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盛汇将借此打造上海首个CEPA概念商场。目前,亚太盛汇北广场已经装修完毕,南广场将于今年9月底完成装修,整个广场计划年底开业。
打造CEPA概念
亚太盛汇休闲购物广场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首屈一指。
早在2001年底,原本从事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的上海天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手里买下了这个庞然大物。先期投资达到2亿元,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亿元。
据透露,浦东地区商业设施缺乏,亚太盛汇开发3年间,定位一直在旅游商场还是社区商场间摇摆。在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后,商场方面决定打造特色商场——“香港CEPA商品”。这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大量旅游人群,另一方面港式“地利坊”地铁商铺可以为附近社区提供配套。
8月6日到8日,发展商到香港铜罗湾富豪酒店隆重举行香港品牌(上海)展览会·推介会。本次推介会吸引了数百名欲到上海发展的香港商户,会场气氛极其热烈。知名品牌莎莎在此次推介会上表示,非常有兴趣将内地的首家直营店开在亚太盛汇地下商城,并以最快的速度派员至项目现场实地考察。纯美银饰、北欧干洗、镇金店、东宝皮裘廊、梦想家等品牌对上海展销会也表示了极强的兴趣,部分商户在现场即签订了报名意向书。
据了解,亚太盛汇的北广场为1900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香港品牌,其“香港商品直通车”将打造上海首个以销售、批发CEPA免税商品为主的香港商品展示中心,区域包括有品牌服装、服饰、化妆品、珠宝、钟表、礼品、玩具、家居饰品、电器及餐饮娱乐等诸多行业,同时兼备展示、零售及批发三大功能。港商可以通过代理、经销、特许经营等灵活的经营方式来开拓华东市场,辐射杭州、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温州等多个城市和江浙经济发达地区。次外,广场内还引进拷贝香港地铁商场版本的新型地铁商场模式——地利坊,另外,还将开设新业态OUTLETS。
南广场面积为22000多平方米,将是餐饮、洗浴、休闲娱乐的集中地带。包括韩式浴场,游戏厅,卡拉OK,美食广场,精品小铺,和各式酒吧等。南广场的休闲娱乐功能与北广场的购物功能相互促进。
扫去“阴霾”
招商的成功,扫去了原本笼罩在亚太盛汇上空曾有的“阴霾”。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前年,亚太盛汇北广场内90%以上的商铺均已售完。但是,一度热销的这一大型地下商铺却坎坷不断。
去年,由于商场内自营、返租、招租商铺等同时存在致使多头管理,商场在去年年初开张后不久即被叫停,自此后来开张时间一拖再拖。
去年年底,风波又起,很多业主发现由于属于地下建筑物,他们已经购买将近一年的地下店铺很可能没有小产证。在亚太盛汇更换管理层后,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北广场内大部分商铺被开发商“返租”,年租金大约为商铺总价的6%,这一做法一方面缓解了由于两年无法经营而给业主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使开发商能够总体规划整个商场。更关键的产权问题也在明朗化,400多业主都开始了小产证申领。
上海亚太盛汇休闲购物中心副总经理权玉龙坦言,商场面积大,距离市区远,也是开业一再拖延的主要原因。公司已经屡换咨询策划伙伴,最终选定了上海经纬行,凭借后者的港资背景,做足CEPA文章。“没有独特之处,在这一区域很难招揽顾客。”权玉龙对自己的定位有了清醒的认识。
前途依然难料
上海经委秘书长朱成钢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亚太盛汇地段相对较偏,如要经营成功,估计培育期会很长。
亚太盛汇位于上海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的出口处,地铁商场上面就是上海最大的广场之一——浦东世纪公园广场,据上海地铁管理部门介绍,目前,上海科技馆附近已经逐渐形成了大型住宅和交通枢纽中心。目前,广场范围内穿梭的公交线路已经超过30条,日均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以上,而且上海地铁二号线的人流量还以每年38%以上的速度在递增。上海科技馆站每年都有100多万的旅游人群。科技馆的参观学生,一天最高可达6000人。
但是记者也在亚太盛汇看到,这里除了地铁,公交站很少。小车开到亚太盛汇也不是很顺畅。因为靠近浦东新区政府,因此附近地面悬挂广告牌要受到限制。亚太盛汇的副总经理表示,将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亚太盛汇的交通和广告等问题。
据悉,亚太盛汇附近有6万多户居民,多为高档社区。附近还有东方路站的世纪联华,正在建设的联洋大拇指广场和张江汤臣集团开发的高档社区购物中心。权玉龙说,亚太盛汇定位中高档,将一改地下商场凌乱、低档的形象,为周围居民和旅游型客户服务。
记者了解到,亚太盛汇北广场有200多个商铺已经售予襄阳路的业主。随着襄阳路市场搬迁日子的临近,亚太盛汇会不会成为襄阳路市场的第二站?权玉龙说,亚太盛汇决不会开出襄阳路这样的市场,他已经和这200多位业主沟通过了,帮助他们联系香港客户,成为港商的代理商,或者直接将店铺租予港商。权玉龙说,随着CEPA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香港工商户将来沪投资,亚太盛汇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快速进入市场的平台。
背景
上海地下商业十年之路
地铁商城“破土而出”早已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在上海,跟地铁站一脉相通,颇成气候的地铁商城就有香港名店街、迪美广场以及徐家汇地铁商城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铁客流的涌现,这些商城已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目前上海最火的地下商圈要属人民广场迪美购物街、徐家汇的地铁商城、静安寺伊美时尚广场和中山公园的米兰时尚广场四个地方。
让人们意识到“地下经济”的效益,大概要从1993年徐家汇地铁站算起。当时地铁尚未开通,商城却已建成开业。此后,随着地铁一号线逐渐成为上海交通的主动脉,地铁商场也沿着地铁站点的延伸向四处蔓延,并形成了新客站、人民广场、陕西南路、徐家汇四个最早的“地下商圈”。同时,地铁商场也在上海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二号线的开通,二号线沿线的地铁商场也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此后是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在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陆家嘴等商圈紧附近形成了地铁商场优越的生存环境。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位于静安寺的伊美时尚广场。
据介绍,位于中心商业区静安寺下沉式地铁广场、占地8000平方米的“伊美时尚”,共有近300个铺位,面积从七八个平方米到三十多平方米不等,其中,月租金的价格视层面、位置、大小而有所不同,但均价差不多维持在3500元之内。据店铺方面统计,日平均客流量超过5000人次,双休日更是屡屡逾万。
这些地铁商场多以经营中低档商品为主,难以吸引白领,但是其主张的时尚元素还很能吸引一些较年轻的顾客。一些消费者也表示,喜欢地下商场“可以讨价还价”的商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