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货“限期整改” 沪西商厦关联交易何时完结

   2003-01-28 6660
据中国商报消息(记者 杨宏生)日前,第一百货拟将一处亏损资产与大股东的三处资产进行置换,然而,关于这次在关联交易中进行的“资产置换”,有关业界人士不愿过多地评说。
  
  2003年1月20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第一百货)根据此前董事会通过的议案,召开了2003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此次大会审议了此前未经股东大会通过的关于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据悉,这是第一百货接到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管办的《限期整改通知书》(沪证司[2002]108号)之后的一个紧急动作。
  
  然而,此次整改尚未尘埃落定,日前,中国证监会又责令第一百货出一个公告。据第一百货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此次公告是有关公司近期的一起关联交易。
  
  事实上,关于此次“限期整改”,第一百货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召开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而且,其“关联交易”能否顺利进行也会打上一个问号。此次“限期整改”究竟暴露出第一百货的哪些问题?“整改”又能否让第一百货有一个好的改观呢?
  
  关联交易中“置换资产”
  
  一个多月前,就在2002年12月18日,第一百货公告了一起关联交易,其主要内容是,第一百货与大股东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百货沪西商厦签署了《资产置换协议》。公司拟将所持沪西商厦90%的股权和债权转让给第一大股东一百集团,股权转让涉及金额721万多元及债权确认额3.9亿多元,通过受让一百集团持有的南京东路800号(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东楼)土地使用权、六合路39号、41至51号(仓库)土地使用权以及西藏中路462至474号1至2层(中百大酒店)房地产权予以归还。以上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权涉及金额为4亿多元,差额48万多元由一百集团以现金补足。
  
  简单来说,就是第一百货要将自己持有的沪西商厦90%股权和全部债权,同大股东一百集团持有的三块物业相置换,交易总价4亿多元,相当于第一百货净资产16.77亿元的四分之一。
  
  据了解,沪西商厦现在是亏损企业,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该把沪西商厦卖掉,但第一百货有关人士对记者说,“想卖掉,但没有人会要的。”也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百货惟有选择“置换”。那么,此次置换进来的三处物业又如何呢?
  
  第一百货董事会秘书张锡援女士对本报记者证实:在置换进来的三处物业中,第一百货东楼土地6991平方米,账面值2102万元,评估值5.48亿元,升值26倍,合每平方米地价7.4万元,扣除公司已支付的动迁费1.66亿元,下浮7.5%后,交易价仍达3.5亿多元;南京路附近的一处仓库面积828平方米,账面值82.8万元,评估值3408万元,升值41倍,合每平方米地价4.1万元;位于西藏路上的一处小酒店,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账面值303万元,评估值1869万元,升值6.1倍,合每平方米1.74万元。“有关数据评估报告上都有”,张说。
  
  显然,这几处物业都位于上海繁华的商业地段,但此次转入的土地增值率究竟高不高呢?
  
  几位证券研究人士对记者说,别涉及此次的评估增值,因为“比较敏感”。
  
  上海一位商铺投资专家对记者分析说,“不知道此次的评估是采取什么样的评估方法,其实,相比较而言,这几个评估值还是合理的,对第一百货来说还是比较合算的。”他指出,上海南京路上的商铺求购价是每平方米18万元左右,市场价格是每平方米15万元左右。
  
  总之,不管大家如何评说,从表面上看,沪西商厦是亏损企业,而大股东一百集团置换出来的三处物业,均处上海南京路等一些繁华商业地段,大股东拿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第一百货的劣质资产,是对第一百货的支持。
  
  有研究机构认为,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报)中的利润包装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关联交易的比例高达55%之多。关联交易行为中“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实施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比例高达60%。
  
  “在建”7年的沪西商厦
  
  记者查看了第一百货的相关年度报告,沪西商厦注册资本1亿元,第一百货占90%的股份。令人不解的是,沪西商厦从1993年开始,“在建”了7年。
  
  一直到1999年财政部关于“在建工程”的会计准则下达,终于“拖”不下去了,不得不转成固定资产。但问题又随之而来,毕竟,固定资产要折旧,“转固”后贷款利息不能资本化。而且,沪西商厦正式营业后年年亏损,到此次“置换”时1亿元资本金已全部亏掉。此外,沪西商厦还向第一百货借款4亿元左右,据第一百货200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中金额较大的债务人情况:沪西商厦为4.2亿元,账龄3年以上。”由此,第一百货在沪西商厦身上花掉的几亿元,最终竟成了“不良资产”。有关媒体分析指出,沪西商厦在“抱着上市公司啃”。
  
  然而,第一百货此次把劣质资产沪西商厦置换出去,“从短期来看对公司业绩也许是有益的”,一位证券研究人士对记者分析。据有关媒体披露,沪西商厦净资产为-200多万元,第一百货此次以评估增值为700多万元转让出去,一进一出又可获利近千万元。但从长期看,账面值才3000多万元的三处物业,却要出4亿多的价格受让,溢价收购的“差额”每年摊销起来,绝不是小数。
  
  也许,2002年年报即将发布,第一百货所追求的就是“年报效益”。
  
  事实上,关于沪西商厦还有一个细节,第一百货一直没有透露——“沪西商厦(包括元博大酒店)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第一百货大股东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这个细节是第一百货在接到中国证监会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后,才透露出来的。
  
  此前,第一百货发布了一份关于巡检问题的整改报告。据该报告称,动迁原住户建造的沪西商厦(包括元博大酒店)是第一百货全资建造的商业设施,产权在第一百货,但当时也未支付土地出让金。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95]60号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已授权于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如需变更必须支付巨额费用”。
  
  于是,此次关于沪西商厦的置换,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
  
  “限期整改”故事没有完
  
  其实,根据中国证监会“限期整改”的有关规定,第一百货的“整改”活动,除了召开200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之外,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整改”。关于第一百货固定资产中,除了沪西商厦,还存在部分房地产权证未能合一的问题,都被纳入此次“限期整改”范围。
  
  第一百货不久前公告称,“公司固定资产中,恒丰路大厦、六合路新仓库、辽源西路仓库、曹杨路仓库和天文台仓库的权证为集团所有;第一百货东楼1—11楼、深圳大信大厦和南京西路的产权证尚未办妥;控股子公司第一百货淮海店、第一百货松江店和沪西商厦(包括元博大酒店)的产权都在上市公司,未办理变更”。
  
  据了解,第一百货固定资产中存在“部分房产权证未能合一”的情况,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恒丰路大厦、六合路新仓库、辽源西路仓库、曹杨路仓库、深圳大信大厦、第一百货淮海店等为使用权房产,由公司建造或购买,列入公司固定资产,但土地使用权均不属公司,其中前四块房产所涉及的土地,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95]60号文规定,将土地使用权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于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在办理房产、地产权证合一的过程中,以土地使用权所有为标准,使这部分房产的权证为集团所有,如需变更到公司名下,需另支付巨额费用。此外,天文台仓库是第一百货1993年购入的,因其为宗教产权,所以有关部门暂不办理对于此类产权的过户手续。
  
  据悉,为解决此类问题,第一百货也多次与有关部门就整改要求进行了磋商和沟通。由于这次的整改方案,同时涉及多处需要权证合一的固定资产,所以第一百货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多种形式,分阶段解决权证合一的情况。
  
  除了部分房地产权证未能合一的问题,第一百货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列入此次“整改”,第一百货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问题也列入整改范围,据悉,到2002年12月18日,第一百货尚未结束的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第一百货已作出承诺,以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标签: 第一百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66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