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体量“减肥”近一半
朱成钢说:“未来在上海发展购物中心项目,中小规模的项目将日益受到青睐,社区型和郊外广域型购物中心将成为发展的主力。”据介绍,目前上海的购物中心80%位于市中心,面积平均在5万平方米至15万平方米之间,而未来的社区型购物中心面积则倾向于在2万至5万平方米左右。业内人士说,这意味着沪上未来的购物中心不仅开始奔向郊外,而且将进行“减肥”。
据分析,不仅上海市的购物中心布局将发生大变化,而且全国市场上购物中心也将出现大迁移。百联集团购物中心事业部总经理黄真诚表示:“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成都、大连、重庆、武汉等8个城市的购物中心数量,占全国购物中心总量的72%。受到城市容量的制约,未来几年内我国购物中心热点将可能逐步从有的一线城市撤出。大幅降低购物中心面积,发展郊区型和社区型购物中心符合国际趋势。”
沪郊区新兴地区“摩拳擦掌”
在上述规划政策背景下,沪上郊区型、社区型购物中心正在“摩拳擦掌”,积极酝酿。据分析,随着上海城市人口向市郊迁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家庭轿车越来越普及,市郊的大型地段已经引起投资商的注意,这将引发新一轮周边房产项目的投资机会。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晁钢令分析认为,这些可能的新兴投资“热土”为沪青平公路旁的“方家窑”一带、南汇的航头镇附近、金山的亭林镇以北以及奉贤的西渡镇附近,都是理想的选择场所。“这些地方处于交通干道的枢纽地带,客流量很大,周边房地产开发已经起步,而且其距离市中心以及郊区主要城镇有一定距离,土地价格相对而言较为便宜。”
同时,在上海郊区,一些购物中心项目已经进入规划阶段,如松江新城开元广场、嘉定安亭、闵行莘庄地区。浦东新区经贸局商旅处有关人士介绍,今后两三年内,在花木、三林、北蔡、张江等大型社区附近,将建造新型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因为从1996年起,浦东每年都有500多万至600万平方米的房产竣工,人口正在不断增长。
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已经建成、在建、正在规划的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有6座,即新世界、正大、虹桥购物乐园、静安协和、农工商好德、一百商城;在10至15万平方米以内的有5座,包括世贸国际广场(但其中商业面积其实仅6万平方米)、长宁商城(但商业面积仅5万平方米)、友谊西郊、闸北大宁、静安寺海德广场(但商业面积仅6万平方米)。全市目前共有购物中心35个,数量位居国内第一。 (以上数据也不完整,已经开业的13万平方米的港汇广场、久百城市广场、南方商城,在建的20万平方米的长峰中心、20万平方米的松江SOGO、乐客多龙城、仲盛摩尔等就未计算在内)
购物中心项目开发实行听证制
未来上海地区新兴的购物中心,不仅地理位置、规模大小有望发生全局性的变化,而且购物中心的融资模式也有望出现新的局面,其间海外投资资金一显身手的机会已经来临。
“未来上海市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同时严格审查开发商的银行信贷状况。”朱成钢表示,“而且将对购物中心项目开发实行听证制度。”专家表示:“对购物中心的放款进行严格审查,将给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和海外基金机构,提供了进入商业地产市场的好机会。”业内人士透露,包括菲律宾SM集团和ROBINSON集团、日本AEON集团、美国西部集团和KIMCO集团等等专业购物中心发展商,AIG(美国国际集团)在内的境外巨头投资银行、养老基金、金融机构等,目前对中国地产市场显示出强烈的兴趣,正在寻找进入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9·11’之前,欧美投资银行对于亚洲市场只是简单地拒绝,但是目前德国、美国的资金对中国市场开始虎视眈眈。”
链接
发达国家购物中心更多在郊外 (但东南亚等地的情况则不尽相同)
业内人士说:“日本2000年开业的购物中心平均面积为2万平方米,70%位于郊外住宅密集区,仅仅9%位于市中心。在美国,2/3的购物中心面积小于9200平方米,属于典型的邻里型购物中心。英国的购物中心平均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对比的是,此前2003年,我国内地购物中心平均面积为9.6万平方米(但该统计数据并不完整,许多中小型购物中心未计算在内,实际购物中心平均面积远没有这么大)。”
据了解,目前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正致力于在中国的二线城市加紧布店,抢占我国未来消费热点市场的先机。百联集团对于购物中心的城市选址标准,已经拟定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城市。(来源:青年报 作者:王原)
晨报讯 记者从昨日在沪召开的“2004·第七届国际商业论坛暨第十二届国际购物中心协会亚太地区年会”上获悉,今后购物中心将有“商圈半径限制”。上海市经委秘书长朱成钢在会上透露,上海的购物中心,有80%集中在市区,他认为上海市区发展“销品茂”一定要适度、有序,不能过度发展。
据悉,购物中心是现代零售商业的重要部分,其建设发展同商业结构布局和城市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关联性。上海购物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主要以引进外资与内资企业合作建设为主。新的《零售业态标准》把购物中心分为社区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和城郊购物中心,前者建筑面积要在5万平方米以上,后两者的建筑面积都要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所以,虽然有不少商家都自称“购物中心”,但据记者了解,现在上海的购物中心大约仅有35家,以5——15万平方米的中等规模为主,80%集中在中心城区,而在广大的郊区和社区还有很大空间。
据统计,在虹桥商圈中,在建和建成的“销品茂”不下7家,七宝商圈在建的“销品茂”数量也超过了4家。上海已建和在建的“销品茂”总数超过了20家,其中80%集中在中心城区。据上海市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有关人士透露,到2010年,上海市区的“销品茂”将超过40家。上海市经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中心城区零售商业密集、空间有限,集中开发建设购物中心已缺乏条件。
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联合颁布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已于10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这个标准,5万平方米社区购物中心的商圈半径为10公里,10万平方米的市区购物中心和10万平方米以上的郊区购物中心的商圈半径分别为20公里和30公里,一般不宜重复建造购物中心。
其实,一些颇有远见的商家,早已在郊区“圈地”了。3.4万平方米的巴比伦生活广场将于11月份亮相,“周庄·江南人家”、南汇“乡村茂”和南汇“财富源”等也即将登场。专家认为,上海沪青平公路“方家窑”一带,南汇航头镇、金山亭林镇以北、奉贤西渡镇等都较适合开设购物中心。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认为,发展郊区“销品茂”,不能照搬市区“销品茂”模式,其价格应该更低廉,消费功能应满足人们吃、喝、玩、乐的全方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