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最高零售价”之隐忧

   2009-06-09 8600
早些年,国人一直苦于药价虚高。自平价药房起势以来,各地的药价确实有所跌落,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药品定价依然是个神秘的话题。
  
  近日,南京某报报道,该市的张先生因为胃经常不舒服,从2008年开始,一直在购买一种叫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药服用。此前,张先生一直选择在某平价医保药店购买,该药标价50.6元。没想到,最近在该店附近一家非医保药店买药时,张先生发现柜台上也有同样的药,仔细一看标价,大惊失色,同样的药竟然只卖3块钱!
  
  同样的药价格竟然相差十几倍,张先生满腹疑惑跑到第一家药店理论,该店店长则表示:所售价格未超过最高限价,所以自己没有违规。据了解,该药的最高限价为66.47元。于是这家报纸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完全按照上限销售,这盒药的利润空间可达2400%左右。自然,该新闻一出街,又引来普罗大众对于医药行业暴利的无限猜想。
  
  其实,若要认真讨论,这则新闻还有诸多不明确的地方。譬如报道中提及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只是商品的通用名,市面上不同厂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规格的药品定价本来就不一样。而报道中提及的在柜台上发现同样的药,到底是指同类药,还是同一厂家同一品规的药,读者并不能从报道中获得足够辨析的信息。
  
  当然,这一点其实也不太重要,因为一模一样的药品在不同的地方售价悬殊早已是被大众接受的事实。问题是,如果药品最高零售价能让一盒常见药的利润空间高达2400%,不能不让人怀疑政府对药品限价的最初用意。不仅如此,普通老百姓甚至可能产生这样的担忧:以抑制药价虚高为目的的行政限价或许恰恰成为某些地方药价虚高的制度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新闻由头源自一家零售药店,但笔者相信,对很多零售药店而言,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早已经失去了参考意义。原因是,作为药品流通链条上竞争最充分的环节,普通社会零售药房的药价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下调。这里所谓普通,不仅相对于医院药房,也是相对于医保定点药店而言。众所周知,如果药店拿到了医保定点资格,不啻于在价格战中拿到了一道护身符。
  
  所以说到底,最高零售价的存在只能作为国内药品流通市场资源分布不均的又一个证明如果是在一个资源分布均衡的市场中,任何纵向锁定零售价格的做法都是没有意义的;同理,如果是在一个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市场内,任何的限价政策所能产生的意义也十分有限,类似南京张先生的困惑还会一次次地演绎下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6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