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言论:商业地产招商“价值论”

   2004-09-03 5730
星赛睿顾问总经理陈建明先生在“2004中国商业地产招商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这几年我们也接触了很多的商家,在此过程中,跟商家开发商都做了沟通和交流,他们的一些问题应该说制约了市场的运作。  我讲的题目是招商的价值论。我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对大家操作有益的元素,可能在别的场合的话,我只针对开发商讲,或者是针对商家或投资人,今天我是既面对商家,又同时面对开发商,所以说有些问题的话,可能会公立的讲,这些原则对双方都是值得关注借鉴的内容。  首先,招商的话,从目前商业地产的发展讲,零售、餐饮娱乐,体育科学的组合价值原则。过去讲,绝大多数零售的行业,更多的是关注零售,对餐饮、娱乐体验的融合关注的很少,这种导致一个问题,应该讲,零售、餐饮娱乐,没有做融合,成本不会降低。  第二,品牌价值原则。品牌商家的价值如何进行评判,我们是怎么样的方式进行保证,这个问题也成为整个招商当中的障碍性原则。  第三,招商二八原则。对一个商业地产来讲,我们怎么进行招商的运作,一方面保证招商租金的收益,另外保证招商的时间能够按照开发商的要求,我们从前期的定位,还是招商,我想这些内容对于绝大多数开发商应该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从我们的了解,商家也是在持续不停的进行商业地产行业开发的拓展,我想从过去零售商的角色转移成开发商,中间有一些鸿沟级别的问题,有些开发商也会忽视一些问题。在一些零售商在全国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这些大的零售商也同样面临招商的问题,十万平米的规模,我本身有足够多的商业资源,但是怎么样方式做。  在这种情况下,招商怎么一个方式,在最好租金收益前提下,在最短时间进行,保证项目成功开业,这个方面,可能会成为商家或开发商在操作当中一个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  第四,开发商和商家双赢价值原则,这一点在之前很多商家都谈到过,我想后面只做补充。  第五,就是谈判,我们之前也接触过开发商,开发商的招商团队,比如说金源这个项目,开发商和我们燕莎购物中心做过很长时间的接触,但是没有形成最终的合作,但是最终为什么不合作,我想这当中有一些谈判当中的很深刻的一些问题。  全国基本绝大多数的三线城市是以零售为主体,有些商家把餐饮融合进来,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融合的程度比较深,但是对娱乐体验这方面大家只是初步的探讨,昨天的探讨,包括健身、影院等等,这些娱乐元素怎么样的方式融合,餐饮、服务、零售他们之间怎么合理的比重,这也是开发商所关注的问题。  这一点我想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做项目的时候,也是关注市场的结构,比如说北京的南三环南四环,北京北三环、北四环,我们做市场调查讲,南三环人均的消费是610,北四环会到900多,南城610块的消费当中,包括娱乐、餐饮,这个比重数量有差别,同样的话,应该讲南城三大内容的消费的比重跟北城有区别,所以我想,开发商通常做每个项目的时候,考虑零售、餐饮、娱乐、三大形态融合的时候,设计公司结合国外的经验,做完设计图之后,会有一个业态的配比表,基本是餐饮、娱乐、零售百分之多少,国内的消费市场在每一个方位都有一些根本的区别,像家乐福,他们在开店的时候,针对消费市场调查应该说做的很深入的。我相信包括商品的组合方面,全国都有差异的部分,更不要说购物中心,无论是十万,还是二十万,这三项怎么进行融合,我想在整个三大业态比重互动的价值业态中,开发商必须关注项目所在地区,从消费者结构中的组合内容,组合的比重是决定我们考虑他价值比重的基础,这点也欢迎不同观点的批评。  我相互之间价值的比重,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开发商其实是存在一个凭感觉、想象、经验来做的,拿中国的商业和美国的商业做对比的话,应该讲是一个失败的问题。  比如说国内的商业化,大家谈模仿,比美国的商业大而全的方式,我想中国的商业是不可能做的,比如说美国的城市总共30万人口,经过长期的发展,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均衡,所以英美整个消费者的结构比较均衡,所以说你的商业并不需要做区分,但是如果说在北京、上海,我们国内任何一个大的城市里,你划出一块,你会发现,旁边有很多每平米卖4、5千的住宅,也有很多的平房,说明你周边的消费者结构严重的不均衡,所以说我们商业的结构需要考虑市场不同的需求,我们一直讲,从消费市场讲,一个穷人和富人是完全不同的消费方式,你非要放在一起,是严重的失败的方式。  