,商业物业公司旗下的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888号王府井C区的物业将完全归属于本公司,有利于武汉王府井的持续经营。

  追求利益是企业运营的最大目标,而对于深谙资本经营的商业企业,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股权变化背后都是利益更大化的需要。

  外资收购股权实现独资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而此前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大多选择与国内企业合资的形式进行经营。而随着对外政策的逐渐开放,不少外资零售巨头开始通过收购中方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独资目的。

  百盛集团是近几年通过不断收购股权逐步完成独资的典型外资企业,反映了在华外资商业企业股权独资进程中的普遍问题。

  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的百盛商业集团在华于2006年迈出独资步伐。2006年5月,百盛宣布以5.2亿元的代价收购其在华合资公司北京百盛中方持有的44%股权。百盛集团旗下金狮百盛投资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中工美文化工艺展销公司、中工美文化公司就收购这3家持有北京百盛44%股权的事宜达成协议。

  资料显示,北京百盛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1668万美元,其中百盛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持股56%,中国工美集团等3家股东持股44%。北京百盛主要负责经营北京复兴门内大街百盛百货公司,以及北京海淀区、太原、郑州及哈尔滨的百盛店,并拥有新疆百盛部分股权。证券零售分析师认为,国内零售市场庞大,零售企业利润丰厚,这使得外资零售巨头独资愿望强烈。易初莲花、百盛等外资零售巨头进入之初,只能以合资身份经营,但2004年12月11日起对商业流通领域开放后,外资零售巨头必然谋求独资,以求能独享巨大的商业利润。

  在完成北京百盛的独资之后,百盛集团加速了百盛在华门店的独资进程。

  2006年和2007年,百盛商业已经全资收购了北京百盛、昆明百盛、鞍山天兴百盛、绵阳富临百盛和西安时代百盛等多家门店。今年5月份,百盛连续完成多单收购,完成对西安长安百盛、天津百盛所有股权的收购,同时还通过收购南宁百盛70%股权完成对其控股。

  但有人士认为,百盛通过收购地方百盛降低风险及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一次性收购所带来的资金压力。2005年,百盛香港上市融资约10.34亿港元,主要用途即是在两到三年内收购内地城市10到14家百货商店及开设新店。但从2006年收购北京百盛至今,百盛用以收购地方百盛门店及江西凯美百货的支出金额已达27.87亿元。

  控股并购是规模扩张捷径

  2006年2月1日,大年初四,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时,在京城零售业内曝出一条令国内外同行震惊的消息:物美牵手美廉美。之前,物美在业内排名第一,美廉美第四。美誉度颇高的物美集团此次共出资3.7亿余元收购和增资美廉美,并购后,物美集团持有美廉美75%的股权,而原美廉美的两位股东朱幼农和曹建民将各持12.5%的股权。

  通过购买控股完成扩张是不少连锁零售商的发展途径之一。物美并购美廉美是继2004年物美控股超市发后在北京市场的又一次并购之举,也是北京市商业连锁领域当时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资料显示,物美集团创立于1994年。2003年11月,物美集团旗下的物美商业集团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2004年4月,物美集团控股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物美兼并怀柔最大的国有商业企业京北大世界,并在此年末收购了天津大荣超市。物美以托管、联合、兼并等方式重组了全国20多家商业企业、400多家网点。而被收购的美廉美的历史也毫不逊色,它是北京包括外资在内的四大连锁零售企业之一,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和较强的知名度,在北京经营20余家卖场。双方都拥有如此辉煌的业绩,就有足够的理由做大做强。零售业发展的规律是,规模效应递增。

  商业专家认为,零售业要想做大,收购显然比重新开店的效率更高。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连锁企业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物美用3.7亿元收购美廉美75%的股权,相对美廉美去年3000万元的利润,相当于市盈率16倍多,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物美来讲,采用并购的发展方式也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企业内部股权关系复杂,企业的经营模式、理念和文化都面临很长一段时期的磨合。

  与物美在超市行业的并购扩张相比,国美在家电渠道的并购更为猛烈。2006年7月25日,家电连锁渠道巨头国美电器宣布以52.68亿港元正式并购永乐。2007年12月,国美电器在北京正式宣布全面托管大中电器。根据双方的协议,国美电器出资36亿元,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给独立第三方,用于对大中电器的全部股权收购,此后,国美电器将再以至少36.5亿元的代价从第三方手中获得大中的全部股权。通过连续两桩大型并购,国美凭借上千家门店坐稳了行业头把交椅。

  股权生变导致人员流动

  股权的分配与公司的控制权紧密挂钩,当股权变动时,公司的高管通常会随之变化。几乎每一次股权变动事件都伴随着人员流动。

  2007年7月,被巴黎春天百货收购的赛特购物中心,今年上半年发生频繁人事变动。担任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10年的池洋于今年年初离任,投奔金融界购物中心。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收购事件发生后,曾出现一个月内更换3名总经理的情况,而原总经理池洋以及10多位部门经理陆续离开了赛特购物中心。商业专家黄国雄认为,巴黎春天百货收购赛特购物中心之后,要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所以原来的管理团队必定会更换,其实每一次企业的兼并收购之后,都会有管理团队的变动。

  2006年底,国美完成对永乐的控股后实行了人事大变动,永乐原董事长陈晓出任国美集团总经理,4位国美人士进入永乐总部,分别执掌了永乐副总经理、采销总监、财务总监、综合管理中心总监这4个重要岗位。原国美东北区总经理艾海清此次出任永乐电器总部副总经理,原国美华南区总经理郭军则出任永乐电器采销总监。原永乐负责手机业务的副总裁陈刚则出任国美采销中心的业务中心总监,原永乐营销总监沈朱伟担任国美华东二区(江苏地区)总经理。而永乐二号人物束为已经选择离职,去年3月被陈晓当做接班人引进的原永乐首席运营官、副总裁周猛也去意已决。而在后来的国美大中并购完成后,也发生了人事大变动。

  超市行业因股权引发的人事变动也是屡见不鲜。2003年4月,天客隆与超市发因人事纠纷对簿公堂,双方矛盾日益加剧,随后即引发了东北大商和北京物美这两个更大利益集团的超市发股权之争。历经一年多的股权之争后,2004年7月29日,由物美发起召开的股东会上,东北大商此前派驻在超市发的总裁楚树臣下课,而据传与物美老总张文忠有至亲关系的张斌被选为董事长,原超市发公司副总裁李燕川接任总裁。

  最近被曝出与韩国乐天产生股权纠纷的银泰百货其实是资本市场的老手,通过股权变动实现人员调整从而控制企业是其常用手段。2007年5月,银泰百货成为鄂武商的股东之后,触发了人事变动。鄂武商董事王冬生正式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职申请》,由持有公司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推荐的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纯出任鄂武商新任董事。与此同时,武汉广场总经理肖周云不再担任鄂武商副总经理。
  (来源:商业周刊 白森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24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