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连锁经营的现状及特点

   2004-08-05 9500
被称为“现代流通革命”的连锁经营,是体现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流通方式。其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运用于商业,实现商业经营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从而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因此,连锁经营是改革传统零售商业和餐饮业、提高流通效率、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苏州市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连锁经营以来,连锁零售商业和餐饮业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由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由于经营方式与组织结构所独具的优势,使其很快成为全市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主流和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连锁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已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在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流通产业的现代化。  一、现 状   截至2004年6月底止,苏州市拥有连锁经营企业48家,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餐饮企业的12.9%;连锁企业门店数达109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61个,增长31.4%;营业面积4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从业人员1.7万人,同比增长21.4%;这些连锁企业所拥有的自有配送中心也由去年的13个增加到今年的17个。今年1—6月,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2亿元,同比增长32.2%。   (一)连锁经营企业呈现快速发展,在消费品市场中的份额增加   今年上半年,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高出12.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3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贸易餐饮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37.11%,同比提高了1.57个百分点。   (二)连锁经营企业多业态发展、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连锁经营企业中,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便利店等业态全面发展。至2004年6月底,超级市场的企业数为25家,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数的52.1%;专业(专卖)店的企业数为12家,占25.0%;这两类业态的企业数占全部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数的77.1%。其他业态的企业数依次是快餐餐饮店6家、便利店4家、百货店1家,分别占12.5%、8.3%、2.1%。在各类业态中门店数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378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门店数的34.6%,其他业态的门店数依次是快餐餐饮店370个、专业(专卖)店241个、便利店103个、百货店1个,分别占33.9%、22.0%、9.4%、0.1%。门店增长速度最快的业态是便利店,同比增长了87.3%,其次是专业(专卖)店、快餐餐饮店与超级市场,分别增长了66.2%、21.3%和16.0%。今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额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26.46亿元,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零售额的71.9%,其他依次是专业(专卖)店4.83亿元、快餐餐饮店2.74亿元、便利店2.12亿元、百货店0.67亿元,分别占13.1%、7.5%、5.7%、1.8%。  二、特 点   (一)连锁企业经营业态间相互渗透增强    近年来,苏州市连锁经营领域出现各种业态间的相互渗透,百货商店已不再是单一的百货业态,目前正从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转变,从综合百货向专业百货转变,并在店中引进了超市、专卖店、快餐店等业态,超市里也引进了专卖店、快餐店等。   (二)连锁经营对原有商业经营方式具有替代作用   2003年的“非典”和2004年初的禽流感,使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促进了超级市场经营规模的拓展。超级市场是全市零售业中发展最为平稳的业态,并且表现出对原有食品店、菜市场、杂货店、百货店等传统经营方式的替代作用,这些替代虽然不是完全取代原有的业态形式,但是大大缩小了传统业态的市场份额。同时,大批连锁便利店进入社区,方便了居民的购物,连锁专业(专卖)店的规模扩张也非常迅速,这两类业态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59.0%和53.5%,高于超级市场27.8%的增幅。   (三)连锁零售业在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业中所占份额不断提升   上半年,连锁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4.57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的38.3%:从商品类别看,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洗涤用品类、家具类、食品饮料烟酒类、儿童玩具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所占份额均超过50%,分别达到89.8%、87.9%、85.7%、78.8%、76.6%、61.8%、50.1%;从具体商品看,食糖、食用植物油、粮食、啤酒、组合音响、白酒、卷烟、微波炉、影碟机、普通电话机、房间空调器、彩色电视机、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销售数量都占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商品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所占比重分别为95.7%、95.4%、91.0%、84.0%、80.7%、73.2%、61.4%、61.1%、57.1%、56.1%、55.8%、53.9%、53.6%、51.1%。   (四)连锁经营推动了内资零售餐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全市国有资本逐渐退出零售和餐饮业。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和连锁经营相结合的连锁零售和餐饮企业,如礼安、雷允上、一百放心早餐等。