最近大家都会发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频繁的发生绑架的情况,比如说北京南三环区域,是典型的批发的市场,这些区域的话,我们在年初的话,正好做一个项目,基本上就很少见到北京人,基本是外地人,这些外地的很多,包括很多零售商,批发,都是这些人做这些工作,包括在这边做经营的也是这个性质,所以说这个地方的话,这种区域基本上的消费结构来讲,对于北京中高端市场没有吸引力,如果说开发商想在这个地方做高端的商业,风险会很大。  考虑到这些原因,开发商做判断的时候,势必要关注到消费市场结构性的差别,这个是决定我们如何最大程度开发零售、餐饮、娱乐之间合理价值的比重。在南城做调查看,餐饮的支出基本是39—40%是属于餐饮的消费,我想的话,如果说在这个地方,假如开发商把餐饮的比重做到50—60%,事实上项目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餐饮的比重已经超出了常规的框架,我想这三大方式确实有价值共振,但如何形成最大的效果,这都需要我们关注。  另外,目前的很多开发商讲,招商是最大的问题,甚至说,忽视产品的营造,把所有的工作放在招商的环节。我想,大家可能也关注万达,万达这么一个低端的模式,我们都会关注国外的低端模式,无论是电视,还是说汽车,应该讲国外成熟的定单模式是针对消费市场做定单,但是万达的定单是针对商家的需求,这个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单模式,而是按照中间的市场做,为什么国外做是对的,国内不成熟,是因为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性带大,人们的收入水平在持续变化,另外每个城市改造的原因,这些因素导致整个的这种结构,家乐福、沃尔玛,都在摸索整个中国市场怎么做,这个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想,国际国内商家也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开发商也好,商家也好,都很关注,这个项目怎么来做,关注的当中,能够形成结合点的部分就是消费市场,我们每一个项目真正的消费市场到底是怎么样的需求,商家很关注,每个商家开店的时候都会进行调研。  对商家需求的关注,应该讲不排除双方所关注的市场结构。  第二,关于品牌价值原则,我们这些品牌商家,品牌是有价值的,北京的这些高档购物中心,一般的折扣是28—30%的比重,但是的话,很明显,燕莎就是10%,他的品牌价值确实会带动整个项目的定位,因为我是一线的品牌,我想开发商的品牌比我差,那么你势必进行让利,今天的场合,有商家有开发商,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么一种共识,不能认同商家品牌价值的话,应该讲,整个招商的推进很难。  为什么目前国内很多项目卖了以后,很难经过运营成功?我看了一些万达的项目,他一层整个的硬件设施绝对不低于北京的服装市场,但是在万达底下的商铺完全都出售以后,所有都是小业主,小业主从来不懂得对国际一线品牌的让利,我买了商铺,我每个月要还多少钱,任何人租我的店铺,都必须要付这样的租金,小业主都没有让利的可能性,所以万达底下的店铺,绝大部分是属于没有名气的,甚至说,当中很多开店的,都是第一次闹革命,终于自己可以做老板,你想做一个新的商场,正常的需要两三年三四年成熟的过程,如果说里面零售商的商家,因为你无法实现对品牌商家的让利,都是要小业主,都是小商家,第一次做生意的这些人,他本身做生意还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等到他成长过程,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两边一加,就八到九年出去了,所以我想品牌价值对商业招商特别重要,你是高档中档的项目,这个不取决于开发商,而是商家。  品牌就是价值。多品牌可以提升项目档次、稳定市场、吸引其他商户。开发商怎么看我的品牌价值,我是国际顶级品牌,租金当然得低,流水扣率当然得低。对商家让利之后,开发商会得利更多。商铺出售以后,小业主不可能考虑我的品牌价值,不会优惠,所以这类项目我不进去。   关于第三点,招商二八原则,这个只是简单的提示,针对具体的项目会有不同的区分。  首先,燕莎这些方面的操作可圈可点,很多开发商认为的定位就是说,我的项目是定位是大而全,实际这些并非定位,我个人的观点,定位必须确定出我这个项目最终的目标客户群体,你的这个项目,最终如果说很好的考虑到目标消费市场给你创造60%营业额的消费者他们需求的话,60%的消费者进来很舒服,就继续来,那么你确定的消费群体从年龄结构和需求水平就是有效的空间。对这个问题做出清晰判断之后,那么针对商家进行选择,品牌带动力很强的商家带动我的项目,这些商家进来,你说是高档的商场,那么就是高档的商场;同时,进行其他招商的难度也会大大的降低,从招商的速度来讲也不用怀疑。所以说20:80%的比重,开发商也好,或者是商家,针对这里解决30%左右面积的招商,招进相应的品牌商家,带动其他70%的商家,应该是符合开发商的利益,如果30%品牌的商家能够真正形成的话,这个项目在经营当中就不存在定位和调整的问题了。  其实目前来讲,在国内近两年开发的项目,很多开发商进行的这些工作,绝大多数都是重新二次定位,二次招商,为什么呢?就是过去对整个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体和相应的品牌商家出了问题。  另外,开发商和商家价值双赢的原则。  开发商和商家怎么协同?大家对彼此价值的认同,对品牌的认同,对带来的潜在收益的认同。北京去年诸多项目,从整个招商营销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北京的第五大道的项目,这个项目作为上市公司天创股份住宅底商的项目,一直是一个废弃的底商,去年首创拿下来,找了顾问公司,顾问公司对目标市场很清晰,给这个项目起了很好的名词,讲了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商家故事,开发商引进了星巴克,包括青鸟,也包括钱柜,这样开发商对他们会进行最大程度租金的优惠,这些商家进驻,原本没有人关注的底商,就从过去周边的商铺1万多,最终卖到2万5的价格,开发商做了一个很聪明的事,开发商对商家的让利,你只是拿其中一部分给品牌商家让利,最终的话,我商铺每平米的首家提升的1万多,品牌商家他们的租金,跟开发商每平米提升一万的售价比,一定是凤毛麟角的数目。  下面谈一下招商价值谈判的原则。  去年9月20号之前,金源SHOPPING MALL跟燕莎做了很多的交流,彼此做了很多的沟通,但是,大家可能也比较了解,开发部的员工更多的走一个框架,包括我租金的标准,低于多少不给你,商家是高于多少不租,一般的招商底下的沟通比较简洁,甚至很快,这个项目从前期的话,双方的谈判和沟通谈了很多,但是没有结果,最终应该讲,在去年的9月10号的时候,燕莎最终并不是燕莎购物中心,而是北京新燕莎集团,是燕莎购物中心控股公司来跟金源来接触,一个上午的时间,大家从头至尾海阔天空的谈,燕莎进驻金源一定对金源有绝大的市场竞争力。经过沟通,燕莎进来,金源觉得有价值,燕莎进驻的话,对北京这么多的商业,燕莎在没有拿下金源的时候,北京的老大还不一定是燕莎。但是进驻金源拿下18万平米,燕莎集团在北京的商业排在第六位以上,燕莎进驻的话,提升了北京整个地界品牌的价值至关重要,作为国内的购物中心来讲,全国各类的开发商都在进行相应的开发,但是很明显,国内大型购物中心的管理是一个空白,所有的开发商都在想怎么管的问题。对于绝大部分的开发商做购物中心的时候,如果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跟美国的管理公司提的话,往往会被对方高的管理水准吓回来,赛特的品牌的建立,三年花了1亿200万,事实上整个商厦的名称并不叫赛特,可以说到后期名称改过来,赛特花了一个多亿的资金,奠定了赛特在国内百货的品牌。  对购物中心管理的空白的情况,燕莎有着很明确的判断,这样的话进驻金源,尽管说金源有他硬件的问题,但是如果想做中国购物中心市场第一品牌的管理商,应该说进入金源至关重要,燕莎和金源招商的合作,尽管说经过底下招商人员浅层面的沟通,最终的话,这个合作,燕莎的投资公司跟对方的合作,我想大家形成合作的原因就是因为对双方都有钱可赚,其实问题并不在于这个租金是多少钱,事实上首先第一点,如果说彼此能够看清一个问题,我进来,我们都赚钱;第二个问题再谈租金,如果说对价值不清楚,租金这个层面根本就谈不到。  所以第五部分招商谈判的价值原则,我想,所有开发商和商家在整个的沟通中,价值谈判是招商的核心因素,我想在座的商家都有很深刻的经验,大家经过价值的沟通和谈判,会有利于项目的运作。  如果说开发商想最大程度的得到商家的租金,前提是把自己的商业价值打造的最好。从2001年到目前的话,很多开发商讲我拿到土地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据我所知,凡是开发商采取这种态度的,没有一个招商成功的,这是我们关于招商价值元素的一个简单的减少,也希望得到大家不同的观点,谢谢大家。(消息来源:新浪房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7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