以联华、华联、华润、农工商、苏宁、五星、老妈米线、大娘水饺等一批以股份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和连锁经营相结合的连锁企业纷纷进驻苏州并迅速发展,不断地抢占市场,在全市的连锁经营企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连锁经营在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领域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连锁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开始提高   目前,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在连锁企业中开始应用和推广,如连锁超市中普遍应用的商品条形码、冷藏设备和时点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的储运保管和分拣设备的自动化、机械化,专门(专卖)店的经营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的“四位一体”功能等,这些技术和设施的应用,提高了流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三、问 题   连锁经营不仅是单纯的商业流通经营形式的改变,还涉及商业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产权关系、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苏州市连锁零售商业和餐饮业在发展和运作上与国外及国内连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由苏州本土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的连锁企业非常薄弱   全市仅有7家总部设在苏州、由本土组建和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的连锁企业(总店),其中医药连锁企业4家、快餐连锁企业2家、建材连锁企业1家。这7家连锁企业今年上半年虽然门店数达565个,占全部连锁企业门店数的51.7%,但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仅为2.22亿元,只占全部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经营业态以便利店、专门(专卖)店和快餐餐饮为主,无一家大型超级市场。由于其前身都是医药公司、老字号饮食店和建材公司,改组成连锁企业后,面临商品经营范围的局限性大、资金紧缺、贷款困难、利息负担重等问题,规模效益难以发挥。无论经营规模还是经济实力,没有一家能在全国或省内排得上号。而进驻苏州的外来连锁企业,一般都是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的连锁企业、大卖场和大型连锁超市。他们的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有品牌和价格优势,能通过国内外银行获得充裕的资金,交易成本低,劳动效率高,往往能以低价格、低盈利的策略,扩大销售额,提高市场份额,进而占领市场,而这些是本土连锁企业难以企及的。   (二)本土连锁企业经营仅局限于市内连锁,全省乃至全国性的连锁尚未起步   至2004年6月底,全市本土连锁企业中,无一家跨区域经营,都仅局限于在市内的连锁经营。   (三)连锁经营运作不够规范   有些连锁企业在连锁门店的管理与运作上,照搬原先改组前单体商店的做法,难以适应连锁经营多门店发展的需要,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开始了连锁,但经营方式上并没有达到连锁统一的标准。一些连锁零售企业以大规模开店的形式抢夺地盘,盲目贪大求快,一味要求“做大”,忽视了“做强”,而且有些企业的负债还很重。甚至有的企业还出现了销售额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全市连锁企业的亏损面接近20%,连锁零售企业人均销售21.99万元/人,人均创利1069元/人,均分别低于限额以上零售商业企业29.61万元/人、1966元/人的水平。   (四)配送中心建设滞后,缺乏高效率、合理布局的物流配送设施   目前,全市连锁企业自身的物流设施仍受传统经营方式影响,仅有35%的连锁企业建有配送中心,并形成配送体系。但由于受物流规模的限制,致使企业组织配送商品的能力不足,配送品种不全;同时,由于有些商品受代理经销制的影响,导致进货价格不统一,进货质量没有保证,中间环节增多,不仅增大了连锁企业的运营成本,不能实现企业最优效益,而且也使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有了可乘之机。  四、几 点 建 议   (一)打破条块分割,强强联合,发挥群体优势   规模化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的前提,尽快改革行业的分割和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同一业态的小型企业联合起来,纳入大型连锁体系中,培育大公司和大集团。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强强联合,在中医药、老字号食品、餐饮等行业中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要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低成本的竞争,从销售服务转向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服务,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   (二)要进一步规范和积极扶持   在目前的连锁企业中,不少企业只是走连锁的形式,运作的规范化较差。应借鉴国际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尽快制定出一套适合具体市情的连锁企业的若干规定(上海市已颁布实行),以保护连锁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并详细规定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和标准,真正做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防止连而不锁。还需要从资金、网点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三)重视配送中心建设,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   要在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的同时,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建立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四)开拓农村市场   通过发展农村连锁企业,对改善农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江苏省零售业首强的苏果超市就是通过“定牌加工”、“公司+农产品”以及利用连锁网络把产品带到县城或农村集镇等方式,带动了当地乡镇企业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推动了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既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又扩大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同时,还稳定了零售终端农产品的货源和质量。上海华联创办新型生鲜超市,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改造,使生鲜食品超市逐步取代原有农贸市场的功能。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苏州市统计局 苏统 欧志强)
标签: 苏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5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